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周伯通 于 2022-6-29 10:50 编辑
刘源大学毕业后,本可继续深造,他却说:我要去父亲战斗过的地方!
2022-06-26 11:28
在刘源看来,人民在父亲刘少奇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说起父亲,他那深深的怀念之情总是溢于言表,他曾说: 我父亲會说过,他光着屁股来到这个世界,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要作为一个无产者。他做到了。我们为他没有给自己的亲属们留下任何资产倍感自豪。他给后世之人留下的是光辉的思想、高尚的品格和不朽的功绩。
现在,人民群众怀念他,也正因为此。我想,能继承他的这笔巨大遗产,并发扬光大,正是他老人家唯一寄望予我们的。
刘源
刘源出生于1951年,是刘少奇的孩子中年纪较小的一个,但刘少奇并没有因此而溺爱他。刘少奇给刘源制定了一个严格的“成长进度表”:9岁学会游泳,10岁学会骑自行车,13岁能够生活自理,15岁独立出门。
刘源读小学时,有一次回家后,将换下的衬衫、袜子往床上一扔,对保姆阿姨说:“阿姨,衣服脏了,给洗洗吧!”
阿姨觉得男孩子不会洗衣服,而且刘源年纪又小,便欣然答应了。谁知这一幕却被刘少奇撞到了,他不仅耐心地刘源讲明道理,要他自己动手,养成劳动的习惯,还专门给刘源的班主任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源源应当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自己的衣服要自己洗,自己的事情该自己做。劳动是光荣的,不劳动是可耻的。
在三年困难时期,刘少奇的几个子女正在学校读书,吃住都在学校,生活条件较差。有同志向刘少奇建议,是不是让孩子们回家吃住,刘少奇却拒绝说:“让孩子们尝尝吃不饱的滋味有好处,等到他们为人民办事的时候,将会鞭策他们把工作做得更好,再不让人民吃不饱饭。”
刘少奇和孩子们
有一次,刘源在学校里趁老师不在,将学校发的白薯干悄悄扔掉了,班主任知道后批评了他,并把这件事记在了家长联系簿上。周末刘源回家后,刘少奇看到了联系簿上的这段批语,他严肃地对刘源说:“老师讲得对啊,这是农民伯伯、阿姨饿着肚子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你一点都不珍惜,粮食是一滴滴汗珠换来的,要珍惜这些劳动果实!”
刘源听完父亲的教诲后,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下个星期一回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扔白薯干的地方,把它捡起来,然后洗干净吃了。
1959年5月10日,刘少奇请刘源和女儿刘平平就读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陶淑范、褚连山等老师到家里做客,商谈孩子的教育问题。为了了解子女在学校里的表现,刘少奇诚恳地对老师说:“请你们说实话,他们好就是好,差就是差,或者哪方面好,哪方面差。我虽然是他们的家长,可是没你们接触得多,了解得多。”
刘少奇
一位老师回答说:“平平和源源在学校里学习很努力,生活俭朴,对老师很尊重,也能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我们知道你们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他们有缺点错误时,我们也敢批评,没有顾虑,从不护短。”
另一位老师补充说:“这两个孩子的勤俭和朴实在全校是出了名的。”
刘少奇听后十分满意地说:“勤俭是一种美德,不要说现在我们的国家还很穷,就是将来我们的日子好过了,也还要提倡勤俭节约。”
刘源喜欢画画,每逢节庆之日,刘源就自己动手绘制贺年卡,寄赠亲朋好友。有一次,刘源画了一幅画送给毛泽东,随把自己的名字写成了“元元”。毛泽东看了署名后,半诙谐半认真地说:“这个名字不好,不要圆,要有棱角嘛!”
刘源赶紧解释说:“不是那个圆滑的圆,是源泉的源!”
毛泽东笑着说:“源泉的源么,那还可以!”
毛泽东和刘少奇
经过这件事后,刘源开始琢磨起自己的名字,渐渐地感到不太满意了,于是他多次向父母提出要改名。最后刘少奇同意了,他经过考虑,决定给儿子改名为“鉴真”,他是这么说的:“世间的事物是复杂的,遇事不应简单视之,要加以鉴别,求是求真;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要人云亦云,要勇于坚持真理。”
但王光美知道此事后,却认为“鉴真”与唐朝的一个和尚重名,她不建议这么改。于是改名之事就被搁置了下来,但父亲的谆谆教诲,却永远烙在刘源的心里。
刘源上中学时,为了使他受到艰苦生活的锻炼,每逢暑假,刘少奇都安排他到部队锻炼。一开始,刘源出于新奇,很是高兴。可时间一长,就感觉到有些吃不消了。因为当时正赶上军队开展大比武,他被选为特等射手,编入尖子班,和战士们一样托着砖头练射击,顶着烈日练刺杀,累得腰酸背疼。
但刘少奇没有心软,他鼓励刘源克服困难,坚持锻炼。在父亲的严格要求和教导下,刘源上中学期间坚持在部队过了3个暑假,军事技能颇有长进,还荣获了“特等射手”的称号。1966年国庆节阅兵时,刘源还成为了国旗护卫队中的一员,迈着标准的正步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刘少奇给当兵锻炼的刘源训话
1968年,刘源来到山西省山阴县白坊村插队。他刚到这里时身无分文,曾去卖血换钱。村里每人每天定粮一斤一两棒子面和小米,刘源根本吃不饱,有时候实在是饿极了,就到山坡上捕田鼠果腹,去地里挖野菜充饥。尽管条件艰苦,但刘源干活却任劳任怨,他每天镢犁把,拉车辕,下地比别人早,收工比别人晚。
渐渐地,刘源和村里的人打成了一片。
当时村的乡亲也穷得揭不开锅,每天的工分才几毛钱,但大家都心疼刘源。在地头村口,经常有人偷偷地塞给刘源一条红薯一块馍,还有人曾在半夜里来敲他的窗,邀他同到家里喝碗糊糊汤。
1975年,刘源拉车滚到了沟里砸了腰,得了急性肾炎。当时山沟里缺医少药,他只好给周恩来写信,周恩来亲自指示调他回京治病。但刘源却没能马上走,因为村里家家排队挂号请他吃饭,谁家漏了都不行,就这样刘源整整吃了20天!
刘源走的那天,全村百姓都站在村口为他送行,还有30多个小伙子簇拥着他翻山越岭,一直送到火车站。当列车启动时,刘源伏在窗口上泪如泉涌,向他们大喊:“我要回来的!”
刘源
刘源回到北京后,在北京起重机厂当铆工。两年后全国恢复高考,刘源抓住这个机会,一举考上了北京师范学院。
1982年,刘源大学毕业,当时已经过而立之年的他,开始认真地思考毕业后的去向。学校表示可以照顾他留在北京,教授们也愿意收他为研究生继续深造,出国留学也不成问题,给领导同志当秘书也是触手可及的事。
但面对这些好的去处,刘源都婉言谢绝了。在他的心里,父亲的教导犹在耳畔,白坊村农民的贫困生活和动人心魄的送别情景历历在目。他下决心兑现诺言,重返农村,到中国的最基层去,向农民还情还愿,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做些事情。
但刘源也有顾虑,那就是母亲王光美。母亲已经61岁了,现在多么需要亲人的陪伴和安抚啊,如果自己再一次离她而去,未免太残酷了……
王光美看出了儿子的不安,她极力支持刘源实现志向,甚至还找到了北京市领导,为他能出北京到农村而“说情”。王光美从不为自己和家人的利益讲什么话,但她对走这一次罕见的“后门”是无悔的。
刘源(左)和王光美
最后刘源主动要求到河南农村工作,他说:“我要到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去!”在战争年代,刘少奇曾担任中原局书记,长期在河南工作,建国以后,刘少奇又多次来到河南视察工作。刘源认为,在父亲身边工作,他会更有力量,作为儿子,他也希望以此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不久以后,刘源只身一人来到了河南新乡县七里营公社担任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他在公社革命委员会排在第16把交椅,分管社办企业。
当时七里营的棉花产量一直名列全国前茅,可由于种种原因,社办企业却是境况凄惨:总共只有5家作坊似的小厂,其中酒厂已经一年多没发饷,油脂厂又因产品不对路滞销,亏损了20多万元。
刘源上任以后,公社给了他一辆自行车,他经常骑着车到各乡办企业调查了解情况。经过考察,刘源发现眼下农村都在大修沥青路,沥青短缺成了紧俏货,他马上组织油脂厂提炼沥青,他自己也亲自来到厂里,和工人们一起干。经过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沥青终于提炼成功,油脂厂也得救了,当年就扭亏转盈,获利20万元。
起初大家得知刘源是刘少奇的儿子后,眼光和表情立刻变得复杂起来,以各种不同的心理打量着他。不过刘源的正直和务实很快感动了大家,大家一致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刘源(左)
当时只要是七里营的人,不论是干部还是一般人员,出差到了北京,刘源都热情帮助解决住宿,大伙都上他家做客。王光美曾风趣地说:“我家成了新乡县的接待站了。”
1983年4月,经新乡县人大常委会讨论,全票选举刘源担任副县长,主抓全县的多种经营和工业。一年以后,正逢干部队伍“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刘源由于成绩显著,又被县人代会全票选举为县长。
1985年1月,刘源当选为郑州市副市长,分管城建、计划、工交。解放以来,郑州的居民群众一直烧煤球,天然气工程列入郑州市城建规划已经多年,市民们盼“气”心切,可政府换了几届,仍是一张白纸。刘源上任以后,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了他身上。
这年春节,一位国家领导人登门给王光美拜年,刘源趁此机会,把郑州市天然气工程一事向他进行了报告。这位领导告诉刘源,此事需找国务委员康世恩审批。
康世恩
刘源于是马上来到康世恩的家里,康世恩知道刘源是为郑州市民谋福利,爽爽快快地批了。当时批准用天然气是国家计委的权,而资源都由石油部管。刘源上国家计委申请用气指标,计委说得先由石油部批条;他去石油部要批条,而石油部却要国家计委先下达指标。刘源像只皮球被踢来踢去,一个上午,他往返来回了3次!
最后计委一个处长被刘源感动了,他告诉刘源,此事需有康世恩的批条,刘源马上从口袋里摸出了批条。处长不禁大惊,他在国家计委工作这么多年,见过的高干子弟多了,没有一个父母的地位比刘少奇高,但这些高干子弟一来就颐指气使,居高临下地拿出条子压人,而刘源却待人谦逊,这让他深受感动,他马上主动与石油部联系。
就这样,刘源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天然气工程2月25日开工,9月25日送气,第一期工程7个月竣工,30万户居民受益。郑州的百姓都说:“像刘源这样的高干子弟当市长,中!”
1988年1月,河南省七届人代会爆出一条轰动全国的大新闻:36岁的刘源经人民代表直接提名为候选人 ,并当选为河南省副省长。代表们在推荐理由中说:“我们推荐刘源为候选人,并不是因为他是刘少奇同志的儿子,而是因为他谦虚谨慎,工作敢想敢干而又任劳任怨,有突出的政绩。”
刘源当选那天,百感交集,泪眼模糊,他的耳边又响起父亲语重心长的话语:“对一个人来说,最大的幸福是得到人民的信任,取得人民的信任是不容易的。”
1992年,刘源调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指挥部第二政委,同年晋升武警少将警衔,从此进入军界。此后他历任武警总部副政委、总后勤部副政委、军事科学院政委等职,并于2009年晋升为上将军衔。但不管在哪个岗位,刘源依然是兢兢业业,努力工作,他的实绩也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刘源
曾有人说,刘源是借着父亲的名气才得到重用和提升的。对此刘源表示:“我们这种出身的人,干好事、干坏事都有条件,并且特别引人注目。现在大家都反对特权,我也反对。如果说我是在利用特权,我只能保证:我只用它为人民做好事,决不用它做坏事,不用它谋私利!”
如今年过七旬的刘源已经退出现役,但他仍担任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继续在自己岗位上发挥余热。可以这么说,刘源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不愧是刘少奇的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