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武军事集团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下新闻] 美军要后退1600公里?美国弃台前奏显现,蔡英文喊话两岸不能开战

[复制链接]
积分

3537

威望

3525

贡献

647

军功
积分
10297

军衔

预备役少将

佩饰

海军胸标正军职资历章第一枚二等功第二枚二等功第一枚三等功第二枚三等功第三枚三等功第一枚集体三等功第一枚作训金奖第一枚作训铜奖第一枚嘉奖章第二枚嘉奖章华武四有奖章

任职
部别:
龙腾兵团
部门:
第二舰队
子部门:
舰队司令部
职务:
退出现役

注册时间
2021-8-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8 16:1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提出“双线作战”概念,美军要远离中国大陆海岸线1600公里,美国“弃台”前奏已经开始显现?蔡英文当局感到大事不妙,紧急喊话大陆,有用吗?

近日,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大卫·伯格在华盛顿参加智库活动“炉边对话”时,针对解放军未来可能会对台湾地区采取军事行动表示,一旦台海战争爆发,美国将会对中国大陆采取“双线作战”模式,即以中国海岸线外延1600公里为分界线,分为“内线部队”和“外线部队”。所谓“内线部队”是指在“第一岛链”内的作战部队,特点是规模小且机动性灵活,适合进行穿插骚扰。而所谓的“外线部队”则是在“第二岛链”上的作战部队,又或者是距离中国大陆海岸线1600公里以外部署的航母战斗群,可以为“第一岛链”的美军作战部队提供远程火力支援。



美军之所以会以1600公里作为分界线,是因为五角大楼认为距离中国大陆海岸线1600公里的范围内,美军将无法取得战略优势。换言之,在中国大陆海岸线1600公里范围内,无论是美国的航母战斗群还是核动力潜艇,都无法给美军带来战场优势,无法与解放军相抗衡,因此美军必须要调整自己的战略部署,以应对解放军随时可能发起的“武力收台”行动。对于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的说法,舆论观点之一认为这其实就是美国所谓“弃台”的前奏显现。因为美国已经不打算在“第一岛链”范围内与中国大陆来一场硬碰硬的较量,否则也不会出现1600公里的“双线作战”概念。



当前,解放军什么时候进行“武力收台”动作以及美国将以什么方式来阻止中国大陆收复台湾,已经成为了美国政府和五角大楼高层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解放军除了派遣军机持续绕台巡航和前往西太平洋地区进行巡航演练外,解放军海军的航母战斗群出海巡航演练的时间和频率也在增加,这一系列行动在向外界释放出这样的信号:解放军已经有信心和能力在亚太地区与美军掰手腕,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可以毫不畏惧地与美军进行正面对抗。



实际情况也从侧面证实了,随着中国大陆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美国已经开始慢慢收缩在“第一岛链”上的作战兵力和军事部署,甚至准备将其全部转移到“第二岛链”上,而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会联合英国和澳大利亚组建“奥库斯(AUKUS)”军事联盟的主要原因。而且对于日本希望获得核潜艇技术和加入“AUKUS”的想法,美国都给予回绝。原因也很简单,美国已经不认为“第一岛链”可以对中国大陆的发展进行有效束缚,日本和“第一岛链”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地位开始下滑,美国如今在亚太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澳大利亚打造成遏制中国大陆崛起的新“关键因素”。



因此,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大卫·伯格这次提出所谓的“双线作战”,已经很清楚地表明美军根本没有信心在中国大陆的家门口与解放军来一场正面对抗。虽然拜登政府一再表示如果台海局势发生改变,美国将采取行动来确保台湾地区的所谓“防卫能力”,但到底是出兵“协防台湾”,还是向台当局高价出售武器装备,拜登政府没有明说,这就是美国一以贯之的对台“战略模糊”。也正是因为美国政府和五角大楼高层的“模糊”承诺,蔡英文和民进党当局也是忧心忡忡,毕竟一旦美国不介入台海战争,台当局将会直接承受解放军的怒火和压力。



为此,蔡英文在1月1日的所谓“新年谈话”中表示,两岸“应该共同肩负维持区域和平稳定的责任”,“军事手段不是解决两岸分歧的选项”。换言之,蔡英文和民进党当局当然不愿意中国大陆以军事手段来解决台湾问题。军事手段当然不是现阶段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选择,但是民进党当局和蔡英文如果在2022年继续“倚美谋独”和“挟洋抗中”,难保军事手段不会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断然措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禁闭室|华武军事集团

GMT+8, 2024-6-2 07:35 , Processed in 0.06687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