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武军事集团

标题: “彝海结盟” [打印本页]

作者: 单战    时间: 2020-8-4 15:01
标题: “彝海结盟”
1935年5月,长bai征途中红军渡过金沙江进du入四川凉山地区。zhi这一带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

蒋介石为了剿灭红军,调动dao了几十万大军妄图把红军围堵在大渡河以南。为了能顺利前进,中共党中央委派刘伯承、聂荣臻带领红军先遣队为大部队开路。一路上先遣队英勇作战,同时沿途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凉山地区,由于国民党反动派长期对彝族人民实行残酷压迫,民族隔阂较深。红军进入彝族区后,彝族群众受到蒙蔽,不明真相,对红军实行处处阻挡的政策。

红军坚持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无论受到何种困难和刁难,都坚持不向受苦的彝族同胞开枪。

这一切,彝族同胞都看在眼里,头人小叶丹深受感动。他们申明大义,决心军民结盟一起抗击国民党反动派。当时的红军参谋长刘伯承和小叶丹在彝海歃血为盟,先遣队胜利地完成了任务,彝族人民送红军踏上新的征途。



扩展资料:

彝海结盟的意义:

彝海结盟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故事,不仅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基础,也成为红军长征的重要转折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从巧渡金沙江到强渡大渡河,中央红军在彝区活动仅仅28天,其基本事件就是红军将领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使红军顺利通过彝区长征北上。

“彝海结盟”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的第一次体现和重大胜利,给奇迹般的万里长征增添了最光彩的一笔。在通过彝区的过程中,中国工农红军提出了:“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设立彝人政府,彝族管理彝族”等主张,为革命胜利后制定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 周伯通    时间: 2020-8-4 19:46
“彝海结盟”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的第一次体现和重大胜利,给奇迹般的万里长征增添了光彩的一笔。
[attach]3442[/attach]





欢迎光临 华武军事集团 (http://huawu2020.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