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周伯通 于 2020-8-16 19:15 编辑
一张远征军娃娃兵照片刷爆网络,83岁老人看后老泪纵横:这是我啊!
+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而所谓风流人物,在此的释义是多种多样的。此时伟人登上雪山,看前方一片辽阔,周围站立着有志之士,此乃第一释义中的风流人物。之后,前路一片广阔,未来还需杰出人才奋力建设,这是第二释义中的风流人物。
可种种释义中,逃不开的就是人才的积累。在长征路之后,伟大的革命军队诞生,此后的无数战争中,他们也是作为主力军的存在。之后,很少有人提及的是,我国还有一支庞大的远征军队伍。
远征军按时间来算,长征军队还处于国共战争的时候。但面对形势的严峻,第二次国共合作最终形成,决定一致对外。此后,抗日战争的帷幕紧锣密鼓的开始了。
或许之前日本对于我国的占领处于试探阶段,毕竟能够施压且不费一兵一卒的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是乐见其成的。但我国军民一致,用血肉筑起坚固的壁垒,使得他们不断向中国输入兵力。
历史上将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到了1938年,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我国因为之前的文化武器落后屡屡受挫,需要向外接受援助。可能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在相持阶段,日本主要的目的就是切断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络,由此远征军应运而生。
远征军的成立是为了进入云南,当时云南的边境便是与其他国家联通的唯一通道,而与我国对接的便是美国和英国等国家。二战期间,因为我国作为最大的主战场,所以大多数人认为日本进攻的只有我国罢了。殊不知,他们的野心远不止于此,甚至将手伸到了其他国家。
日本军队有这样的想法,可能是因为轻敌,毕竟在战略反攻到来之前,我国军队很少能够在战场上大胜敌人。因此,日本的主力军在我国进攻之时,他们的野心也扩展到了其他国家,美国的珍珠港事件便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兵法上教导,敌人的敌人最后会变成朋友,日军的野心终于惹怒其他国家,所以各方的势力结合,希望能够进行反攻,而远征军的目的就是维护唯一对外的联络通道。之后任务结束,他们也逐渐加入战场收复失地。
娃娃军在战争来临之时,国家的青年全部站上了战场,甚至许多小孩子也志愿加入军队。可以在许多留下来的史料看到,这些娃娃军也成为部队联络的重要关节。其中,娃娃军的叫法是一种乐观主义的名称,这些孩子们大多在十岁左右。
国之脊梁在于青年,很小的孩子也一样能够加入军队。但这些孩子就像是国家的未来一样,征兵的人即使来到村里后见到他们也会婉言拒绝,可总有些意志坚定的人,因此面对这样十几岁的孩子部队也就接收了。
或许他们人小,但志不低,面对敌人的炮火他们也丝毫没有动摇。很多孩子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也积极加入。
远征军中一个娃娃军的照片曾经一张面带微笑的娃娃军照片在网络上引起了一番风波,照片还是以前的黑白照片。可以看到,照片中最显眼的是一个娃娃军。他面带笑容,伸出大拇指,仿佛在称赞什么一样。在他的背后是一个长长的行征队伍。
当时能够拍到照片的人寥寥无几,大多也是国外的战地记者,希望能够总镜头记录世界,而这张照片就是美国一位记者拍下的。照片一经发出自然引起了无数人的感慨,但这照片中的人却无从得知。
战乱纷飞,有人预测照片中的也也许已经牺牲在了战场上,也或许他年事已高对外界的事不再关注,自然无法得知这件事。可命运兜转,还是让人们找到了照片中的人。
对于老兵的关怀计划,在各地都会实行,这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于当年为民族浴血奋战的将士的一份心意。当时贵州在举行老兵关怀计划时,张贴出不少当时战争的照片,也布置了许多能够回忆以前的东西。
人们看到照片的时候,免不了缅怀当时的场景。其中一位老人就一直以不能在当时留下照片而遗憾,工作人员看到后,为了减少他的遗憾,就拿出一张娃娃军的照片让这位老兵观赏。
不料,老兵突然哽咽地说,这照片中的人就是他。通过多方探查,也终于证实照片中的人就是这位老兵。
娃娃军的事迹照片中的老兵看见照片时已是八十三岁了,他将当时的经历向人们娓娓道来。
原来,老兵名叫陈友礼。他出生的时候正式抗日战争刚刚开始。从小在战火中长大,孩子们都过得很苦,当时正好有部队来征兵,爱国的他决定和小伙伴一起参军。
无奈,他刚刚十一岁,还是一个瘦小的孩子,征兵对伍最终要了比他大的孩子,而没有要他。可之后,机缘巧合又过了一年,征兵队伍又来了,他再一次提出申请。本来看他过于年幼没有同意,却因为他的决心而同意了。
来到部队之后,陈友礼成为一位一位连长的勤务兵。这位连长叫做陆春凤,老人回忆起他时十分感激连长对他的照顾。后来在战场上,连长受了重伤,陈友礼努力将连长拖到医院,就这样两个人再也没有见过。
从抗日战争中活了下来,陈友礼又一次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如今也可以称得上是安度晚年了。
其实,不仅仅是抗战中的士兵,甚至是和平年代的士兵都需要大众给与他们关爱。所谓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他们放下的不止是亲人朋友,更多的是自己的未来。哪有什么和平年代,不过是有人牺牲自己而换来了和平罢了,这样的气节是值得尊敬的。
出于种种考虑,国家对于军人在生活上的各个方面是优待的。但仍然有不和谐的声音来批判他们,甚至在一些救灾的工作中某些受难人群也理所应当地去牺牲他们。
换位思考,他们也是有亲人关爱的,但他们却放弃了所有来保护整个国家,这并不是理所应当的事,而我们都应心存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