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周伯通 于 2020-6-13 17:04 编辑
军事奇才韩信之死,被一群宫女用竹子捅死,只成就了两个成语!
推荐语:在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我们都会面临很多的诱惑,很多人在面对这些诱惑的时候,会迷失自己的本性,弥足深陷,而最终也与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失之交臂。他们之所以会被外界的事物所诱惑,源于他们的无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对人类而言最大的危险就是无知。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全面的去思考这些诱惑,我们没有想过诱惑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来意,你看到别人向我们抛出了橄榄枝,我们就欣然接受,从来都没有思考过这橄榄枝背后到底代表了什么?天下并没有白吃的午餐,想要有所收获就肯定是要付出的。别人也不会平白无故就这样便宜你,所以在面对这些诱惑的时候,一定要谨而慎之。
在中国的历史上涌现出了很多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可能很多人会想到精忠报国的岳飞,或者是在战场上身先士卒,慷慨赴义的杨家将。说到用兵如神,大家都会想到韩信,曾几何时,韩信也是叱咤风云的猛将,而最终他的命运却是如此的悲催。在秦末汉初的时候可谓人才辈出,这也正应了那句乱世出英雄,韩信作为汉朝的开国功臣,建立了赫赫战功,然而最终他并没有落得一个好的结局,他的一生都是被自己的给作没的。不可否认,韩信是当之无愧的英雄,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铁骨铮铮英雄最终被吕后安排的宫女用削尖的竹子捅死。韩信的悲惨命运到底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的分析一下。
逼封齐王,刘邦起杀心首先一个原因就是逼封齐王这件事情,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刘邦和韩信的关系开始恶化,刘邦也不再像以前的样子信任韩信,对他起了杀心,那么这件事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在公元前203年的时候,韩信降服了整个齐国,当时韩信派人上书给了汉王,表示齐国狡诈多变,为了有利于当前的局势,希望能够由自己暂时代理齐王。而在当时项羽率领楚军已经紧紧包围了汉王刘邦,韩信的使者一道,刘邦立马打开了书信,看了书信之后非常生气,刘邦认为自己被围困在了这里,日夜都期盼着韩信能够赶来救自己,然后韩信却一心想着自立为王。
刘邦根本就不想册立韩信为王,然而当时正值千钧一发之际,为了能够让韩信替自己镇守齐国,防止发生变乱,所以便答应了韩信的申请,立了韩信为齐王,并且派遣了张良为使者,征讨韩信的军队攻打楚军。韩信当时自然是美滋滋,但是他的危机也从这个时候开始了。
当时刘邦心里千百个不愿意,韩信是以半要挟半商量的语气向刘邦提出这样申请的,刘邦如果不答应韩信要求的话,很有可能手握重兵的韩信就会和自己当场翻脸,自立为王,这对于刘邦是没有丝毫好处的,为了自己的安全以及以后的霸业所考虑,刘邦才答应韩信的。
政治低能,没抓住时机第2个原因便是因为韩信的政治低能。韩信用兵如神,一直都是后世很多能人所崇拜的,在楚汉争霸之中,韩信展现出了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的用兵之道历来是兵家所推崇备至的,对于韩信的军事能力这些大家都是钦佩不已的,然而与其非凡军事能力相比,韩信的政治能力真的是捉襟见肘。
韩信在逼迫刘邦封自己为齐王之前,他的谋士曾经劝说他以齐国为根据地和项羽还有刘邦三分天下,然而当时手握重兵的韩信却缺乏政治远见,对于谋士的提议犹豫不决,当时他自封代理齐王,刘邦答应了之后,他非常的开心。然而当时刘邦心里的真实想法,他根本就不知道,也因此丧失了争夺天下的大好时机。
虽然当时韩信帮助刘邦取得了楚汉战争的最终胜利,可是也因为齐王这件事情导致两个人的积怨越结越深。优柔寡断的韩信一方面做不到拥兵自立和刘邦项羽三分天下,而在另一方面韩信因为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政治立场,也因为没有办法审时度势,最终导致了悲惨结局。
刘邦杀意已决,只成就两个成语第3个原因则是刘邦当时对他杀意已绝。对于刘邦而言,韩信已经是莫大的威胁了,只有除掉韩信,自己才能够永绝后患。在楚汉战争刚结束的时候刘邦就立马夺去韩信的兵权,改封他为楚王。在那之后刘邦又对韩信实行了一连串的夺权降封,其实当时已经传递出了危险的信号,然而韩信却没有足够清醒的认知,他不知道刘邦已经对自己戒备之深。
如果在当时韩信可以自己主动交出兵权并且负荆请罪的话,刘邦尚且可以饶他不死,然而韩信并没有这些远见,最终也导致自己悲惨的下场。就这样一代军事奇才,活活惨死在了吕后的手中,终年35岁。韩信的一生只成就了两个成语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的一生完全都是被自己作没的,明明自己有着超凡的军事能力,韩信本可以凭借自己雄厚的军事能力三分天下,然而最终因为自己的犹豫不决,落得了这样的一个下场,韩信的一生波澜壮阔堪称传奇,然而最终他的下场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总结:他致命的短板就在于自己的情商实在是太低了,根本就不懂得笼络人心,也不懂用人。刘邦表面上看起来很礼贤下士,其实心里面有着更深层次的想法,表面上刘邦看起来特别的豪爽,对人总是和颜悦色的,别人也愿意对他心悦诚服,韩信如果在这些方面能够有刘邦一半的话,也许后面也不会有这样的下场了,对于韩信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讨论,时代的进步和历史的变革,我将与你同在!
参考文献《楚汉争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