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提出的要求中,大多是常规要求,比如战斗全重不超过20吨,具有良好的战略战术机动性,能改装成多种车型,等等。也有一些针对本国特点的特殊要求,比如适应北欧地区的严寒、深雪、薄冰和沼泽地带。瑞典人很想在性能上超过那些先行者。
1985年7月,瑞典军方与HB·乌特维克林公司正式签订了设计、研制和制造5辆样车的合同。最先出来的虽然只是个模型,但立马表现出一些与众不同。
除了基本型,还要有6种车型:装甲输送车、装甲指挥车、装甲侦察车、自行高炮、自行迫击炮、装甲抢救车。
国小炮大
当时各国步兵战车的主武器,普遍是25、30毫米的机关炮。瑞典人嫌它不过瘾,而且本国的博福斯公司,那可是世界上最著名高炮厂家之一,经典的40毫米机关炮,是二战中最好的高射炮。
于是他们先研制了四种炮塔,三种装40毫米炮,一种装25毫米机关炮。后者只是个陪衬,主攻的还是40毫米炮双人炮塔。
火炮以博福斯公司的40毫米牵引高炮为基础研制,还是70倍口径身管,称为40/70B式,重615千克。基本结构和牵引高炮都一样,但装弹方式得变变。
因为高炮是用4发弹匣从顶部装弹,废弹壳从炮前的斜槽抛出。战车炮塔上显然不行了,于是改成从炮闩下面的弹仓装弹,废弹壳通过炮塔顶部抛壳窗抛出。
另外,原来打飞机,用榴弹、预制破片弹;现在还要打装甲车甚至坦克,得加个真正的穿甲弹。于是博福斯公司专门研制了40毫米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结构和坦克炮用的穿甲弹差不多,而且也是钨合金弹芯,长径比超过15,在2 000米距离上能击穿150毫米装甲。
讲求实用
瑞典人对步兵战车的水上浮渡性能要求,不像苏联、俄罗斯人那样高,因为国内主要是风雪、沼泽环境,河流不算多。要能随时浮渡,装甲就不能太厚,还要考虑全车重心的前后问题,发动机放在前面不太好。但又不能像美国人那样,只要装甲防护力,不考虑浮渡了,过河时要架桥设备帮忙。因此CV90采用气囊来帮助浮渡,虽然麻烦点、慢点,但还算自由。
动力装置,是本国萨伯·斯堪尼亚公司生产的柴油机,480马力。传动装置,本国沃尔沃公司生产的。两家都是老牌的知名汽车厂商,产品性能没得说。
[attach]6463[/attach]
20多吨的小车,负重轮排了7对,还采用宽履带,因此CV90的单位压强低,适合在雪地、沼泽上行驶。这方面要比很多其它步兵战车强。
乘员3人,可搭载步兵8人,都是中规中矩的设计。车体两侧没有射击孔,只在后门开了一个作为备用。此时那些先行者的使用经验已表明,在行驶的装甲车上通过射击孔开枪,瞄准、射击精度都很不理想。所以射击孔没啥用,反倒破坏装甲强度。
为尽量降低车高,CV90把散热器布置在车体后部右侧(德国战车也喜欢这样)。因此从车体前部右侧的发动机舱,经炮塔右侧到后面,需要一点通道,炮塔也就不在车体中心线上了。
车长的舱盖也有点意思,可以垂直升高一段,让车长既能探头环视四周,又能避开上方炮弹空炸后洒下的弹片。
家族兴旺
1988年,第一辆样车按计划完成。随后经过近两年的野外、部队试验,瑞典在1990~1991年签订首批生产合同。
在基础车型CV9040的基础上,瑞典很快又推出了CV9040A、CV9040B。它战斗全重23吨,最大公路速度70千米/小时。40毫米机关炮俯仰角度从-8°到+50°,射速有300/分钟和60发/分钟两挡,前者适合攻击空中目标,后者适合打地面目标。它也能单发射击。
车长位置上方有指挥塔,塔上配有便于环形观察的潜望镜和索佩朗公司的M371瞄准镜。
炮手位置的前部和右侧有潜望镜,还有博福斯航空电子公司的UTAAS瞄准镜、西姆拉德公司的LV401火控计算机。
炮塔驱动和武器俯仰均采用电液操纵,紧急情况下也可手动操纵。
大喇叭炮口、很粗大的炮管,是CV9040最显著的特征。
这门40毫米机关炮的炮闩下一共有3个弹匣,每个弹匣8发,其余备份弹均在炮塔底部存放。每个弹匣均用人工装弹,装完8发弹需要20秒。各弹匣可以装不同弹种,射击时能通过液压装置切换到需要的弹种。
配用的弹种有:对付飞机和直升机的近炸引信预制破片榴弹,最大射程4 000米,也能打地面目标;对付地面目标的曳光榴弹、曳光穿甲弹、曳光多用途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最大有效射程1 500~ 2000米。
炮塔左侧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炮塔两侧各有1组烟幕弹发射器。
顶部2具博福斯公司的莱兰71毫米照明弹发射器,很有特色。这些都是瑞典坦克装甲车辆的标准设备。
车体采用钢装甲结构,有附加装甲和芳纶衬层。悬挂系统是最普通的扭杆悬挂。
CV90的设计可以说很成功,因此很快发展出多种变型车,几乎成了瑞典陆军的通用底盘。它也很快打开国际市场,丹麦、比利时等类似瑞典的欧洲小国,都采购了该系列步兵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