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有十位首长的儿子牺牲在战场上,他们分别是谁?
2023-09-04 18:05
1982年李存葆在《十月》发表了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迅速引起了导演谢晋的注意。 谢晋认为,李存葆的作品,突破了“军事文学无冲突”的老套论调,塑造了有血有肉的军人群像,还揭示了军队内部的各种问题。 于是,谢晋与李存葆合作,将《高山下的花环》改编为同名电影,并在1984年上映。 电影上映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极大的轰动,一举斩获了百花奖、金鸡奖等八项大奖。
《高山下的花环》讲述的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官兵浴血杀敌的故事。 但电影的出彩之处,在于引入了赵蒙生、“小北京”等高干子弟的心路历程。 在那个改革开放的特殊年代,这种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承受了极大的压力,《高山下的花环》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剧中的角色大都有原型。 在真正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有十位首长的儿子牺牲在战场上,那么他们分别是谁?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中国与越共之间原本是睦邻友好的兄弟,当初胡志明立党之际,中国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 越共的成立地点是在中国香港九龙,越共的势力也曾长期在中国广西一带活动。 二战结束后,越南分为南北两越,中国对越共管辖的北越,提供了大量援助。 甚至在越南战争期间,中国还出兵援助北越,击退美国侵略者。
当越共统一越南全境,对中国的态度开始有所变化。 执政者黎笋一昧的倒向苏联,不断与中国交恶,黎笋驱逐越南境内的华人,打砸华人开设的商店,还袭击我广西、云南边境,给中国带来了一定的人员损伤和财产伤亡。 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发文警告越南“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并以“勿谓言之不预”向其下达最后通牒。 可越南既不从柬埔寨撤军,也没有停止对我国边境的侵犯。
于是在1979年2月17日,中央军委向广西、云南边防部队,下达了对越自卫还击的命令。 至1979年3月16日,入越作战的解放军全部回国,大规模战争随即落下帷幕。 尽管战争的持续时间,不足一个月,但解放军超预期的完成了既定作战目标,不但打击了越南的嚣张气焰,还摧毁了其北部的工矿业(设备全部由中国援助)。 解放军取得巨大胜利的背后,是官兵们抛头颅、洒热血的付出。
越军的武器装备虽然处于落后状态,但他们熟悉地形,能够与高山密林融为一体。 而且,越南人民军很善于伪装,他们会扮成在地里耕种的农民或者过路的商人,趁着解放军不备,在背后发动偷袭。 因此,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伤亡。 其中,有10位高级首长的儿子在越南战场中丧生。
第一位,是54军160师师长张志信的儿子张力,张力就是《高山下的花环》中“小北京”的原型。 张志信的160师,是战功赫赫的功勋队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抗美援越,而对越自卫反击战自然也有它的身影。 张力是张志信的独子,尽管是“军二代”,可他身上没有任何纨绔子弟的气息,受父亲的影响,张力很小就加入了人民军队。 从张力入伍的第一天起,张志信就教导他:“不要打着我的名号,去办任何事情。你要想的,不是升官发财,而是报效祖国。”
正所谓“老子英雄儿好汉”,张力入伍后,凭借自身优异的身体素质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矫健的身手,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侦察兵。 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前,他就已经成了侦察兵班长。 当得知要对越南发起作战,张力瞒着家人,偷偷地报了名。 在张力看来,杀敌卫国是军人本分,这种事情无须张扬。
他也不想因为自己师长儿子的身份而受到特殊照顾,他尤其反感大家拿着他师长儿子的身份说事。 在他看来,父亲是父亲,自己是自己,父亲是师长,与自己带兵打仗没有任何关系。 不过,张志信还是听说了儿子报名要上前线一事。 虎胆雄威的张志信此时也动了恻隐之心,张力毕竟是家里的独子,如果他阵亡了,那么这个家也就没了希望。
可他转念又想,上战场的孩子们哪个不是娘生的爹养的,都是父母的心头肉。自己的孩子是孩子,老百姓的孩子也是孩子,所以不应该搞特殊化。 在张力临出发前,最后回了一趟家。 老父亲张志信的心里充满了骄傲与不舍,可一向威严的他只是说了一句:“不能搞特殊化,不能给我丢脸,不立功不要回来见我!” 这句话张力深深地烙印在了心里,所以到了战场上,他每每身先士卒,总是抢过最艰巨的任务。
1979年2月27日,开战后的第10天,此时队伍早已开入了越南境内。 因为缺乏先进的观察装备,解放军对周边的地形和越军的兵力部署都没有摸清楚。 作为侦察兵的张力主动提出,要深入敌腹,为部队搜集情报,返程之际,周围忽然涌出了越军的巡逻队。 生死关头,张力对战友喊道:“你们带着情报先走,我来殿后!走啊!” 枪弹无眼,一颗子弹,直冲冲的射中了张力的心脏。
另一边,他的战友离开后火速将情报送回了队伍,接着又带来援军营救张力,可惜,他们还是来晚了一步。 赶到时,张力已经躺在地上奄奄一息。 张力拼尽最后一丝力气留下了遗言,他托战友转告父亲张志信:“儿子没有给他丢脸!”又说:“你们一定要劝爸爸妈妈不要太悲伤,让爸爸照顾好妈妈。” 话还没有说完,21岁的张力就撒手人寰。
子承父志,战场上的铁骨硬汉曲奎曾是第41军的参谋长,他的儿子曲宁江很早就参军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 曲宁江有思想、会思考,他尤其憎恨越南方面的恩将仇报。 曲宁江很不理解,为何中国对越南慷慨解囊,而黎笋却上演了一出农夫与蛇的故事。 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之前,曲宁江就向部队提交了申请书,要求调往最危险的前线。 不过,部队上驳回了他的申请书,认为曲宁江才19岁,太过年轻。
执拗的曲宁江接连写了三封申请书,可都如石沉大海一般,杳无音信,无奈之下,曲宁江只得向父亲曲奎寻求帮助。 这是曲宁江第一次利用父亲的关系“走后门”,也是最后一次。 曲奎对于儿子的这一做法完全支持,帮他找了好几个领导,另一边,曲宁江也在不断努力,继续给上级呈交申请书。 在曲宁江三番五次的请求下,领导们终于同意了他奔赴战场的请求。
在某次转移的过程中,曲宁江发现一名医护工作者掉了队,救人心切的他顾不上枪林弹雨,立刻折返保护。 一阵密密麻麻的子弹射过,曲宁江的右腿不幸被击中,鲜血直流。 强烈的疼痛让曲宁江难以站立,可是他转头一看,敌人的枪口正指着距离自己不足3米的战友。 曲宁江匍匐着爬过去,试图用身体帮战友挡子弹,可这时,又一枚子弹向曲宁江飞来,射中了他的胳膊。
战友们冒着枪林弹雨将曲宁江扶起,并准备将他转移到后面的那个小山坡上。 曲宁江爆发了强烈的求生意志,不顾两颗子弹射中的疼痛,拼命的往前赶。 山坡就在眼前,而敌人的子弹再次射了过来,正中他的心脏。 曲宁江瞬间就没了力气,手中的长枪颓然落地,支撑住了他将要倒下的身体,曲宁江就这样以半跪半立的姿势牺牲了,彼时的他年仅20岁。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侦察兵的损伤尤为惨重。 原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的儿子彭泓,跟曲宁江一样都是侦察兵,最终,他也牺牲在了战场上。 周开源与曲奎一样,同为41军的干部。 不过,周开源并不在军部工作,他是121师的政委。 周开源15岁参军,经历战场上的腥风血雨,所以不希望儿子子承父业。
但是,他的儿子周伟从小就仰慕父亲身上的军人风姿,所以瞒着父亲报名参军。 为了避嫌,周伟特地没有去父亲掌管的121师,而是去了123师的塔山英雄团。 在战争开始的第4天,周伟随同部队进行穿插作战。 奈何在丛林中遭遇了敌军埋伏,走在队伍前沿的周伟,不幸中弹身亡。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50军150师副参谋长耿进福,接连失去了小儿子耿晓康和大儿子耿军。 兄弟二人临上战场前,就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高平对战期间,耿军、耿晓康所在的8连,与敌人血战了两天两夜,愣是没有让敌人前进一步。 不过,因为敌众我寡,8连难以支撑。
为了完成突围,耿晓康跟战友们冲在最前面,完成火力压制。 不幸的是,在即将冲破包围圈时,一颗子弹正中耿晓康要害,耿晓康当场牺牲。 他的哥哥耿军宁死不当俘虏,被敌人追悼断崖边上,纵身一跃,壮烈牺牲。
第50军149师446团团长的儿子曹辉,也跟随部队一同上了前线。 身在“尖刀连”的曹辉与战友们驾驶坦克,夺下了好几个越军机枪阵地。 不曾想,越军趁其不备,忽然向曹辉所在的坦克开火,曹辉与4名战士当即中弹,而这一幕,正好被曹辉的父亲看见。 亲眼看着儿子惨死在自己眼前,可以想象,这位团长承受了多大的痛苦。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与越南交火的一个月期间,也有不少广州军区领导的孩子命丧沙场。 副司令江燮元不但亲自率兵赶赴战场,在同登与谅山同敌人血战,还在战争开始前,把三儿子江鲁平和四儿子江南平,一同送往前线。 江鲁平在深入敌后,为炮兵确立坐标时,被敌人集火,江鲁平挣扎着爬行了三五米,最终因失血过多而不幸身亡。
广州军区司令顾问毛余与江燮元一样,都是全力支持儿子去前线作战的。 他的儿子毛晓东在抢占809高地时冲在队伍的最前面,越军的机关枪,瞄准毛晓东就开始扫射。 即使毛晓东身法再好也躲不过去,最终,毛晓东的身体被多个流弹击中,当场没有了呼吸。
广州军区副参谋长罗荣给儿子取名为罗粤宁,希望广东安宁,家国稳定。 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后,罗粤宁以普通战士的身份赶赴前线,不幸身中4弹,心脏停止了跳动。 广州军区后勤部政委赵力宽的儿子赵幼林16岁参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随122师364团作战。 在朔江战役时,赵幼林与敌军血战到天昏地暗,因为体力不支,全连队的官兵都没了力气。 结果,敌人发动偷袭,赵幼林为了掩护战友撤退而不幸身亡。
云南保山分军区的的司令员刘斌,堪称“现代版杨家将”。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刘斌和大儿子刘光、小儿子刘明、女儿刘丰,全部上了战场,他的妻子王昌群则加入了支前服务队。 在“两山轮战”中,刘光、刘明不幸牺牲,刘斌的女婿陈加勇,又请缨奔赴战场。 好在,陈加勇挺过了激烈的两山轮战,活着看到了战争结束的那一天。
在“指挥所靠前、军官靠前、干部子弟靠前”三个靠前的号召下,“军二代”们纷纷走上战场。 他们与普通的士兵一样浴血奋战,不死不休,把青春和热血,都洒在了保卫国土的战场上。 这些高干子弟的英勇事迹可歌可泣,而那些普通人家出身的解放军也同样令人敬佩。
正因为有了他们一往无前的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而我们也更应活在当下,应珍惜当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