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4月初,正当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激战正酣之时,志愿军第39军突然接到上级指派的一个特殊任务:在华川平原地带阻击驰援的美陆战1师第3团。尽管39军是我军的王牌部队,自入朝参战以来屡屡创下骄人的战绩,但美陆战1师同样不是等闲之辈,美陆战1师号称“美利坚之剑”,曾在瓜岛战役、贝里琉岛战役和冲绳岛战役中多次重创对手,为美军的“不败神话”立下过汗马功劳,即便是放在美国所有的海军陆战队中,美陆战1师也是最耀眼的存在,他们资历最老,拥有1.79万人的超大规模军队建制,并且配备了美国当时最为先进的单兵作战装备,坦克、火炮等武器装备美陆战1师几乎要多少有多少,这样一支部队的两栖突击能力和地面作战能力已然凌驾于朝鲜战场上的其他军队,是实打实的精锐强军,所以即便是我军的王牌39军出动,想要将其击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美陆战一师
而更糟糕的是,由于入朝后大大小小的战斗不断,且物资运输车遭到美军的不停轰炸,39军的战士们不仅精神疲惫,食不果腹,弹药和武器也即将告罄,这种状态下要想在平原地带拖住美军装甲部队,而这且对方还是赫赫有名的美陆战1师,这无论怎么看都很难办到,无异于天方夜谭,但就是这样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39军却出乎预料的成功了。
疲惫的志愿军战士只能吃点土豆果脯
接到命令后,39军军长吴信泉立刻开始着手组织阻击美陆战1师的战略部署,为了充分掌握华川平原一带的地形,吴信泉带领39军115师驻守在华川湖水坝以南,以此为据点侦查有利的阻击位置。华川湖位于北汉江上游地带,是朝鲜半岛中部储水量最大的一个水库,原本是为了筑坝发电而挖掘的人工湖,但吴信泉却要用它来抵御美军,站在华川湖附近,看着涛涛的湖水,吴信泉突然想到了一个三国典故:关云长水淹七军。而今华川湖也有如此条件,何不就地来个“水淹美军”呢?
有了初步的想法后,吴信泉立刻召集人员研究具体的战略部署,按照他的计划,侦察科长亲自带队前往水坝附近实地测验,搞清楚闸门和蓄水量后再关闭大坝蓄水几天,尽可能的提高水位,使一次开闸的水量达到最大化,同时安排战士们紧急疏散大坝周围的朝鲜居民,防止伤及无辜,并命令115师秘密潜伏到汉江北岸,以阻止可能的美军进犯,为水库蓄水争取更多的时间。
考虑到要最大程度消灭美陆战1师的有生力量,当时115师师长建议在美军抵达后直接炸掉整座大坝,这样水势会更猛,不过吴信泉当即否决了这个建议,这个水坝是朝鲜人民为了发电而辛苦挖掘的水库,仗打完了他们还需继续使用,所以能少破坏一点就尽量少破坏一点,以保障朝鲜人民日后的生产发电。
4月9日,美陆战1师如约抵达华川湖,由于自信志愿军不可能会在此设伏,所以美陆战1师几乎没有做任何侦查就直奔汉江南岸,并开始肆无忌惮的渡江,然而,就在他们紧锣密鼓的准备跨江之时,39军的“水淹美军”计划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很快华川湖水库的10道闸口全部被打开,顷刻间大水咆哮着向美陆战1师奔流而去,已经蓄水8天的水库连续倾泻大水足足达半小时之久,激起的巨浪有近30米之高,正在准备渡江的美陆战1师瞬间被大水淹没,连反应逃跑的时间都没有,美军刚刚在水面上铺好的准备渡江用的浮桥,还没完工就被湖水冲散,汽车和坦克也被湍急的水流冲进了江中,此时的美陆战1师已经全部陷入混乱,士兵们死的死伤的伤,机械化部队更是寸步难行,他们完全没有想到在长津湖战败后还有这么一场噩梦在等着他们。
洪水过后,美军伤亡惨重,路毁桥塌道路泥泞让美军机械化部队的行动变得异常迟缓,当然,仅靠洪水就想让美陆战1师完全丧失战斗力并不现实,很快李奇微就开始部署残存的美陆战1师士兵进行反击战,旨在夺取华川湖水库的控制权,李奇微的计划是先占领华川湖水库附近的唯一一个高地,依托高地的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对志愿军进行重火力压制,但他没想到的是,我军也注意到了这块高地,并早早的派遣了115师1连驻守于此。
接到命令后,1连连长立刻带人在高地上构筑防御工事,几天内1连的战士们就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挖坑,所谓的挖坑就是构筑坑道战壕,为了防止美军以重火力轰炸强行夺取此高地,1连的战士们每天坚持土木作业达14个小时,几乎是没日没夜的打通高地,在美陆战1师正式进攻高地之前,1连累计构筑堑壕1800多米,暗壕400多米,坑道遍布高地,每个坑道的顶部厚度达30米以上,坑道口有10~15米厚,此外,1连还修筑了大量的隐蔽所、射击工事以及暗地堡,连排之间以交通壕相连接,以此形成了一个环形的且可以相互支援掩护的坚固型防御阵地,无论美军从哪个方位进攻,我军都可以轻松应对。
为了能在防守的同时兼具进攻的优势,1连还在前沿各处均构筑1~2个暗火力点和地堡,并把阵地前200多米的公路一段段破坏,这样敌人就被牢牢的锁定在1连的控制之中,对于敌人攻势凶猛的坦克装甲车,1连同样有应对策略,他们在阵地正面挖出三段长达800米的壕沟,这样敌人的坦克就无法驶入,有效的掩护了大部队的安全,在接下来的几天内,美陆战1师多次以1个营的兵力向此高地进攻,仅4月9日一天,美军就在榴弹炮以及飞机的掩护下,以2个连的兵力两次向高地发起集团冲锋,但奈何我军的防御阵地太过坚固,美军两次强攻均已失败而告终。
气急败坏的美军最终决定以火力压制强取高地,那一天敌人的大批飞机呼啸着向高地飞来,炮弹如雨点一般倾泻在我军阵地上,燃烧弹、凝固汽油弹将500平米阵地上的一切植被燃烧殆尽,如此密集的轰炸几乎不可能有幸存者,但多亏了我军早早的就在阵地上构筑了大量坑道,每当敌人的火力过于密集时,我军战士就躲在坑道里面,尽管炸弹轰炸造成的震动使很多战士有些头晕目眩,但好在都保住了性命,负责防守阵地的1连战士全员安然无恙,等敌人的火力轰炸结束后,躲在坑道中的1连战士快速发起反攻,这让美军大批士兵开始怀疑人生,他们根本搞不明白志愿军战士是如何在他们密集炮击之下存活下来的,在他们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奇迹,几十年后当一位美国五星上将回忆起当年和中国军队交战的场景,他依旧心有余悸的表示:“想打败中国,除非上帝戴着钢盔亲自参战”。
那一天美陆战1师连续对我军阵地发起6次进攻,但结果毫无例外的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他们只能无奈地止步于汉江南岸,尽管第二天不甘心的美军又一次发起进攻,但1连的战士依旧丝毫不惧,1连战士王文海赤膊上阵,端起冲锋枪就向冲上阵地的美军疯狂扫射,即使中弹也没有倒下,一直战至流干了最后一滴血,王文海倒下后,身后的战士捡起他的冲锋枪继续冲锋,像王文海这样的战士还有很多,每一名志愿军战士都在用生命死守高地,他们早已做好牺牲的准备,任他美军进攻再凶猛,我军始终半步不退,面对战斗意志如此高昂的志愿军,美军只好悻悻撤出阵地,而在撤出之前,他们在1连战士的手中折损的士兵已有近百名。
久攻不下,美陆战1师指挥部又想出了新招,他们将目光锁定在2连防守的436.1高地,计划用水陆两用车从水上绕过1连防守的阵地,转而对2连发起进攻,然后依托2连防守的436.1高地对1连形成钳形合围之势,实现逼迫1连放弃阵地的战略目的,美军的这次突袭行动,完全超出了我军的预估,当美军一个营的兵力摸上2连阵地时,2连的战士正好是换岗休息时间,以致于美军差点偷袭成功,好在当时344团指挥所迅速作出反应,以两个连的兵力对立足未稳的美军发起反冲锋,这才成功化解了此次危机,436.1高地才得以保全,最终39军1连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坚守阵地达4天4夜,美军王牌部队十余次进攻均被顽强的战士们以血的代价彻底粉碎,此战1连累计击毙美军482人,是继长津湖一战后的又一场大胜仗,战后为褒奖英勇阻敌的39军344团1连战士,中央军委授予其“英雄连”光荣称号。
此次华川湖阻击战,39军利用水战、坑道战等多种战术战略,成功拖住了美陆战1师六天六夜,为志愿军第二梯队的作战部署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与此同时面对如此灵活的志愿军战士,美军却愈发焦躁不安,王牌精锐部队接连被击败,美军内部“恐志愿军病”越来越严重,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更是被志愿军的各种战术搅得晕头转向,后来李奇微在《朝鲜战争》一书中忍不住感慨道:“中国军队的战术太诡异了,我们从未想过水也能成为战场上的制胜法宝”,而这正是中国战术的精妙所在,所谓灵活战术,即是天地万物皆可为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