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雷霆悍将 于 2022-4-11 09:32 编辑
近年来,穿越剧大行其道,亦有很多民国穿越剧,像回到民国当大帅,穿越民国做军阀等,很多穿越剧天马行空,主角光环强大,严重脱离史实。武器装备更是混乱,当然现在的很多抗日剧里的武器也是经常穿越。 例如
八路军提前用上了AK47
假设让你穿越民国,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组建一支团级规模的军队,结合历史系统分析,你会怎样安排武器装备?
你是不是要这样?
本文从步枪、轻机枪、重机枪、冲锋枪、手枪等综合分析。 时间点:抗日前 抗日中期 抗日后期 抗日前:1935年~1936年左右口径弹药:7.92×57mm步枪 7.63×25mm手枪 手枪:驳壳枪 冲锋枪:伯格曼mp28 步枪:vz24 轻机枪:ZB26 重机枪:马克沁 迫击炮:布朗德81mm或20年式82mm 打仗打的是后勤,这是战争规律,以上安排是基于武器口径统一,减小后勤压力。二战每个国家的步兵武器子弹基本都不通用,苏联莫辛纳甘7.62口径和美国的7.62口径子弹都不能通用
左一:7.62×54mm弹药 中间:7.62×39mm弹药
步枪:很多人受吃鸡游戏影响,喜欢98k,但德军98k步枪在1935年底-1936年初才大规模装备德军部队。不过在之前有支步枪和98k性能几乎一样,捷克的VZ24步枪,在中国有个响亮的名字~马四环步枪。1927年,中国进口了大量的此款步枪,红军八路军也装备了很多。  VZ24的四个背带环
7.92口径步枪弹是民国主流武器的弹药口径,数量较多,中正式,汉阳造等都是这种口径 民国步枪还是拉大栓,虽然这个时候有半自动步枪了,但是技术不成熟,装备量不大,影响也很小,美军的加兰德步枪在1936年底才正式列装部队,后期又经多次改进才有现在的样子。捷克zh29半自动步枪造价太高(用的航空铝)太复杂,仅张学良卫队少量装备
ZH29半自动步枪
轻机枪:毫无疑问,中国抗日的功臣武器~捷克式ZB26轻机枪,7.92口径,也是公认的二战最好的轻机枪。那时候平均每班一挺捷克式轻机枪的部队都是精锐部队。当然在抗日战场上捷克式机枪手也是日军优先“照顾”的。
捷克式轻机枪是20发直弹匣
很多人容易搞混
民国时期的中国是万国武器博览会,中国人又是实用主义者,所以当时好的武器在中国都能见到身影。除了捷克式轻机枪,还有一支性能不相上下的且有一定装备量的机枪~FN M1930轻机枪 7.92口径,美国BAR步枪(美式轻机枪)的改进升级版,BAR步枪的很多缺点都在FNM1930上得到了改进和升级。
FN M1930轻机枪
重机枪:马克沁重机枪,中国民24式。我国的这款机枪被日本军队称之为“死神镰刀”。该枪是仿照马克沁08式重型机枪进行改造的,从而设计了24式水冷式重机枪,该枪的可靠性非常高,只要弹药足够,不缺水,它就不会停止收割;并且也是当时中国军队最好的火力支援。日本军队在这“死神镰刀”上是吃过亏的。
马克沁重机枪
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有很多的无奈,也无法有更多的选择。如果后勤条件经济允许,轻重机枪可以换成MG34通用机枪,两脚架是轻机枪,三脚架是重机枪。其实MG34不是没来过中国,只不过当时它恐怖的射速让中国人望而却步。
两脚架的MG34通用机枪
可以打飞机的三脚架MG34通用机枪
手枪:驳壳枪 自来得 镜面匣子
十发驳壳枪
这把枪不用过多介绍了,旧中国装备量最大的手枪。载弹量大,射程远(在手枪里)威力适中,最大的缺点枪口上跳也被聪明的中国人解决了,横着打,扇面扫射。 冲锋枪:伯格曼mp28冲锋枪
伯格曼冲锋
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支冲锋枪mp18/28冲锋枪,抗日前中国数量最多的冲锋枪
民国进行了大量的仿制,尤以天津大沽兵工厂和青岛铁工厂生产质量最佳,青岛铁工厂还把弹匣从侧面改到了下面。口径都改成了和驳壳枪一样的7.63mm.伯格曼兵工厂也生产了一些7.63mm口径的此款冲锋枪。 手枪和冲锋枪也可以换成m1911和汤姆逊1928a1冲锋枪,口径都是11.43mm.方便后勤
百年经典m1911手枪
m1928a1在1932年成型
除此以外,班组武器还可以在加一门日军89式掷弹筒,50mm口径,单兵携带,不占编制,最主要的是掷弹筒的造价成本比步枪还低。
89式掷弹筒
迫击炮:81毫米布朗德或20年式82mm 抗日前大多数国家仿制的都是布朗德81mm迫击炮,国名党军队的仿制版就是20年式82mm,立下过无数战功的一款大杀器,阿部规秀也是死在这款迫击炮下,当然这是八路军的杰作。
20式82mm迫击炮
这款迫击炮和日军92式步兵炮相比,除了精度比92式差点,其他在威力射程重量便携性上,基本都要比92式步兵炮好。
班组10人制
抗日中期:1940年~1942年左右这个时间段优先选择的是美式武器,因为美军的半自动武器大规模装备了,中国远征军也开始得到大量美援武器。 口径:7.62×63mm步枪 11.43mm手枪弹 手枪:m1911 冲锋枪:M1式冲锋枪 步枪:加兰德 轻机枪:BAR 重机枪:M2HB 迫击炮:81mm M1式迫击炮
m1式加兰德步枪
BAR步枪 美军当轻机枪用
百年经典“老干妈”m2式勃朗宁大口径重机枪
美军的m3冲锋枪在1942年12月12日才正式服役,所以这个时间段不考虑。以上手枪和冲锋枪也可以替换成苏式武器,苏联的TT33手枪和波波沙冲锋枪
TT33托卡列夫手枪
波波沙冲锋枪在1941年底服役,42年中期大量装备
美式武器和苏式武器搭配,200米~500米加兰德火力压制,200米以内波波沙狂扫。 另外还有一种选择~德式武器 虽然拉大栓的98k数量很多,但德军主要靠通用机枪进行火力压制,更何况这个时间“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亚麻布剪刀”MG42机枪问世了,近战有mp40冲锋枪,搭配合理。
半自动步枪又如何,在它面前依然抬不起头
mp40冲锋枪
抗日后期:1945年左右这个时间就进入现代化了,首选德式武器,因为突击步枪的鼻祖StG44突击步枪诞生了。Ak47就不要想了,苏联严格保密,抗美援朝时都不会出售的武器。
班组武器人手一支STG44加一挺MG42在搭配单兵火箭筒,后勤人员mp40冲锋枪,火力无敌。 以上是笔者观点,你认为怎样最好呢?
日式武器
英式武器
苏式武器
美式武器
德式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