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周伯通 于 2020-5-2 08:46 编辑
1944年5月2日 国共就中共扩军进行谈判
在76年前的今天,1944年5月2日(农历1944年4月10日),国共就中共扩军进行谈判。 国共谈判代表合影 左起:邵力子、张治中、雷震、林伯渠、王若飞、王世杰 1944年5月2日,中共代表林伯渠与国民党代表王世杰、张治中在西安初步商谈。 国民党代表主张先谈军事问题及边区问题。关于编制数目,中共方面提出了应将共产党领导的部队的番号增加到6个军18个师,国民党代表只同意编4个军12个师。几经会商后,约定将历次会谈双方意见整理成记录,双方签字,各报其中央决定。中共代表首先在记录上签字,国民党代表却没有签字。
2003年5月2日 江泽民对海军361号潜艇遇难官兵表示深切哀悼
2003年5月2日(农历2003年4月2日),江泽民对海军361号潜艇遇难官兵表示深切哀悼。 2003年5月2日,中央军委主席【江主席】发唁电,对海军361号潜艇遇难官兵表示深切哀悼,向遇难官兵亲属表示亲切慰问。 2003年4月下旬,我海军一艘常规动力潜艇在内长山以东我领海进行训练时,因机械故障失事,艇上70名官兵不幸全部遇难。军委、总部和有关部队领导对事故处理高度重视,对遇难烈士表示沉痛哀悼,对其亲属表示亲切慰问。现潜艇已拖回港口,善后工作正在妥善处理。 361潜艇这次演习的最后一个课题就是要潜艇以「静默」状态返回青岛威海基地。但在4月26日,海军基地接到威海渔民报告,在渤海和黄海交界处的内长山群岛以东海域发现半潜状态的361号潜艇在漂浮,军方立即派员到场,发现361潜艇只有潜望镜部分露出了水面漂浮。 救援人员进入潜艇发现,艇员全部倒毙在自己的工作位置上,没有任何痛苦或挣扎痕迹。经初步检验,潜艇没有任何损坏,死者证实都是急性窒息致死。而艇上的日志只到4月16日,相信他们是在该日死亡。 中国军方的事故调查表明:361潜艇出事前正处于半潜的“通气管状态”,由于当时海面风浪较大,海水从通气管涌入,使通气管自动关闭,但艇内发电机却依然继续运转,导致两分钟内耗尽舱内氧气,潜艇成真空状态,70名官兵迅速窒息死亡。 失事的361号潜艇为“明”级(035)潜艇,这是中国自行研制第一代常规动力鱼雷攻击潜艇。首制艇于1969年10月开工,1974年4月交付海军使用。第一代常规潜艇(035)的总体综合作战性能并不高,但对中国自行研制潜艇是一个重要的开端。 此次事故: 1、海军一些责任人员将受到处分;给予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丁一平、海军北海舰队政治委员陈先锋行政降职处分,同时分别给予其他8名有关人员以行政撤职、降职等纪律处分。 2、明级潜艇将逐步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