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式重机枪:我国第一款国产重机枪,在我军服役了近30年
原创:战略论 2021-05-31 17:02:50
在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装备了不少苏联的SG43重机枪,该型重机枪在战场上表现非常不错。1950年我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条约,其中便包括提供SG43重机枪的全套生产图纸,随即我们也开始了仿制SG43机枪的工程。在1953年仿制成功,该枪也被命名为了53式重机枪。由于53式重机枪在1953年10月份才完成定型,该枪并没有机会去朝鲜进行实战检验。
SG43机枪是苏联枪械设计师郭留诺夫在1943年研发定型的,苏联决定用该枪替换掉原先装备的水冷马克沁1910型重机枪。在二战期间,苏联红军大量装备了该型机枪。53式重机枪和苏联原版没有多少区别,53式重机枪采用的是导气式自动原理,闭锁结构采用的是偏移闭锁设计。53式重机枪最高射速每分钟600发,实战射速在每分钟300发左右,该枪供弹采用的是250发的金属弹链,该枪的火力持续型相当出色。
53式重机枪由于采用的是风冷设计,该枪的枪管加工工艺比较复杂,其枪管的重量高,管壁厚度大,内膛也采用了镀铬工艺,种种设计使53式重机枪的过热速度慢,可以进行长时间射击。而且53式重机枪也有枪管快拆设计,可以快速地更换枪管提高火力压制能力。53式重机枪和原版的郭留诺夫重机枪一样采用了轮式枪架,这种枪架在携行过程中可以拖行或者推行,不过在长距离行军中该枪也要分解携带。53式重机枪配备有一面6mm厚的防弹盾,在测试中53式重机枪的防弹盾可以有效的防护7.62×54mm步枪弹的直射,对于重机枪来说这面防弹盾非常实用。
当时我军第一代的制式轻武器是53式步骑枪、50和54式冲锋枪、53式轻机枪、53式重机枪,上述这些枪械大多都使用7.62×54mm步枪弹,该弹种威力大,射程远,弹道性能也较为不错。而53式重机枪采用的也是7.62×54mm步枪弹,该枪和新中国第一代制式轻武器的弹种通用性强,说句题外话,新中国第一代的制式轻武器都是苏联二战时期的产品,相对于同时代的装备其性能已经大幅落后了,我国依然将其作为第一代制式装备也是为了快速的完成全军轻武器制式化。
53式重机枪在列装我军后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53式重机枪的重量较大,枪身重13.8千克,轮式枪架重27.2千克。步兵在长距离携行过程中的负担很大,而且轮式枪架在山地地形上使用非常不方便。在1957年我国推出了57式重机枪,该枪是在53式重机枪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该枪的枪管铣削有多条纵向散热槽,使散热面积加大,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重量,57式重机枪还配备有标准的三角枪架,不过57式重机枪大多配备也还是轮式枪架。
第一代的制式轻武器大多数很快就被淘汰了,而53式重机枪和57式重机枪却在我军服役了很长时间,原因也是因为53式重机枪和57式重机枪采用的是7.62×54mm步枪弹,我军第二代制式轻武器大多都是使用的7.62×39mm步枪弹,该弹种的远距离性能较弱,无法做到有效的压制敌军,而53式重机枪和57式重机枪可以填补这片火力空白地区。
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53式重机枪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我军的一次作战行动中,我军使用了两挺53式重机枪在1000米的距离成功压制了印军一个连,共击毙印军30余人。在抗美援越期间我国也将53式重机枪大量支援给了越南,在越南战争中53式重机枪表现也很出色。我军的新型重机枪研发较为缓慢,这也导致了53式重机枪一直在我军服役到了上世纪80年代。我们也曾研发了多款重机枪和通用机枪,但是都有着不小的缺陷,尤其是弹种选择上面临的问题,这也就使53式重机枪这款早该退役的装备,一直在我军序列中装备了近30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