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武军事集团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评论] 从歼-1到歼-16,断档的有哪几款?看我国“歼”字头战斗机知多少

[复制链接]
积分

3537

威望

3525

贡献

647

军功
积分
10297

军衔

预备役少将

佩饰

海军胸标正军职资历章第一枚二等功第二枚二等功第一枚三等功第二枚三等功第三枚三等功第一枚集体三等功第一枚作训金奖第一枚作训铜奖第一枚嘉奖章第二枚嘉奖章华武四有奖章

任职
部别:
龙腾兵团
部门:
第二舰队
子部门:
舰队司令部
职务:
退出现役

注册时间
2021-8-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2-13 21:0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今我国的“歼”字头战斗机的声誉已不亚于美国的“F”字头战斗机,从歼-7在世界范围内大卖开始,后续跟进的歼-10/11/15/16以及世界上第二款入役的五代机歼-20,每一款战机的问世都代表着我国军用航空领域的进步,从无到有、从仿到精,中国的歼击机研制已进入到快车道。


但各位是不是都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咱们的战斗机编号不是连续的,比如第一款喷气式战斗机的名字是歼-5,那在它之前的机型诸如歼-1、歼-2、歼-3、歼-4跑到哪里去了?
而在有了歼-8战斗机之后,为何没有见到歼-9的问世就直接推出了歼-10,这其中的断档是怎么回事?
想要了解这些,那咱们就从头说起!从歼-1至歼-16战斗机、列装与没有列装的机型都有,在这里你可能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歼-1(具体来说应该叫做歼教-1)
该机为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第一款喷气式飞机(注意,它是首款喷气式飞机,不是战斗机!歼-5的定型时间更早,但它是一款仿制型战机),由沈阳飞机制造厂研制,研发时间为上世纪50年代,首飞时间为1958年。


歼教-1为一款直翼喷气式飞机,采用双侧进气的方式,该机机长10.56米、翼展11.43米,最大起飞重量4602公斤,配备有一台由沈航发动机设计所与黎明发动机公司联合改进的涡喷-5型发动机,其最大推力约为16千牛左右。
在性能方面,歼教-1的最大飞行速度约为0.77马赫(约840公里/时),最大升限为1.45万米,航程在不携带副油箱的情况下为957千米;
武器配置上因为这是一款教练机,所以它只有一门23毫米机炮被设置在机身的左侧位置。


当年歼教-1可谓是我国军用航空事业的一颗新星,而打造这款“新星”的团队则更为亮眼,因为它可以说是由一群刚毕业的大学生完成的。据资料显示负责研制歼教-1的设计团队人员平均年龄只有22岁,除了三位总工(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有飞机设计经验之外,其他的人都是边学习边设计的。


虽说这款飞机并没有被大规模列装,生产数量也只有三架而已,但它的成功研制却实实在在地锻炼了一支队伍,比如后来的航空专家叶正大、强-5攻击机的主管设计师陆孝彭、歼-5甲的主任设计师屠基达等等皆出自该团队。
​歼-2、歼-3、歼-4
关于这三型战机在现有资料中在下并未查到比较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它们存在过!有说法称在50年代我国曾引进的米格-15的国内名称为歼-2、米格-9为歼-3、米格-15BIS为歼-4,但这些命名只是在一些大V的文章中被提到过,官方证据基本没有,所以咱们也不能胡乱猜测!


另外还有一种比较官方的说法就是:我国战斗机的命名是从“5”开始的,即歼-5。
根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副院长郑祥明教授介绍,我国战斗机之所以是从歼-5开始命名的,其代表的寓意为“从五(无)到有”!
也有说法是其诞生的时间为50年代,因此就以“5”这个数字作为起点。
总之,除歼教-1有明确记录之外,剩下的歼-2、歼-3、歼-4这三个编号并未在我空军的战斗序列中出现过,研发型号也没有明确记载。
歼-5,中国制造/第一代战斗机
这款战斗机咱们就不用多说了,它是我国军用航空史上的一款标志性战机,仿制于苏联的米格-17战斗机,共生产1994架,战功赫赫!


​歼-6,我国首款超音速战斗机
歼-6是我国生产的首款超音速战斗机,主要用于国土防空任务,1960年开始批量生产,1983年停产,期间该型战机共生产数量超过5000架(歼-6是我国目前生产数量最多的一款战斗机),2010年歼-6正式退役。


​歼-7,享誉世界的“七爷”
“七爷”的威名相信只要是点进这篇文章的兄弟们都已了然于胸了!
不过还是要说一下,歼-7可能是目前我国战斗机序列当中衍生型号最多的一款战斗机,在下细数过,歼-7的国内型号共有15种,出口型号有12种;


同时身为二代机的“七爷”发展到今天早已“脱胎换骨”,其最新型号的歼-7G型的战力水平按照外媒的评估基本已接近或超过美国F-16A的水平。所以虽然歼-7在如今的中国空军属二线或接近退役的战机,但在世界范围内它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歼-8,勤勤恳恳的天空捍卫者
有“空中美男子”之称的歼-8战斗机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我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主力机型之一,尽管其性能并不尽如人意,但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正是它竭力的维护着中国的领空。


歼-9,生不逢时的高标准战机
这款战机在我国航空史上是真实存在的,该机的设计方案在1964年时与歼-8被同时提出来,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歼-8采用的双发配置,而歼-9为单发,在气动布局上歼-9采用的是和现役歼-10类似的无尾三角翼设计、鸭式布局。


在其他配置上,歼-9的动力计划使用WS-6型涡扇发动机、配备有205型雷达以及四枚PL-4型导弹;
在1975年时对该机下达的技术指标为最大飞行速度接近马赫数2.5,升限23000米,航程2000公里左右;
类似的指标在当时可谓是相当先进了,对比同时期的美国F-4“鬼怪”战斗机可知,该机最大飞行速度为2.23马赫,升限1.83万米,航程2600千米。


所以这样一对比咱们就知道为什么歼-9最终没有被定型了,因为指标稍微有点高,相比于歼-8来说,歼-9似乎有点冒进了。
歼-9战斗机从1964年开始论证,到1980年计划停止,期间历经16年时间,不过最终它仍没有一架原型机被制造出来。但在歼-9战斗机设计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却在后来的歼-10战斗机上得以应用,所以歼-9也并非是一点贡献没有,只能说是“生不逢时”!
歼-10,自主三代机的领军者
歼-10战斗机是我国自主开发研制的首款三代机,现为我空军的主力机型。该机是引领我国空军全面迈入三代机时代的一款标志性机型,很帅,也很给力!


歼-11,空中多面手
现中国空军的绝对主力机型,其衍生型号包括歼-11B(完全国产的新型战机)、歼-11BS(歼-11B的双座版本)、歼-11BH(歼-11B的海军版本)、歼-11BSH(海军双座版)、歼-11BG(装备有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版本)。


歼-12,短小精悍的“战将”
歼-12共有5架样机被制造出来,但并未列装部队。
该型战机是我国为跳出“苏式战机”设计理念圈而进行的一次大胆尝试,其主打性能为“短小精悍”;
1969年被正式立项,由南昌飞机制造厂承制,前文提到的陆孝彭为总设计师。
歼-12被定位为是一款小型单座喷气式战斗机,其机身重量非常轻,空重仅为3.17吨左右,甚至有不少人将其视作是有史以来重量最轻的喷气式战斗机。


该机采用低位后掠翼设计、机头进气,在外观上多多少少还是有着不少苏式战机的影子。不过别看该机重量很轻,但火力配置还是很到位的,一门23毫米机炮外加可挂载4枚空空导弹的挂架,在这个吨位上能有如此表现也算是一种突破了。
1970年歼-12首飞成功,并制造了三架样机,不过它毕竟是我国第一款完全自主设计的战斗机,缺点还是不少的,在试飞后的七年时间里,南昌飞机厂一直对该机进行修改,以期达到最佳状态。


1977年歼-12已完成135次飞行测试,总飞行时间约为61小时,虽然此时的歼-12已完全到达设计标准,但因为该机的综合效能较歼-7差了一大截,所以最终在1978年项目被终止。
歼-13,设计图上的战机
一款停留在设计图上的战斗机,并未被真正制造出来!
该机的理念是由沈飞在70年代后期提出来的,其定位为一款单发、单座、轻型空优战斗机,最初它是为取代歼-6而开发的,但到了后期由于国际上新型战机不断涌现,歼-13的定位被再次提高。


按照设想该机对标的机型是苏联的米格-29和美国的F-16,不过受制于发动机,歼-13项目在成飞的歼-10成功后就被终止了。
歼-14,传言很神的一款战机
关于这款战机,网上被传得神乎其神,但实际上似乎它并不存在,如果真的有的话,那估计也是和歼-13差不多,只能算是一款被遗留在纸面上的战机。
​歼-15,我国首款舰载机
我国的第一款舰载机就是它,该机以苏-33舰载机和歼-11战斗机为基础研发,目前是我国航母的主力机型。


歼-16,炸弹卡车
在苏-30基础上开发而来的机型,按照定位该机属于“炸弹卡车”的角色,主要用于接替在役的歼轰-7战斗机,实力强悍,不逊色于美制F-15的最新型号。


暂到歼-16为止,这就是目前我国带有“歼”字头的战斗机所有型号的说明,至于有人会问那“歼-17/18/19”呢?
个人估计我国的第三代战斗机的编号可能也就到歼-16为止了,因为继续开发全新的三代机已无任何意义,现有机型的衍生版本足矣!如果再有新机立项的话肯定也是以五代机为起点,从歼-20开始后续的机型可能会出现歼-21/22等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禁闭室|华武军事集团

GMT+8, 2024-6-1 17:23 , Processed in 0.09775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