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武军事集团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军事纪实] 作战时5个弹匣150发子弹够用吗?打完以后该如何继续作战呢?

[复制链接]
积分

1万

威望

8505

贡献

566

军功
积分
21448

级别

三级管理

佩饰

总部胸标营区通行证董事资历章优秀指挥员华武建站勋章第一枚一等功第一枚三等功第二枚三等功第一枚集体三等功第一枚嘉奖章93活动勋章抗战纪念章红军臂章蓝军臂章

任职
  单位:
华武董事会
  职位:
董事
  
  部门:
论坛管委会
  子部门:
顾问司
  职务:
副主任
  兼任:
司长

注册时间
2020-4-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5 11:2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周伯通 于 2021-3-5 11:29 编辑

作战时5个弹匣150发子弹够用吗?打完以后该如何继续作战呢?

过去我们资源匮乏,打仗时一个士兵可能连五发子弹都分配不到,然而现在人手一个子弹库都是绰绰有余。即使在这种富裕的情况下,士兵们在战场上也不能胡乱射击,我们的解放军战士一般作战时,只带5个弹匣150多发子弹。


美军步兵标准配置为每人5~7个步枪弹夹为基数,每个弹匣中有30发子弹,共计150发到210发子弹。在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军通常都在胸前挂上12个弹夹,如果挂的子弹太多,会让士兵养成胡乱射击的习惯,而且背的子弹过多会加重士兵负担。



现代战争其实步兵能够开火的机会不多,都是重武器在发挥作用。即便是步兵之间的作战,也主要是营连派的大量重武器进行压制,比如重机枪、通用机枪、高射机枪、迫击炮、无坐力炮、火箭筒、榴弹发射器等等。尤其是机枪,会有较多的弹药配备。



但更多时候,突击队员会极力避免出现把子弹打完的这种尴尬情况,对于一名经验丰富的突击队员来说,他们会在紧张的战场环境下仍然保持高度冷静,不会做出无谓的射击,浪费宝贵的子弹。他们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是进行短点射,一次射击把2~3发子弹打出去,既可以对敌人形成威慑和压制,同时也可尽量节约弹药。而不是一直射击、换弹匣、继续射击,最终把全部子弹打光。



真正到了士兵自动步枪可以开火,就是非常危险的近距离作战,你除非胡乱扫射,不然绝对没有机会打完5到6个弹匣。这一期间,不是你被打死,就是你已经消灭了敌人。



实际上,很多冲锋枪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这种情况,所以都进行一定的设计考量。例如MP7冲锋枪的快慢机有3个位置,分别是单发、连发和保险。在作战中,经验丰富的队员可以提醒新队员把快慢机拨到单发的位置,避免有些队友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一直扣着扳机不放,最终把子弹全部打出去。

其实,在战场上,士兵多是使用连发射击或者是点射模式,而不是全自动射击模式。要是这样的话,多少子弹都不够用。采用连发射击或者点射的话,基本5到6个弹匣就够用了,完全不用担心子弹打完的问题。此外,一些国家的队伍中还专门配备有一名弹药手,他的任务就是携带各种子弹,但作战士兵打完子弹后,就及时填充,以保证持续输出能力。



现代战争早已不是在战场上单纯的射击那么简单,基本以大型武器为主,士兵主要配合好大型武器作战就可以,因而单兵作战需要的子弹就不用那么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了“步兵五大技术”,分别是:射击、投掷、刺杀、爆破、土工作业。前两项我们都比较熟悉,而爆破是要求士兵熟悉掌握各种爆炸物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方式,在适当时机对敌人的工事、障碍物和装甲车辆造成杀伤。



要说对子弹需求最矛盾的兵种,那肯定就是狙击手了。狙击手在战场上总是神秘的存在,有时候甚至连自己的队员都找不到他们,而狙击手一般射杀的都是对方首脑人物,要做到一击必杀的效果。因此狙击手打出一发子弹要等很长时间,有时候甚至潜伏一天,就为了打出一发子弹。而这一发子弹直接关系到狙击手作战是否成功,一发子弹有时候能决定一场战斗,甚至是他的命运和职业生涯。

所以,在战场上,只要不是胡乱连射,毫无目的瞎突突,以相对精确的点射来射击,一百多发子弹足以打一场战斗。  



  此外,各国士兵在战斗中都会尽可能多的携带弹匣,例如上图这名在阿富汗战斗的美军,在胸前挂了12个弹匣。如果实战中单兵所带弹夹有限,短期内打完了,也可以利用散包装的子弹临时装填弹匣,继续作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我们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禁闭室|华武军事集团

GMT+8, 2024-11-23 22:06 , Processed in 0.08257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