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周伯通 于 2020-12-11 20:05 编辑
王光美:刘少奇爱妻,中国第一位原子物理硕士,一生不屈献身慈善。
2020-12-10 22:30:38
学生时代的王光美
1921年9月,正在美国华盛顿参加九国会议的中华民国公使王治昌,接到了家中传来的一个喜讯。 妻子董洁如,为他生下了他们家的第一个女孩儿。 王治昌得知后非常的高兴,自己此时已经有了六个儿子,而这个女儿,来的正是时候。 这个女孩儿,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儿,王光美。 在介绍王光美的故事之前,我们要先介绍一下王光美的家庭,王家在天津可是一个大家族。 王光美的父亲王治昌,也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这一位,不是一个一般人。 早年的王治昌十分的好学,早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洋大学专修法律。 毕业后的王治昌又来到了日本,在著名的早稻田大学改学商科。 学成归来后的王治昌,进入到了北洋政府的农商部工作,在段祺瑞担任国务总理的时候,王治昌任农商部总长。 在这以后,由于有留洋的经历,王治昌又以公使的身份,随同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 一次是1919年举行的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对德和约的巴黎和会,还有就是我们在上文提到的,1921年的华盛顿九国会议。 王治昌在当时,绝对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 而王光美的母亲也非寻常,出身大户人家的她,十分的通情达理,在北洋女子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思想十分的进步,非常的热衷于革命。 出生于这样的家庭,再加上又是家中的第一个女孩儿,可想而知父母两人对王光美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 而王光美自幼便十分的好学,特别是在理科,展现了惊人的天分,是当时著名的“数学三王”之一,堪称理科的天才。
王光美父亲,王治昌
后来王光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辅仁大学物理系,1945年毕业后,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原子物理的硕士,并留校担任助教,此时的王光美年仅24岁。 毕业后的王光美,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决定赴美国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并且已经获得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当时的物理界的人士都认为,王光美将会是下一个居里夫人。 但是,就在王光美踌躇满志的准备奔赴美国的时候,1946年的春节,一位客人的到来,改变了这个姑娘的一生。 1946年春节期间,王光美接到了中共地下党组织的人交给她一个纸条。 纸条上告诉她,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政府及美国三方为实施停战协定,调处国共两党军事冲突,将成立北平军调部,此时想请王光美到那里担任中共方面的翻译。 接到这个纸条之后,王光美很犹豫,因为此时美国那边大学的相关事宜都已经完成了,只等着自己过去,就可以投入高能物理的研究。 这个机会有多难得,王光美是清楚的,而且求学报国一直是自己的理想,如今要看就要实现,怎么能轻易放弃呢? 但是,此时面对共产党的需求,王光美的内心也动摇了。 早在这之前,由于父亲和哥哥的影响,王光美已经接触过北平的一些地下党,所以对于共产党也是有一定了解的。 此时,王光美心中那种革命的热火被点燃了,在抗日战争期间,自己没有机会去参加革命,保家卫国,此时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可以为国家做点贡献,是不应该犹豫的。 经过再三考虑之后,王光美毅然决然的推迟了自己的赴美计划,到当时的军调部报道,担任当时中共的英语翻译。 后来,由于“军调”失败,王光美便跟随谈判队伍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来到延安后的王光美也迅速的适应了延安的生活,虽然王光美出身大家闺秀,而且一直都是学生,没有吃过什么苦。 但是在延安,可以跟这么多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一起生活和工作,这使得王光美非常的兴奋。 王光美和刘少奇的相遇,并没有什么传奇色彩。 有一次,王光美和其他的同志们一起去看望朱老总,在朱老总的窑洞待了一会儿之后,康克清便带着他们去了刘少奇的窑洞,顺便坐了坐。
王光美和刘少奇
当时的刘少奇正在埋头工作,于是只是跟这些年轻人简单的寒暄了几句,说了些鼓励年轻人的话。 由于刘少奇曾经在北平工作过,便和王光美聊了一些北平的事情,特别是学校里的事情。 最后,刘少奇问王光美:“你是不是党员?” 王光美说:“我不是。” 当时的王光美对这件事很难为情,于是就说:“不知道中央领导同志能不能对我们这些才到解放区的青年给予帮助?” 刘少奇说:“那要看我有没有时间。” 随后,哈哈一笑便离开了人群。 王光美对刘少奇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因为她曾经读过刘少奇写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本书。 而读完这本书以后,对王光美的“打击”很大,“吓得她够呛”,本来她是想入党的,但是看完这本书以后,她觉得共产党员真的太了不起了,自己跟他们比差距太大。 当时的王光美虽然知道刘少奇是党的负责人之一,但是对于刘少奇的具体身份并不知道。只是觉得他非常的忙,能够抽空和他们见上一面,说几句话,已经是一种很大的礼遇了。 此时的王光美看着刘少奇工作时,专心致志的身影,在内心对于这个人又多了几分崇拜。 但是,此时留意刘少奇的人可不是只有王光美自己。 朱德总司令和夫人康克清,看着刘少奇此时已经年近半百,经过几次失败的婚姻之后,此时还是独身一人。 白天的刘少奇日理万机,十分的忙碌,晚上还要继续照顾自己的儿女,实在是又当爹、又当妈,十分的不容易。 并且,由于前几次失败的婚姻,刘少奇此时已经有点心灰意冷,多次声明不再考虑个人问题。 但是作为老战友,朱总司令和康大姐还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总想着给刘少奇再找一个合适的姑娘。 自从见到王光美之后,朱总司令和康大姐便真心觉得这个姑娘不错,想要撮合她和刘少奇。 所以,康大姐才会特意带着她们去刘少奇的窑洞。 果然,没过多久,刘少奇突然来到了王光美工作的外事局视察工作。 中央的领导来视察工作,当时的外事局的负责同志们还是很重视的,便带着刘少奇四处转了转。然后没过多久,刘少奇又第二次来到了外事局,并且特意去看了王光美住的地方。 当时外事局有的同志就开始表示出疑惑:外事工作不是周恩来主管么?怎么刘少奇同事总是来视察呢? 有这样的疑问的人,那是不知道此时的刘少奇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后来国共内战爆发,胡宗南对延安发起了进攻,由于形势紧迫,在延安的所有的党中央的工作人员都要撤离。 王光美也跟随外事局的同志,一起来到了晋绥地区进行土改,也就在这里,王光美又一次见到了刘少奇。 经过几次接触之后,此时的王光美和刘少奇也熟络了起来。 在交谈之际,刘少奇问王光美愿不愿意跟他一起到晋察冀进行土改。 这一句话,就把王光美问懵了。 一方面,此时的王光美已经在晋绥地区展开了工作,根本没想过换地方的事情。第二,对于刘少奇的这种暗示,王光美没有任何的反应,因为她本就是个反应迟钝的人。 于是王光美便说:“我在这里已经开展了工作了,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直到后来刘少奇走后,王光美这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刘少奇这是对自己“有意思”。 不得不说,王光美作为一个女学霸,可以研究的了高能物理和宇宙射线,但是对于男女之间的感情,还真的是缺乏敏感。 不然也不可能20多岁了,还未谈过恋爱,要知道这个年龄在那个年代,绝对是大龄未婚女青年了。 就这样,一直到一年多以后,刘少奇和王光美才再一次在西柏坡相遇。
王光美和刘少奇
这一次,刘少奇则正式的向王光美进行了表白。 但是刘少奇的表白方式,还是很奇葩。 按照正常的套路,在向自己心爱的姑娘求爱的时候,男性都会将自己的优点进一步的放大,然后尽量的掩盖自己的缺点。 但是刘少奇恰恰相反。 刘少奇向王光美详细的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包括自己几次失败的婚姻、自己工作如何的繁忙、身体怎样的不好、还带着几个孩子...... 几乎把自己所有的缺点和不足说了一个遍,王光美一边听,一边低着头。 这要是寻常人家的姑娘,听完刘少奇这一番话之后,可能早就果断的拒绝了。 但是,王光美毕竟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儿,她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原子物理的女硕士,家教极好,也非常有自己的想法。 刘少奇的这一番话,不仅没有吓到王光美,反而让王光美感觉到了安心。 因为,刘少奇敢于在这样的时候主动暴露自己的这些过去和缺点,足见他是一个胸怀坦荡的人,是一个可靠的人,值得托付终身。 两人就这样一直聊着,直到很晚。 于是王光美便起身同刘少奇告别,顺便询问了一下刘少奇现在几点了。 刘少奇从抽屉中拿出怀表,发现此时的怀表又不走了,王光美看了以后很奇怪:中央领导同志没日没夜的工作,怎么连一块儿好表都没有呢? 于是王光美便问:“你怎么也不叫人帮忙修一下?” 刘少奇为难的说:“该叫谁啊?” 王光美看着刘少奇简陋的办公室,这才真正的意识到,这位领导人的日子,过得实在是很艰苦,身边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 于是王光美便向刘少奇要了这块儿表,打算回去给他修。 回到自己的驻地之后,王光美找人把刘少奇的那块儿怀表修好了。 夜晚躺在床上,王光美开始想着发生的事情。 自己和刘少奇真的合适吗? 如今的自己连个党员都不是,而刘少奇则已经是党内的二号人物,地位仅次于毛主席,这身份相差实在是很悬殊。 另一方面,刘少奇比自己要大出二十多岁,这样的年龄差距自己可以接受吗? 翻来覆去,王光美也睡不着。 再见到刘少奇,王光美把自己的顾虑跟刘少奇说了,刘少奇则安慰王光美。 最后王光美说:“如果你真的想跟我好,那我愿意一直照顾你。” 就这样,王光美这位才貌双全的大美人,被刘少奇打动,两人正式结婚。 此时刘少奇50岁,王光美27岁。 结婚后的王光美,开始担任刘少奇的机要秘书。 刘少奇由于常年的高强度工作,身体状况十分的不好,加上常年的胃病,这使得刘少奇的身体十分的消瘦。 王光美和刘少奇结婚后,在生活上给予了刘少奇极大的关怀和照顾。王光美的厨艺非常的好,在她的照料下,刘少奇的胃口逐渐的好了起来。 那个时候的领导人都有晚上工作的习惯,往往都是工作到深夜。刘少奇也不例外,往往要到凌晨2、3点才会休息。 而王光美一直都保持着极为规律的作息,为了更好的照顾丈夫,王光美甚至调整了自己的作息时间,哪怕刘少奇回来的再晚,王光美都会等着他一起吃饭。 这也使得很多时候王光美都困的哈欠连天,但是就是不去休息。 而且作为刘少奇的机要秘书,王光美对刘少奇的了解极其的细致入微。 两个人的办公室紧紧的挨着,往往刘少奇办公室里的茶杯一响,王光美就知道刘少奇这是茶水没有了。甚至刘少奇咳嗽一声,王光美都能准确的知道丈夫的需要。 这是非常难得的,若不是极为用心的去关怀一个人,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婚后的王光美悉心的照料着一大家人的生活,这一家人不只有自己和刘少奇生的孩子。
王光美陪同刘少奇会见外宾
还有刘少奇前妻所生的孩子,都说这后妈不好当,但是王光美却没有觉得,她把所有的孩子都视如己出,而且从不把真实情况告诉自己亲生的孩子。 孩子之间发生矛盾,王光美都是一碗水端平,实在解决不了也是让自己的亲生子女吃亏。 正是王光美的包容和贤惠,刘少奇的家成了中南海所有领导人里面最有家庭氛围的地方,这使得刘少奇十分的宽慰,大后方稳定了,是自己全身心的工作基础。 但是只要是居家过日子,夫妻就不可能没有矛盾,普通人是这样,国家领袖也是这样,所以婚后的刘少奇和王光美两人在日常的生活中还是多多少少的会有一些矛盾。 刘少奇不是一个浪漫的人,很多时候对于妻子可能会少一些关注。 有的时候,到了周六,刘少奇一下班直接带着警卫员就去看电影了,或者有的时候开完会,便让人带信儿告诉王光美自己去看戏了。 这使得王光美很不开心,毕竟每一个妻子都渴望能够得到丈夫的关注,这样的时候难道不应该和自己的老婆一起吗? 这时候王光美也会和刘少奇耍小脾气,久而久之,刘少奇也逐渐的明白了妻子的心思,开始对王光美多了一些关怀。 总之,刘少奇和王光美的生活,过的是忙碌,而又有滋有味。 1963年王光美陪同刘少奇出访印尼等东南亚四国,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第一次由夫人陪伴领导人共同出访。 这也是王光美第一次以中国第一夫人的形象在国际上亮相。 在那个政治色彩浓厚,讲求艰苦朴素的的年代里,一袭旗袍、一串项链亮相的王光美的出现,给生活色彩单调的国人带来一缕难得的温馨。 王光美高贵优雅的气质,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树立了极好的形象。 但是生活,终究是不会永远风平浪静的。 可能就是因为刘少奇家的家庭氛围实在太好了,所以,老天偏偏要让它第一个受到冲击。 由于王光美家族的关系十分的复杂,家人里面不仅有国民党和大知识分子,还有海外的关系,这就使得王光美在那个年代最先受到了冲击。 而王光美,在关键时刻,毅然选择挡在了刘少奇的面前,独自承担了这一切。 曾经优雅无比的第一夫人,在万众瞩目下,受到了人格上的极大侮辱。 在绝望中,王光美曾经想过自杀,但刘少奇的一句话:不能自己下结论,打消了王光美自杀的念头。 后来,刘少奇想要王光美和自己划清界限,从而保护她和孩子,但是被王光美果断的拒绝了。 在王光美看来,自己既然当初选择了刘少奇,那这就是一辈子的约定,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这个决定。 再后来,刘少奇也受到了冲击,在夫妻两人分别之际,王光美挣脱众人扑到了丈夫的怀里。刘少奇看着爱妻,留下了给妻子的最后一句话:好在历史是由人民来书写的。 从此,分开监禁的两人,再未见过一面。 刘少奇,在1969年11月12日,去世于河南开封,而王光美则经历的十二年的牢狱之灾。 在狱中,王光美不知道春秋冬夏,也不知道世事变迁。每天只能坐在狱中床上看着窗,看着墙,看着地。 十二年,王光美每天只知道上午、下午,日落、日出,其它的变化,都与她没有任何的关系。她竭尽全力调整着自己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从而自己可以保持正常的精神状态。 十二年里,王光美就这样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 她无比的想念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但是此时她却连他们的生死都不知道。
王光美迎接刘少奇骨灰
而她唯一可以寄托这种情感的,就是在最初收拾衣物的时候被意外带进来的一只刘少奇的袜子。 每当思念到了极致的时候,王光美只能看着这只袜子,抚摸着这只袜子。 我们无法想象王光美这样的一个柔弱女子是如何度过那段岁月的,是何等坚毅的内心,才能让她在那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个中心酸,实在非是常人所能及,所能想象的。 终于,在某一天,王光美被获准可以见自己的孩子了。 直到见到孩子的那一刻,王光美才知道,她每日里心心想念的丈夫刘少奇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去世了。 在那一刻,泪水,夺眶而出,王光美没有说一句话。 重获自由后,王光美去河南开封,迎回了丈夫的骨灰。 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的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参加追悼会的所有人,几乎都落泪了。 邓小平紧紧拉着王光美的手,说了六个字:“是好事,是胜利。” 之后,再也无更多言语。 这六个字的分量,足有千斤重。 在这十几年的岁月中,不仅王光美挺了过来,刘少奇的几个子女也全都熬了过来。在那个年代,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恢复自由以后的王光美,没有任何的仇恨和委屈。 在她晚年的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光美的眼神依然清澈,没有任何一丝的仇恨和不满。这实非常人所能做到的。 复出以后的王光美,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慈善事业。 由她牵头的“幸福工程”前后帮助了几十万贫困母亲解决了生活的问题。 晚年,她更是将母亲留给自己的古董都捐出,拍卖后把所得都捐给了“幸福工程”。王光美将“幸福工程”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竭尽全力的去把它做好。 后来王光美退休之后,将这个计划,交给了自己的女儿,让她继续下去。 在她83岁高龄之际,王光美牵头组织了毛泽东、刘少奇两家后人的庞大聚会。 这两个特殊的政治家庭劫后重逢,满头银发的王光美微笑着向毛家后人举杯:“你们多保重!” 这一句话,这一个笑容,这一杯酒,让世人见识了一个女人的博大胸怀。 2006年10月13日凌晨3时,王光美同志在北京,因肺部感染引起心脏衰竭病逝,享年85岁。这位老夫人,在独自生活了37年之后,终于去和她的伴侣,她的战友团聚了。 王光美的一生,可以说是当代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王光美晚年
她以原子物理高材生的身份毕业,在黄金时期,放弃赴美留学的机会,毅然的投身革命。 她陪伴刘少奇,度过了人生最黑暗的时刻,在12年的牢狱生活中,王光美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挺了过来。 经历过劫难的王光美,并没有被仇恨和委屈蒙住自己的心智。晚年的她,目光依旧清澈,待人依旧和善,仇恨并没有在她身上留下任何的痕迹。
王光美,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面对逆境,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面对人生我们应该怎样去经营。 人生在世,我们应该关注的是美好,而不应该将自己永远的禁锢在过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