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1年 7月9日 “火车之父”史蒂芬逊诞辰 当大家坐在隆隆飞驰的火车上时,很多人可能以为它的发明者肯定是一位经过多年深造的大科学家。其实,被称为“火车之父”的史蒂芬逊是一位穷矿工,而且他到17岁时还是一位文盲。
1781年7月9日,乔治·史蒂芬逊出生在英国诺森伯兰的一个煤矿工人的家庭里。由于家境贫困,他8岁时就开始帮人放牛。14岁那年,父亲把他带到自己的矿上去做工,他当上了一名蒸汽机司炉的助手。一天的劳累,常常使他腰酸腿病,因而在他的心灵里,早就埋下了革新机械为工友们造福的愿望。不管工作多么疲劳,业余时间他从不肯休息,总是守在机器旁边,认真观察,仔细琢磨。可是他一天书也没念过,连机器上的标记符号和说明也看不懂。为了弥补自己在文化科学知识上的欠缺,史蒂芬逊在17岁时开始进夜校读书。由于他学习刻苦,没过多久就能自学各种科技书籍了。
有一天,矿上的一台机器突然坏了,几位机械师修了很长时间也找不到原因。这时史蒂芬逊来了,他绕着机器转了几圈,自告奋勇地说:“让我来试试看。”他把所有的部件都拆了下来,一件一件的进行认真检查,修理好出毛病的地方,很快照原样组装上,机器果然修好了,在场的人们发出一片赞许声。因此,史蒂芬逊被破例提拔为矿上第一个工匠出身的工程师。
史蒂芬逊当了工程师后,并没有停留在已取得的成绩上,他决心把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用于交通运输。他在前人创造的机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多次试验,终于在1814年制造出了一台能够实用的蒸汽机车。这台机车能牵引30吨,还解决了火车经常脱轨的问题。但是这台机车的缺点很多,不仅走的慢,震动厉害,噪声大,而且烟筒里冒出了很高的火苗。史蒂芬逊继续进行试验、改进。又经过11年的艰苦研究,世界上第一台客货运蒸汽机车“旅行号”终于诞生了。
l825年9月27日清晨,试车表演在世界上第一条铁路——英国的达林敦铁路上举行。史蒂芬逊亲自驾驶“旅行号”。机车牵引着12节装着煤、面粉的车厢和20节满载乘客的车厢从伊库拉因开出,安全到达达林敦车站。当时车上的乘客有450人,列车载重共90吨,机车最高时速达到20至24公里。“旅行号”的试车成功,开辟了陆上运输的新纪元。
1829年,史蒂芬逊又研制成功了“火箭号”新机车,并亲自驾驶参加赛车。结果,“火箭号”以最高时速46公里,没有发生任何故障而获得优胜。从此,火车就正式被使用于交通运输事业。
1905年 7月9日 我国第一部影片开始拍摄 1905年7月,中国人首次尝试拍摄影片。拍片是由开设在北京琉璃厂土地祠的丰泰照相馆进行的。丰泰照相馆的创办人任景丰是沈阳人,曾在日本学过照相技术。1892年他在北京开设丰泰照相馆。任景丰主持拍摄的这部影片是京剧《定军山》,邀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参加。这年是谭鑫培的60寿辰。
《定军山》是谭鑫培的代表作之一,他扮演黄忠,表演精湛。拍摄时利用日光,是在丰泰照相馆中院的露天广场上进行的。摄影师是该馆照相技师刘仲伦,前后拍摄了3天,共成影片3本。
谭鑫培(1847—1917),人称“叫天子”、“伶界大王”,是京剧界承前启后的大宗师,他创立的“谭派”对老生行甚至整个京剧艺术的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当时谭鑫培的表演艺术以达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的唱段风靡京城,俗语云“满城争说叫天子”、“京城无腔不学谭”。因此由他出演中国首部影片是顺理成章的事,可惜这部电影今已不存,谭本人也只有少量唱片录音传世,给后人留下无尽的遗憾。
1919年 7月9日 曹锟、吴佩孚向段祺瑞宣战 1919年7月9日上午,曹锟在天津举行誓师典礼,派吴佩孚为前敌总司令,所部名为讨逆军,设大本营于天津,司令部于高碑店。吴佩孕兼西路总指挥,曹瑛为东路总指挥,另派第一混成旅旅长王承斌驻郑州为后路总指挥。
7月12日,吴佩孚、曹瑛、王承斌、赵玉珂、潘矩楹、阎相文、萧耀南等率全体将士发出通电,措辞强硬地说:“段氏祺瑞,秉性凶残,专擅恣睢,阴贼险狠。......援引小徐(徐树铮),朋比为奸,购械吞款,庇恶乱法。视总统为赘旒,视国疆为敝屣、视民意为刍狗,视约法为弁髦。以国军为一已之爪牙,以疆吏为一家之私产,以他人之从违为黜陟,以一已之喜怒为祸福。尤可恨者,专横暴戾,性与人殊。用徐卖国筹边,则曰为国进贤;引贼扰乱内蒙,则曰为国启土。森林路矿,则抵押净尽;民膏国帑,则斫丧无余。利用参战以供内争,对外则宣而不战,对内则战而不宣。”“为俯顺舆情计,为保存国民人格计,为培养国家命脉计,不得不整饬戎行,诉诸武力,歼厥渠魁,取彼凶残,攘除奸凶,以纾国难。”
7月13日,吴佩孚又发表出师讨贼通电称:“自古中国,严中外之防,罪莫大于卖国,丑莫重于媚外。穷凶极恶,汉奸为极。段祺瑞再秉国政,认仇作父。始则盗卖国权,大借日款,以残国胞;继则假托参战,广练日军,以资敌国;终则导异国之人,用异国之钱,运异国之械,膏吾民之血,绝神黄之裔,实敌国之忠臣,民国之汉奸也。......佩孚等束发受书,尝闻大义,治军而还,以身许国,誓不与张邦昌、石敬塘、刘豫、吴三桂之徒,共戴一天。贼生则我死,我生则贼死。宁饮弹而瞑目,不为外奴以后亡。......今日之战,为讨贼救国而战,为中国民族而战,其幸之血,绝神黄之裔,实敌国之忠臣,民国之汉奸也。......佩孚等束发受书,尝闻大义,治军而还,以身许国,誓不与张邦昌、石敬塘、刘豫、吴三桂之徒,共戴一天。贼生则我死,我生则贼死。宁饮弹而瞑目,不为外奴以后亡。......今日之战,为讨贼救国而战,为中国民族而战,其幸不辱命,则佩孚等解甲归田,勉告无罪于同胞;其战而死,为国人争人格,死亦有荣无憾。”
1922年 7月9日 中共成立旅欧支部 1922年7月,中共旅欧支部在巴黎成立。6月,在巴黎正式成立了包括旅法、旅德、旅比三个支部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指示,本月将“少共”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同时,由已经参加入党的共产党小组成员组成“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由赵世炎、周恩来、陈延年等人负责。并出版《少年》、《赤光》等刊物,向旅欧学生、华工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6年 7月9日 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举行北伐誓师典礼。
1926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提出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决定加紧做好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等地的群众工作,以接应北伐。当时军阀吴佩孚军队约20万人,集中湖南、湖北一带;军阀孙传芳军队约20万人,盘踞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江苏一带。
5月初,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和第七军第八旅第十五团,分别自广东肇庆和广西桂林挺进湖南,援助唐生智,揭开北伐序幕。6月4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全体会议通过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案。6月5日,广州国民政府任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6月28日,蒋介石命第四军第十、第十二两师自韶关出发援湘。
7月1日,蒋介石发布北代部队动员令。动员令称:“本军继承先大元帅遗志,欲求贯彻革命主义,保障民族科益,必先打倒一切军阀,肃清反动势力,方得实行三民主义,完成国民革命。爰集大军,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国民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
7月4日,国民党中央临时全体会议通过《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宣言指出:“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这次北代的任务和目的是:“剿灭卖国军阀之势力”,“实现中国人民唯一的需要”,“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宣言表达了中国国民党“为民请命,为国除奸,成败利钝,在所不顾,任何牺牲,在所不惜”的决心,号召全国民众群起而助其革命一举成功,并坚信国民革命一定能取得胜利。
7月9日,在广州东校场隆重举行蒋介石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和国民革命军北伐誓师大会。党政军负责人和各界民众5万余人参加大会。国民政府代主席谭延恺授印,国民党中央党部代表吴稚晖授旗,蒋介石谨受宣誓毕,致答词,并举行阅兵式,由李济深任总指挥,张治中任司礼。
蒋介石发表宣言、通电和告广东军民书等。宣言说:“中正今兹就职,谨以三事为国人告。第一必与帝国主义者及其工具为不断之决战,绝无妥协调和之余地。第二求与全国军人一致对外,共同革命,以期三民主义早日实现。第三必使我全军与国民深相结合,以为人民之军队,进而要求全国人民共负革命之责任。如我全国军人有能以救国爱民为职责,不为帝国主义之傀儡者,中正必视为革命之友军,如能向义输诚,实行三民主义,共同为国民革命奋斗者,中正尤引为吾党之同志。决无南北珍域之见,更无恩仇新旧之分。若有倚恃武力,甘冒不韪,谋危我革命根据地,抗犯我各省国民革命军,乐为帝国主义者效忠,不惜陷国家于万劫不复之地,则必认为全国人民之公敌,誓当摧破而廓清之。”蒋介石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名义,宣告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同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成立。总司令下设参谋长1人,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兼任;总参议一人,由蒋介石留学日本同学张群担任:设高等顾问若干人。由蒋介石制定、国民政府颁布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组织大纲》规定,凡国民政府下之陆、海、空各军,均归其统辖;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对国民政府与中国国民党,在军事上完全负责并兼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出证动员令下后,即为战争状态。凡国民政府所属军、民、财政各部机关,均须受总司令指挥,秉其意旨,办理公事;总司令出征时.设立治安委员会,代行总司令职权,该会受政治委员会指挥,其议决案关于军事者,交由总司令部执行。
国民革命军共约10万人,分3路进军。主要一路有第四、第七、第八军进攻湖南、湖北。7月攻进长沙;8月在湖北咸宁汀泗桥、贺胜桥战役中击溃吴佩孚主力,10月攻下武昌。第二路有第二、第三、第六军进攻江西。11月占领南昌、九江、歼灭孙传芳主力。第三路有第一军向福建、浙江进军,因敌人内部分化,于12月占领闽、浙两省。
在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动员群众给予积极支援与配合。1927年春,汉口、九江工人驱逐英帝国主义,收回租界。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占领上海。以湖南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运动也呈现高涨形势。革命势力迅速蔓延到长江、黄河流域。
帝国主义因此加紧干涉。美国从马尼拉调来4000名士兵进上海。英、法、日、意加派军舰与军队。纠集上海的帝国主义军队达23000人,军舰90余艘。同时从革命阵营内部寻找新的代理人。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此时加紧与帝国主义勾结,策划叛变革命。
中国共产党内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对国民党右派的反革命行动采取妥协退让政策,对工农群众运动进行压制和阻挠,并在革命紧要关头交出工农武装。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上海、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即北伐战争)遭到失败。
1938年 7月9日 三民主义青年团[三青团]成立 在蒋介石直接策划下,1938年7月9日,三民主义青年团在武汉成立。蒋介石任团长,陈诚任书记长。中央团部下社支团部、区团部、分团部、区队、分队等组织,并借社会服务之名,建有青年服务队等外围组织。
该团专事破坏民主青年团结,破坏学生运动等反共反人民的活动。军统特务康泽和蒋经国曾相继掌握其领导权。1947年9月,经国民党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将该团并入国民党,规定三青团员一律登记为国民党党员,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之下设青年部。
1971年 7月9日 基辛格秘密访华 毛泽东与基辛格博士交谈建国以后,中美两国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的对峙状态。1969年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以后,鉴于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主张同中国改善关系。1970年10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要求即将访问北京的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转告中国政府,美国准备改善两国之间的关系。随后出现公开发表斯诺站在天安门检阅的毛泽东身旁的照片,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等事件。
1971年4月27日,中国通过巴基斯坦渠道正式送交美国一份照会。照会说:“中国政府重申它愿意在北京公开接待美国总统本人,以便直接进行会晤和讨论。”第二天,尼克松交给基辛格以中国秘密访问的任务。
7月8日,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期间,秘密登上了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波音707飞机飞抵北京。7月9日至11日,周恩来同基辛格进行了会谈。会谈时,双方着重讨论了台湾问题。周恩来坚持,美国必须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因而不容外人干涉;美国还必须确定撤走驻台美军的期限,并废除美蒋《共同防御条约》。
基辛格表示:(1)承认台湾属于中国。(2)美国不再与中国为敌,不再孤立中国,在联合国内将支持恢复中国的席位,但不支持驱逐蒋介石集团的代表。(3)美国准备在印度支那战争结束后一个规定的短时期内撤走其驻台美军的三分之二,至于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美国认为历史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7月16日,双方发表了会谈公告。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将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候访问中国。基辛格访华是打开中美两国关系大门的一次成功访问。
1986年 7月9日 中国首次赴北极考察 根据中国·加拿大恐龙合作考察计划,董枝明和余超两同志于1986年与5位加拿大科学家同赴加拿大北极地区考察25天,这是我国科学考察人员第一次进入北极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