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武军事集团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6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下象棋的十大好处

[复制链接]
积分

1万

威望

8505

贡献

566

军功
积分
21448

级别

三级管理

佩饰

总部胸标营区通行证董事资历章优秀指挥员华武建站勋章第一枚一等功第一枚三等功第二枚三等功第一枚集体三等功第一枚嘉奖章93活动勋章抗战纪念章红军臂章蓝军臂章

任职
  单位:
华武董事会
  职位:
董事
  
  部门:
论坛管委会
  子部门:
顾问司
  职务:
副主任
  兼任:
司长

注册时间
2020-4-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1 22:4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象棋的十大好处

2023-09-26 08:53·古道象棋

下象棋,这项融合了智慧与战术的运动,正逐渐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下象棋不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精神寄托,以下是下象棋的十大好处。


1. 提升思维能力:下象棋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同时也需要寻找新的路径,有助于激发创造性思维。
2. 锻炼情商:下象棋需要准确把握对手的心理,理解对手的意图,从而提高情商。
3. 增强情商:在局势紧张的情况下,下象棋的人能够更好地调整心态,控制情绪,提高抗压能力。
4. 增进人际交往:下象棋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有助于增进友谊,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 开发智力:下象棋需要精确计算每一步的得失,有助于提高计算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6. 培养耐心:下象棋需要耐心,在一盘棋局中,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7. 提高记忆力:下象棋可以促进右脑发展,强化脑部全面信息统筹与处理能力,还能增强记忆力。
8. 培养意志力:下象棋需要面对失败,不轻易放弃。有助于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9. 陶冶性情:下象棋可以使人沉着冷静,不骄不躁,有助于陶冶良好的情操。
10. 传承文化:下象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棋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


在方寸棋盘的温馨氛围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下象棋带来的乐趣,还可以从中收获许多实质性的好处。让我们在这个美好的场景中,尽情享受下象棋带来的快乐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我们

x
积分

1万

威望

8505

贡献

566

军功
积分
21448

级别

三级管理

佩饰

总部胸标营区通行证董事资历章优秀指挥员华武建站勋章第一枚一等功第一枚三等功第二枚三等功第一枚集体三等功第一枚嘉奖章93活动勋章抗战纪念章红军臂章蓝军臂章

任职
  单位:
华武董事会
  职位:
董事
  
  部门:
论坛管委会
  子部门:
顾问司
  职务:
副主任
  兼任:
司长

注册时间
2020-4-2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2 11:37:48 | 只看该作者
现代的象棋型式,到宋代方才制定。宋代的理学家程颢有一首咏象棋的诗说:
大都博奕皆戏剧,象戏翻能学用兵。
车马尚存周戏法,偏神兼备汉官名。
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
却凭纹愁聊自笑,雄如刘项亦闲争。
他诗中还没提到炮,炮这一兵种,是最后加入的,当然是要在中国人发明了火药火器之后,才反映在象棋上。


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 ,如《楚辞·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说苑》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 …… 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由此可见,远在战国时代,象棋已在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了。

据上述情况及象棋的形制推断,象棋当在周代建朝(公元前11世纪)前后产生于中国南部的氏族地区。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当于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比赛时“投六箸行六棋”,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而制对方于死地。


春秋战国时的兵制,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共六人,当时作为军事训练的游戏,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见,早期的象棋,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在这种棋制的基础上,后来又出现一种叫“塞”的棋戏,只行棋不投箸,摆脱了早期象棋中侥幸取胜的成分。

秦汉时期,塞戏颇为盛行,当时又称塞戏为“格五”。从湖北云梦西汉墓出土的塞戏棋盘和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塞戏 ,可以映证汉代边韶《塞赋》中对塞戏形制的描写。三国时期,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并已和印度有了传播关系。至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 561~578 年在位)制《象经》,王褒写《象戏 · 序 》,庚信写《象戏经赋》,标志着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


隋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史籍上屡见记载,其中最重要的是牛僧孺《玄怪录》中关于宝应元年(公元 762 年)岑顺梦见象棋的一段故事。结合现在能见到的北宋初期饰有“琴棋书画”四样图案,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间的棋盘来表示棋的苏州织锦,和河南开封出土的背面绘有图形的铜质棋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国际象棋颇多相似之处。当时象棋的流行情况,从诗文传奇中诸多记载中,都可略见一斑。而象棋谱《樗薄象戏格》三卷则可能是唐代的著作。

宣称武则天梦见与大罗天女下象棋的说法,则为以讹传讹,根据《唐国史补》、宋元话本小说《梁公九谏》中“第六谏”、《狄仁杰传》、《天中记》、《渊鉴类函》,武则天是梦见下双陆棋。"武后尝问狄仁杰云:「朕昨夜梦与人双陆,频不见胜,何也?」对曰:「双陆输者,盖为宫中无子,是上天之意。假此以示陛下,安可久虚储位哉?」"


宋代是象棋广泛流行,形制大变革的时代。北宋时期,先后有司马光的《七国象戏》,尹洙的《象戏格》、《棋势》,晁补之的《广象戏图》等著术问世,民间还流行“大象戏”。

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 枚棋子,黑、红棋各有将(帅)1个,车、马、炮、象(相)、士(仕)各2个,卒(兵)5个。南宋时期,象棋“家喻户晓”, 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李清照、刘克庄等文学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宫廷设的“棋待诏”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间有称为“棋师”的专业者和专制象棋子和象棋盘的手工业者。南宋还出现了洪迈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 陈元靓的《事林广记》等多种象棋著述。

元明清时期,象棋继续在民间流行,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出现了多部总结性的理论专著,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梦入神机》《 金鹏十八变》《桔中秘》《适情雅趣》《梅花谱》《竹香斋象棋谱》等。杨慎、唐寅、郎英、罗颀、袁枚等文人学者都爱好下棋 ,大批著名棋手的涌现,显示了象棋受到社会各阶层民众喜爱的状况。

新中国建立之后,象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56 年,象棋成为国家体育项目。以后,几乎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比赛。1962 年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下属组织中国象棋协会,各地相应建立了下属协会机构。 40 多年来,由于群众性棋类活动和比赛的推动,象棋棋艺水平提高得很快,优秀棋手不断涌现,其中以杨官璘、胡荣华、柳大华、赵国荣、李来群、吕钦、许银川等最为著名。

世界上的四大棋类(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将棋)都与本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关。象棋所反应的政治制度是中国的封建社会,而且几乎是缩影——有中军帐(九宫)、士位(士、仕)、文官(即中国象棋的象、相,不许过河)、武将(车、马、炮)、士兵(兵、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禁闭室|华武军事集团

GMT+8, 2024-11-22 10:25 , Processed in 0.21652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