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武军事集团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军事纪实] 林彪发明了六大战术,得以在战场上纵横驰骋,你认为哪个最厉害.

[复制链接]
积分

9901

威望

8329

贡献

566

军功
积分
21060

级别

三级管理

佩饰

总部胸标营区通行证董事资历章优秀指挥员华武建站勋章第一枚一等功第一枚三等功第二枚三等功第一枚集体三等功第一枚嘉奖章93活动勋章抗战纪念章红军臂章蓝军臂章

任职
  单位:
华武董事会
  职位:
董事
  
  部门:
论坛管委会
  子部门:
顾问司
  职务:
副主任
  兼任:
司长

注册时间
2020-4-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15 19:1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周伯通 于 2021-3-15 19:13 编辑

林彪发明了六大战术,得以在战场上纵横驰骋,你认为哪个最厉害。

2021-02-20 09:00:00

盘点林彪的六大战术,你认为哪个最厉害?



第一大战术、四组一队
突击队我们都知道,但大家不知道的是,突击队其实是一个战术的组合名字,这个战术就是“四组一队”,即以连为单位,设四组,分别为火力组、突破组、爆破组、支援组,合起来为一队,就是突击队。

在抗日剧《亮剑》中,李云龙打的著名的“李家坡之战”,用的就是四组一队的作战战术,那场由3600颗手榴弹形成的“手榴弹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李家坡之战”在历史上的原型是百团大战期间的关家脑之战。




关家脑之战打得并不顺利,八路军在此战后暴露了攻坚战的短板,都说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亮剑》中李云龙通过自己的指挥与勇气,达成了真实历史中想要达到而未能达到的战术效果。

第二大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
看字面意思就知道,是在战场上面对三种情况应该采取三种打法,但分别是哪三种呢?还是要详细分一下的。

第一种就是敌人守时,我军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再发起攻击,不能打莽撞仗。

第二种是敌人要退不退时,我军不能等准备好了再打,因为敌人会跑掉,也不能不准备就打,因为可能会打不过,所以这个时候就要打莽撞仗,要有策略莽。
还有第三种就是敌人退时,我军要猛追,不用等命令,也不要怕,猛追就是了。



辽沈战役的战场上,用的最多的就是这个战术,而在《大决战之辽沈战役》这部影片里,饰演林彪的演员更是把他在战场上运筹帷幄的英姿表现了出来。

第三大战术、一点两面。
“一点两面”其实就是集中火力去攻打敌人的弱点,打开突破口。

但是敌人也不是傻子,为了防止他们迅速做出反应,所以我军在攻打敌军弱势时,也要把兵力分散,用以牵制住敌军,甚至可以在大胜后阻断他们的退路彻底歼灭,这样主次分明,抢占了战场先机,敌人就容易被我军牵着鼻子走。

林彪第一次提出一点两面的战略战术是在秀水河子战斗中,当时梁兴初和彭明治率先赶到秀水河子外围与敌军奋力搏斗,林彪到来后,先与彭明治等人一起去勘察地形,然后就提出了“一点两面”、“三三制”两大战术,因为现在主要分析的是一点两面,所以“三三制”到后面再详细讲解。



我军在林彪的战术指挥下势如破竹,一举突破敌人防线冲进镇内,但敌军的装备优势远超我军想象,当时的我们一穷二白,连敌军的先进武器都不认识,吃了一个大亏。

还是林彪当机立断,先摸清敌军用的是什么武器,心里有了底后再采用战术,打得敌人溃不成军,也打赢了我军在东北战场上的第一个歼灭战,被称为“东北解放战争的第一个春天”,不仅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还缴获了大批重要物资来充实自己。

第四大战术、三三制。
“三三制”是以班为单位分成三组,每组三人,每名战士都分工明确,战斗时呈三角队形进攻、掩护、支援,这样分工明确能减少伤亡。

而“三三制”不仅对抗日战争有重要作用,在解放战争中也不遑多让,后来更是大量运用于抗美援朝战争,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这个战术创造出了堪称巅峰之作的佳绩。



1962年对印反击战爆发,一个名叫庞国兴的战士,因去追捕逃窜的敌军与部队失散,之后他遇到了同样与部队失散的冉福林、王世军和周文轩,他们几人组成了一个战斗小队,以庞国兴为队长。

这个小队在极其不利的条件下与印军作战五次,立下了一等战功,后来与大部队汇合后,被授予“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而这支小队用的就是“三三制”的战术,才会取得这么大的战果。

第五大战术、三猛战术。
“三猛”即猛打、猛冲、猛追,这个就很好理解了,不管怎么样,就是讲究一个“猛”字。

向敌人猛烈开火,打一个措手不及,然后趁敌军还没反应过来时猛烈冲锋,之后对于已经乱了阵脚的敌人猛追就是了。

朝鲜战场上,三猛战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于敌我双方差距过大,我军只能靠战术取胜,这一战术让美军吃尽了苦头,只能派向来以彪悍著称的土耳其军队与我军对战。



土耳其军队人手一把土耳其弯刀,认为我军的勇猛只是小打小闹,根本不足为惧,但令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的是,5000人的部队在半个小时内就被我军击溃了,我军用事实证明了三猛战术的威力有多大,现在很多关于战争的影视剧里都有三猛战术的存在。

第六大战术、四快一慢。
“四快一慢”即向敌前进要快,抓住敌人后进行准备工作要快,突破后扩张战果要快和把敌人击溃时追击要快。

但“四快一慢”的核心却是一定要“慢”,主要指的就是总攻的发动时间一定要慢,要慢到什么程度呢?不管是敌人跑了,还是上级追着撵着骂人,在没做好准备之前都要沉住气。

为什么一定要慢呢?因为林彪在攻打四平时吃了大亏,也让他有了深刻的反思。



在攻打四平时,由于侦查敌情时不够仔细,发动总攻的时间又太匆忙,导致许多无辜的战士牺牲,还有焦家岭战斗,都是因为太快了,没有足够的准备就是无谓的牺牲。

所以林彪在自己的失败中总结经验,就有了“四快一慢”这个战术。

吾日三省吾身,打仗不能打莽撞仗,所以有了总结的战术,但战术千万条,头一条就是肯打,战士们的悍不畏死才是最好的战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我们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禁闭室|华武军事集团

GMT+8, 2024-6-2 11:11 , Processed in 0.07743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