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武军事集团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评论] 大国梦碎?俄罗斯真正的问题是它既不是沙俄,也不是苏联。

[复制链接]
积分

1万

威望

9251

贡献

716

军功
积分
23887

级别

三级管理

佩饰

总部胸标营区通行证董事资历章优秀指挥员最高贡献奖华武建站勋章第一枚一等功第二枚一等功第一枚三等功第二枚三等功第一枚集体三等功第一枚作训金奖第一枚嘉奖章93活动勋章抗战纪念章红军臂章蓝军臂章

任职
  单位:
华武董事会
  职位:
董事
  
  部门:
论坛管委会
  子部门:
本部
  职务:
常务副主任
  

注册时间
2020-4-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3 18:0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国梦碎?俄罗斯真正的问题是它既不是沙俄,也不是苏联。

2025-08-02 21:41

普京上台二十多年,打了四场仗,修了无数雕像,台词不是“俄国崛起”,就是“苏联复兴”。可看得越久,越像一场“历史舞台剧”——靴子是彼得大帝的,红旗是列宁的,剧情是他自己的。

俄罗斯说自己是大国,却活得像个找不到剧本的演员。东边守不住盟友,西边打不下乌克兰,国内经济靠军火吊命,外交关系靠吵架维稳。
它既没能回到沙俄的边界,也走不出苏联的影子。问题不是它打了什么仗,而是它压根不知道,自己该是谁。

穿着沙皇的靴子,走不回帝国的路
彼得大帝说:俄罗斯需要的是出海口。从1547年到1917年,沙俄370年打了37场战争,其中过半都是为了找水。
水通南北,兵压东西,俄国的版图从280万平方公里扩张到了2280万。扩张路径清晰:向西打波兰,向南压土耳其,向北冲瑞典。这不是临时起意,是帝国路线图。
沙俄军事战略写得很明白:主动出击、争水域、避两线。这是一套基于地理压力的进攻哲学。地广人稀、冻土封港、内陆闭塞,逼着俄国把安全感寄托在边界线之外。


出不了海口,帝国神经就痉挛。克里米亚、波罗的海、黑海,一直是核心战区。
到了苏联,换了新口号,路径没变。红军改打“意识形态战”,出征不再只为土地,还为革命。东欧成缓冲区,华约成体系,莫斯科当中枢。
苏联依旧是个“中心-边缘”结构,只是新包装换了旧灵魂。军力集中、资源再分配、边疆控制,苏联治国逻辑承自沙俄,没有断线。


普京上台后,干的第一件事,是用“历史连续性”打底。他主导制作了纪录片《俄罗斯:最新历史》,亲自出镜,说得很清楚:“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地缘灾难。”
他要把沙皇、苏联和现代俄罗斯,串成一根线。过去是沙皇铁靴,现在是联邦军靴。靴子样式变了,路线图还在。
2014年克里米亚入俄,普京站在红场,背后是沙皇的雕像,台词说的是苏联的荣光。他讲“历史正义”,讲“民族归属”,他要的是——回到那个掌控周边的时代。


这条回归之路,地上全是坑。帝国逻辑不能落地,边疆民族不认账,西方制裁不松口。普京走的,是历史的悬索桥,脚踩彼得大帝,手握列宁符号,脚下桥板不稳,桥对岸却看不清。

一手端稳国内饭碗,一手翻飞帝国地图
2000年普京上台,俄罗斯的第一要务是稳。寡头太躁,地方太散,安全局老同事得上台,重塑秩序。
财政靠油气撑,媒体靠法律关,选举靠技术管。这一套组合拳,做的是“稳定型国家”的演示模型。
2008年格鲁吉亚开战,2014年克里米亚入俄,2015年叙利亚插手,2022年乌克兰全线出兵,节奏一环接一环。


他要说服国人:我们还在扩张,我们还在领导,我们还没“后苏联”。
2022年“特别军事行动”启动,俄罗斯国会、媒体、军队、外交全程同步,舆论全面“爱国动员”。旗帜是“保护俄罗斯族群”,内核是“恢复历史边界”。这是帝国逻辑的再现:谁在边界说俄语,那里就是潜在领土。
但现实给他开了张高利贷账单。战争持续,西方制裁,俄工业断链。普京把军工拉成核心产业,失业率压到2.2%,中产靠军费续命,GDP暂时止血。反对派不见了,媒体成公告栏,选举成形式。


一边搞“军工经济”,一边维持“稳感氛围”。电视台讲胜利,报纸不提牺牲,课堂播放“历史复兴课”。俄联邦就像个演员,一手握望远镜看克里米亚,一手拿望远镜看通货膨胀。舞台是双层的,观众却只看上层。
俄罗斯内部经济指标稳定,但政治指标已经全红。法治、媒体、反对派、独立机构,在战争动员下失效。俄罗斯成了一个“外战保内政”的实验田,打的是边界,稳的是权力。
结构矛盾一点没少,只是被战争封条按住了。这副牌打到现在,牌面看似稳定,牌桌已经摇晃。

不是沙皇也不是苏联,那它到底是个啥?
帝国,是一套组织系统;民族国家,是一套认同系统。俄联邦要当“强国”,却没一个能打的“国家定义”。
沙皇模式靠打,苏联模式靠控,现代国家靠治,靠认同,靠制度建构。普京手上的俄罗斯,既没抛开帝国包袱,也没穿上民族国家的衣服。
俄联邦构造先天复杂,85个联邦主体,23个共和国,民族自治与中央控制交错。边疆不稳,东南压制,中央政治需要“共同敌人”来维持统一口径。这就是乌克兰战争的结构动因:把“民族归属”讲成“国家统一”。


问题出在俄精英的“帝国认知惯性”上。他们习惯于“边界可变”“中心扩张”,这套模式在全球主权秩序中已行不通。
外部世界拒绝承认旧版地图,内部民族认同难以整合。既没有苏联那种制度输出来维持统一,也没有真正现代国家那种共识机制。
俄罗斯政体虽称联邦,实际为中央垄断。形式上有共和国,实质上无主权。少数民族政治能见度极低,议会与总统权力极度不对称。


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机制——司法独立、政党竞争、公民认同——缺位严重。
乌克兰战争撕开了这一结构问题的外皮。战争初期支持率高,时间一长,伤亡与经济压力累积,社会开始脱敏。
爱国教育成惯性操作,民族焦虑成为治理手段。民族国家建构没开始,帝国思维还未退烧,现实就成了夹层空间。


俄罗斯像一台失速的历史发动机,方向盘抓的是过去,车头撞的是现在。它不是沙俄,也不是苏联,它正卡在这两者的夹缝里,自我催眠成一个“伟大复合体”。
认同错位、制度半断、战争强化、外交孤立。当一个国家不知道自己该成为什么样子,它就会试图把曾经的自己再活一遍,哪怕那只是幻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我们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禁闭室|华武军事集团

GMT+8, 2025-9-16 05:29 , Processed in 0.0727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