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周伯通 于 2022-3-23 14:06 编辑
白人却穿着“中国军装”,为我国守疆卫土,他们可不是老外!
2022-03-22 20:13
在新疆西南部的帕米尔高原之上,驻扎着一支世世代代为中国戍守边疆的部队。部队中的边防军人们个个深目高鼻,长相酷似欧美白人。然而他们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而且平时最讨厌别人喊他们老外。
而在当地的正规边防部队中,同样能看到许多蓝眼睛大鼻子的白人士兵。这些长相欧美的中国边防军人,就是有着“帕米尔雄鹰”美誉的塔吉克族人。
塔吉克族历史我国目前共有56个民族,其中绝大多数民族都是黑眼睛黄皮肤的黄种人。唯有俄罗斯族和塔吉克族是白种人。而塔吉克族的历史,往上可以追溯到距今3000多年前的塞种人。这个说伊朗语的游牧民族,其中一支在天山、新疆等地活动。
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160年前后,大月氏被匈奴击败,被迫往西方迁移。途中他们击败了塞种人,迫使大部分塞种人翻过天山,逃亡今天的帕米尔高原地区。今天我国境内的塔吉克族,就是这些塞种人唯一的后裔。
当年张骞通西域后,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府,塔吉克人自此臣服于中原王朝。因为地处“丝绸之路”东西来往的必经之地,帕米尔地区的塔吉克人与中原王朝各民族之间,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来往日益密切。往后的两千年间,塔吉克人几经战火侵袭,许多人背井离乡,却还是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而在古代历史上,塔吉克人一直都以“Chinese”自居,在塔吉克族的传说中,他们的祖先是中国的公主,以及一个来自太阳的男人。所以塔吉克族人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中国的一份子,并且始终都坚持着保卫祖国的光荣传统。
1865年,浩罕汗国入侵新疆,贼寇阿古柏派兵镇压塔吉克人民。许多人都惨遭迫害。1877年清朝派左宗棠收复新疆。塔吉克人民配合清军一同作战,夺回了大片游牧地。
1891年,沙俄勾结大英帝国侵占帕米尔地区,妄图占领塔吉克人聚居的塔什库尔干地区。塔吉克人民为了抵御外族入侵,自愿迁徙到南部边疆,担负起边防重任。大批牧民还主动加入“色勒库尔绥远回队”抗击外敌。
塔吉克民族的历史,就是一段保家卫国、抵御外敌的光荣抗争史。
之所以塔吉克民兵队会被误认为外国军队,和该民族的婚姻习俗有关。塔吉克族遵循一夫一妻制,既不外嫁,也不迎娶外族新娘,通常只在本民族内通婚。因此他们至今仍保留着高纯度的白种人血统,相貌更似欧美白人。
另一方面,塔吉克人对待客人却相当热情多礼。不论是远道而来的客人,还是途经此地的陌生人,他们都会热情款待。
军民齐心守边疆新中国成立后,塔吉克人聚居的帕米尔高原地区,毗邻我国与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等国家的交界地带。我国海拔最高的红其拉甫边防连便坐落在此处,牢牢把守着祖国最西端的大门。
最初这里只有解放军战士们在此处巡逻放哨。但我军渐渐发现,哨所附近的平均海拔高达4000米,最低温度仅有零下40度,常伴有七级以上的大风,且空气中的含氧量还不到平原地区的48%,自然环境极度恶劣。
而且因为地势过于崎岖,部分路段至今都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通行。
然而需要巡逻的边境线却长达888.5公里,工作量巨大。战士们几乎每天都在超负荷工作。其中最长的一条巡逻路线,只能骑牦牛通过,往返一次最少需要三个多月,路上还经常遭遇雪崩和滑坡等危险,没有丰富的当地向导,巡逻队伍将寸步难行。
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地的塔吉克群众们延续了祖先传下来的爱国传统。哨所建立的第一年,就有大批塔吉克牧民自发报名,组建起民兵队伍,与解放军战士们一同打击恐怖分子,守护着祖国边疆。
在距离红其拉甫不远的314国道地区,因为地处多国交界,国际恐怖势力蠢蠢欲动。为了保证国家的安全,塔吉克民兵们24小时不间断地长期巡逻值班。一旦发现有人偷跑出境或者偷跑入境,他们都会以最快速度通报村里。
在日常巡逻期间,塔吉克民兵还能为边防官兵们指引道路,既缩短了战士们的巡逻时间,又能避免他们在风雪中失去方向,遭遇不必要危险。此外如果战士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生长于此的塔吉克民兵也会热心地为他们答疑解惑。
爱国守边英雄辈出塔吉克民兵虽然没有做出过开疆拓土的丰功伟绩,但他们对于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却感动过无数国人。
新中国成立那年,塔吉克牧民凯利迪别克成为边防连最早的向导。此后的23年间,凯利迪别克带领边防官兵走遍红其拉甫的每一处角落。在他之后,他的儿子巴依卡和孙子拉齐尼也继承了这份光荣的使命,在雪域高原上为祖国巡边。
2011年,为了拯救摔进雪洞的解放军战士皮涛,拉齐尼在暴雪中脱下衣服,结成绳子,花了两个小时将皮涛救了出来。然而他自己却被极寒侵入肺腑,急救3个小时才脱离危险。
2021年,已是人大代表的拉齐尼为了救一个掉入冰湖的孩子,在寒冷的冰水里坚持了十几分钟。最终孩子成功获救,他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同样世代守卫祖国的,还有民兵护边员阿布力克木一家。阿布力克木年轻时,国内尚未完全解放,塔吉克族人仍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最少时仅剩7000多人存活。发展数十年后,才慢慢恢复到5万多人。
因此老人一直都感念党和国家的恩情,在帕米尔高原的某处界碑旁立了一块家训石。上面写着对子孙后代的训诫:守边爱边最光荣,望我子孙守边爱国一辈子……
在这段红色家训的感召下,老人家中的许多成员都考入军校,穿上军装,到边防部队服役。他的儿子卡德尔还参加了1962年的自卫反击战,只身击毙多名敌人,荣获一等功。前年九月,老人的曾孙阿甫孜报名参军,前往陆军第77集团军某部队服役,延续了家族对于祖国和人民的承诺。
塔吉克族人虽然有着白种人的外貌,但他们对于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却毋庸置疑。他们坚持戍守边疆,保卫祖国的热忱,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