华武军事集团

标题: 曹操之路 [打印本页]

作者: 飞天火猪    时间: 2020-7-27 08:28
标题: 曹操之路
    曹操的出身,使他从小就关心天下大事。他的多种经历,又使他广泛接触当时各方面的势力,但是社会上各种势力,没有一种使他愿意投身其中。

      对下层起义的民众(史书上通常称之为贼),他不会同情及寄予希望。这除了出身地位有很大差异之外,当时的黄巾起义等活动,其实只是被压迫者本能的反抗,还没有出现杰出领袖、积极纲领。所以虽然延续多时,但总是一一被镇压下去,这些反抗者往往还归附一些势力,成为他们的队伍。刘备初起事的时候,也是参与讨黄巾,有些战功,渐渐有自己的队伍,但人数很少。在参与救徐州牧陶谦的时候(那是各种势力争夺自立的过程,变化很多),他只有兵千余人,“又略得饥民数千人”(蜀书先主传)。就这样,成为刘备争天下的起点。曹操也是在镇压善战的青州黄巾兵之后,收青州兵成为强大的主力。

      当时各地方势力想自己起来割据,朝廷中的宦官、外戚、权贵也各自发展势力,曹操都看不起。曹操对当时声势浩大的袁绍等都不看在眼中,一次与刘备论天下英雄,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看来,当时曹操从自己的经历、视野,得出的结论可能有几条:第一,这个局面,只有靠英雄来闯。他自己是英雄之一。第二,在如此纷纭的局面中,要抓一个要领,那是什么呢?看来,他是选择了扶助汉室。汉室那时非常脆弱,几乎随时都可以被哪一方面的势力替换,但是这个延续了四百年之久的刘汉朝廷,到底还是有向心力、凝聚力,可以作为旗帜,作为号召。他决定要举这面旗帜。第三,局面非常错综复杂,危险的局面随时出现,趋吉避凶的时机必须及时掌握,要快,要决断,要权变。


      机巧权变,在曹操,是自小就被人认为擅长的。“少机警,有权数”。《魏书.王粲传》,记王粲劝说刘琮归降曹操,分析那时是“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强弱未分,故人各各有心”,“家家欲为帝主,人人欲为公侯”,“能先见事机者,则恒受其福”。他分析当时是这么一个充满危机又充满机会的世界,应付这样的环境,曹操最杰出,“雄略冠时,智谋出世,……往往如神,不可胜计”,所以最好依附曹公。

      曹操在乱世中以权变出了头。

      曹操的权变,有时成为可怕的欺诈,也可能是成为一个大奸雄形象的原因。

      一个可怕的故事是,当他隐姓埋名赶回家乡准备起兵诛董卓的时候,自己觉得处境危险,十分警惕。因此,路上去投故人吕伯奢家的时候,过分的敏感,以为故人要杀他,就先下手为强,把吕家多口都杀了。事后还凄怆的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又一个故事见《曹瞒传》。一次行军时,军粮不足,管理粮食的办事人说,用小斛好不好?就是减粮。后来军士鼓噪了,曹操就对当事人说,要借你的头来解决了(“特当借君死以压众”),把责任推在办事人身上。借一个人头,应付过去一件危机。是权变,但很没有道义。

      曹操被骂为奸雄的主要行为,还是由于他把扶汉献帝。人们认为他其实并不是真的想助汉朝廷,只是借皇帝之名以压服别人罢了。他其实是在树立自己的势力,最后替换汉刘的帝位。所以,这是虚伪,是最大奸雄。《三国演义》以及戏台上的白面曹操,基本上就是这样的形象。这样的批评不能说全对也不能说全错。不过应该指出一点,曹操诛董卓,平抑“人人欲为公侯”的局面,借助汉朝这面旗帜,是很成功的。他终生一直坚持这个原则。但汉朝本身实在已极弱,扶不起来,曹操的势力日大,终于为魏公,魏王,由曹丕禅了位,成为魏文帝,顺理成章。(转载)






欢迎光临 华武军事集团 (http://huawu2020.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