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周伯通 于 2021-3-25 05:43 编辑
丛林法则与生存智慧
如今的电视节目,对于有一定经历的人来说,能够静心下来耐着性子看下去的栏目的确不多了;但是一些涉及自然、历史以及科技类的专题篇,倒还能够吸引一部分观众的眼球。闲暇之余,偶尔看看央视一档“人与自然”的《大真探》系列,还让人能够在观看的同时领悟到一点什么。
大自然是神奇而又变幻莫测的,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人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
在充满竞争而又相互依存的自然环境中,我们不可能忽视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动物的生存完全按照“丛林法则”来演绎,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几乎成为每一个物种必须面临的残酷现实,但最终能够繁衍并强势生存下来的,并不是那些凶猛的肉食动物。一旦它们所赖以生存的弱小动物要么灭亡、要么进化出更强的生存本领,这些强势动物也就面临着死亡的危机了!二是人类在极端恶劣环境中的生存问题,如果完全回归自然,人类还的要向一些高明的动物学习,从基本的食物、水、居住环境开始,只有先生存下来,才能进化、发展。
回首极不平凡甚至有些惨烈的2018年,不少从事金融和办实体企业的朋友发出这样的感慨:能够活下来,维持到2019年就算不错了!
面对国际局势的剧烈动荡和国内经济景气度急剧下滑,许多传统的企业纷纷倒闭、破产,树倒猢狲散,劳动者被无情地抛向社会,个中缘由十分复杂,但作为社会的普通一员,能够生存下来,其实也应该学学动物的生存技能,让它成为一种智慧。
首先是最大限度地规避各种风险。 现实生活很精彩,但也有很多风险,天上不会掉馅饼,人间处处有风险。利润越丰厚,风险越大。我们不能控制社会的大局势,但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在考虑到某项活动存在风险损失的可能性较大时,采取主动放弃或加以改变,以避免与该项活动相关的风险的策略。将风险因素消除在风险发生之前,是一种最彻底的控制风险技术。具体方法有两种:一是放弃或终止某项活动的实施,即在尚未承担风险的情况下拒绝风险;二是改变某项活动的性质,在已承担风险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当初的设想和期望值。
此外,在危机即将来临时,智者会果断地选择逃生,“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焉可等闲视之。”要发展必须先生存,败走麦城是悲剧、也是危机,但危机过后吸取教训,重整旗鼓,重头再来,也未尝不可。
其次是打造自身的生存优势也就是核心竞争力。 做人即做事,做事的背后终归是做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自我,如果能够把自我打造成独一无二的个体,就可以具备独特的生存优势,舍我其谁,竞争对手无法通过其他能力来替代你,这样,你就能够在自己生存的空间内游刃有余。
三是审时度势,不逆势而行。 做人宁死不屈是一种勇气,但是能屈能伸更是智慧,每当看到竹子被风吹过,它总是能够先低下头,随风弯曲,然后又慢慢直立起来,保持自己的韧性和那份尊严,至少让我们明确:它既没有逆势而行,但又保持了自身的相对独立:这源于竹子地下拥有雄厚的根基、地上具备审时度势的气度。弱小的芸芸众生何尝不应该如此呢?顺势而为又不失自身,是需要智慧和勇气双重历练的!
此外,学会休养生息、蓄精养锐也不失为一种生存智慧。休养生息,是蓄势待发必备的前提。人不能总是处于竞技状态,即使是良弓,也有拉满的时候,有张有弛,是最好的调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