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武军事集团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评论] 不只有中印和台海!中国可能面临“三线作战”的险境

[复制链接]
积分

9947

威望

8365

贡献

566

军功
积分
21142

级别

三级管理

佩饰

总部胸标营区通行证董事资历章优秀指挥员华武建站勋章第一枚一等功第一枚三等功第二枚三等功第一枚集体三等功第一枚嘉奖章93活动勋章抗战纪念章红军臂章蓝军臂章

任职
  单位:
华武董事会
  职位:
董事
  
  部门:
论坛管委会
  子部门:
顾问司
  职务:
副主任
  兼任:
司长

注册时间
2020-4-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30 15:0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周伯通 于 2021-10-30 15:06 编辑

不只有中印和台海!中国可能面临“三线作战”的险境

2021-10-29 20:40

前几天我们探讨了中国现在面临的现实困境,中国现在是可以说是典型的“两线作战”,东边有台湾问题,西边则有中印边境问题,而且就历史经验来看,这两个问题大概率还得依靠武力解决。但是话题说完后,我又仔细想了想,觉得自己还是漏掉了一点:中国现在其实并不是两线作战,而是三线作战,因为我们南边还有一大片海域叫“中国南海”,还有一个世界级的重要海峡,叫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具备重要的战略意义)

所谓的“马六甲困局”已经是二三十年来一直研究的老课题了,其核心含义在于:中国目前绝大部分石油、矿产等资源以及大部分对外出口的工业制成品,都需要通过海运进行运输,而马六甲海峡是中国海上交通线的一个“命门”所在。根据统计中国如今进口石油的大概80%,年度进出口总额的50%,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在穿行马六甲海峡的船只中,有大约60%要么是开往中国,要么是从中国开出。可见马六甲海峡对于中国已经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结合当前中国同时面临的东部和西部的安全问题,马六甲海峡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每年有数千艘各类船舶要通过马六甲海峡)

如今通过中国海军在亚丁湾的护航,让中国人都知道了索马里那一片儿有海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全球有41%的海盗袭击事件其实发生在亚洲,而且就集中在马六甲海峡周边。根据记录,在新冠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马六甲海峡发生过29次海上抢劫事件(也就是海盗袭击),创造了从2015年以来的“历史新高”,而且由于中国在亚丁湾海域有驻军,所以我们并不用太担心过往中国货船的安全,因为有海军舰队保护,从2008年到现在,亚丁湾海域再也没有出现过中国船只被劫持的事件。


(新加坡海事部门在巡视新加坡海峡水域)

但是马六甲就不一样了,马六甲海峡最窄的地方叫“新加坡海峡”,就是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一段海域,从新加坡海峡到南海之间这一段海域虽然不大,但是处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三国交界,属于典型的“三不管”地带,而海盗劫持船只基本都发生在这里。


(马来西亚执法部门在马六甲海峡水域抓获的海盗)

马六甲地区的海盗和亚丁湾海盗有很大不同,马六甲地区的海盗打劫船只,往往并不会扣押船只以换取大笔赎金,而是直接抢劫船上携带的现金以及船员值钱的财物等等。2019年7月22日,一艘4.5万吨的韩国货船在距离马六甲海峡约100英里的水面上遭到持械海盗的袭击,海盗们登船仅30分钟,在把船上携带的1.3万美元现金、船员们的手机、衣服、鞋子等财物全部洗劫一空后随即一哄而散——这是马六甲海盗打劫的典型方式。从2019年7月开始我国交通运输部门就发布通知,把驶往马六甲海域的中国籍船只的安保等级提升为3级,即最高等级,由此可见该海域的危险程度。


(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停靠的美国军舰)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不仅仅是东南最重要的转口港,同时也是美国在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军事基地,新加坡的樟宜海军基地驻扎着当年从菲律宾苏比克基地“搬迁”过来的美国海军舰队,而且这里又是控制马六甲海峡的咽喉地带,因此对于我国的海上贸易安全有重要影响。不难设想,如果解放军全面展开统一中国的战争,那么不仅仅我国西部的印度可能会趁火打劫,在我国西部边境挑起事端;马六甲附近的美国海军不一定会出手和中国正面较量,但是极有可能会背后组织海盗组织,打劫过往的中国商船,这样可以变相阻断中国在马六甲的航线,同时又不至于把美国推到和中国直接对抗的第一线,对美国人而言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的好事。而且美国国内去年开始就出现过所谓的“发放私掠许可证,允许美国船只打劫中国商船”的言论,所以如果出现美国在马六甲海峡公开支持海盗的事件,其实并不会让人觉得奇怪。


(美国海军退役军官公开要求重新颁发“私掠许可证”,以合法打劫中国商船,而这篇文章居然堂而皇之的放在美国海军学院官网的首页!)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背后怂恿海盗打劫中国商船以外,美国还有可能会出动海岸警卫队直接扣押中国籍船只,这一点美国在今年早些时候就已经提到过,因为直接出动海军和中国海军对抗,相当于两个核大国正面冲突,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不可预测的后果是美国也难以承担的,所以美国除了背后组织、怂恿海盗打劫中国籍商船外,派出海岸警卫队以治安名义扣押中国商船,阻断中国海上贸易线,是非常有可能的,对于美国这样的海洋国家而言,这完全属于“常规操作”。


(印度海军的实力虽然和我们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但是却是印度洋周边国家中最强大的)

实际上中国所要面对的“第三条战线”并非单独一个马六甲海峡,今年早些时候,印度海军退役将军也曾经撰文称,如果中印在陆地边境发生武装冲突,印度海军完全可以在印度洋水域扣押中国籍商船,切断中国在印度洋的海上贸易线;同时南海周边国家,特别是越南,由于侵占我国南海岛礁最多,因此一旦中国面临战争,很难说越南不会趁机巩固自身的在南海的势力范围,近两年以来,越南是接受中国资本转移最多的国家,西方国家包括美国,都把一些低端制造业转移到东南,人口素质较高的越南是西方资本的首选。越南如今和西方已经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所以中国的“第三条战线”很可能是从印度洋到马六甲海峡再到南海的一条漫长“战线”,要维护如此漫长航线的安全,对于解放军海军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实施难度并不低于解放台湾或者中印边境战争。


(中国从中东、非洲采购的石油,全靠这些“大家伙”一船一船运回国)

针对这样的困局,要想稳妥快捷的解决“第三条战线”的问题,就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贸易路线多元化,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进口多元化。目前我国正在加强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的能源贸易交往,并不断提升从俄罗斯和中亚采购能源的数量,减少对中东的依赖。未来新疆到巴基斯坦的“中巴铁路”和“中巴输油管”开通后,我国从沙特、伊朗等国采购的石油经波斯湾进入阿拉伯海后,就可以就近在瓜德尔港卸货,然后由中巴输油管输往中国,从而不但避开“马六甲困局”,也直接避开了印度海军潜在的威胁。


(强大的海军力量始终是维护海上航线安全的根本需求)

第二,加强中国海上武装力量的建设,这里不仅仅包括海军的建设,也包括海警的建设。2011年10月的“湄公河惨案”促成了中国和整个大湄公河流域的国家组成联合巡逻组,在整个大湄公河地区进行武装巡逻,同时在重点地区进行布防,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湄公河流域的安全水平,并且顺势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湄公河经济发展区域。同样,如果美国海军试图以武力封锁马六甲海峡,那么解放军海军就必然要正面和美军对抗,而如果美军没有正面出手,而是幕后操控海盗干一些下三滥的勾当,那么中国同样可以复制“湄公河经验”,直接派遣我们的海警执法力量,和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组成共同的海上执法机构,重拳打击海盗组织。


(除了海军,我们同样需要强大的海警部队)

即便美国海岸警卫队企图阻挠中国海警,只要有人民海军做后盾,美军也不敢轻举妄动,要知道整个马六甲海峡都处于中国东风-26导弹的火力范围之内。今年7月下旬英军航母打击群进入新加坡海峡附近时,中国的海洋监视卫星就持续追踪到英军航母的具体动向,并将其公布在“南海战略态势感知”平台上,按照现代战争“发现=摧毁”的法则,一旦真的爆发战争,那么英军航母必将第一个被击沉!6.5万吨的英军航母都能够实现持续有效的跟踪监控,那么10万吨的美国航母显然更逃不掉,这正是解放军的底气所在。而一旦美国海军在南海周边遭到毁灭性打击,越南的“后盾”也就不复存在,越南是否还要单独挑战中国,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得明白。



(现代战争“发现=摧毁”,这里完全处于中国海军和火箭军的远程打击范围之内,所以马六甲根本困不住中国巨龙的腾飞)

总而言之,中国目前客观上确实在三个方向上都存在战略性威胁,而目前看来,东南沿海的台湾是最突出、最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其次是西部的中印边境问题;最后则是南部以马六甲为中心,西到亚丁湾、东到菲律宾海的所谓“第三条战线”。目前在东南沿海,解放军在综合力量上不但对台湾形成压倒性优势,同时也对西太平洋地区的美军构成一定优势。在西线,印度所要面对的并不仅仅是中国一家,同时还要面对巴基斯坦,有巴基斯坦的存在,中国的战略压力客观上可以得到较大缓解。在南线,中国还需要持续扩大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并且加快海军和海警的建设,必要时连同东盟国家一起建立反海盗联合组织,共同维护本区和平。这样多管齐下,看起来的所谓三条战线,实际上主动权都握在中国手里,只要准备充分,“马六级困局”根本困不住东方的巨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我们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禁闭室|华武军事集团

GMT+8, 2024-6-17 14:02 , Processed in 0.10882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