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开始安排“身后事”,1.4亿俄罗斯人,要托付到这些人手上。
2025-09-20 15:18
就在莫斯科金碧辉煌的克里姆林宫里,一场没有提前预告、没有记者跟拍的闭门会议悄然举行。 参加者不是外交官也不是军方高层,而是国家杜马的核心人物。普京亲自主持,气氛紧绷、节奏紧凑。这场会不是例行公事,更像是一场“接班人预演”。
普京的身体并未传出异样,却提前把“身后事”提上了议程。问题是,谁能接住这个沉甸甸的接力棒?更重要的,普京想留下的是一个怎样的俄罗斯? 战争筛人,忠诚成了唯一“硬通货”俄乌战争打了三年,西方的制裁一轮接一轮,俄罗斯不仅没有崩,但也确实不再是从前那个俄罗斯了。高学历的年轻人开始成批出走,数据显示从2022年到2023年,超过十万人离开了这个国家。 留下的,是忠诚与信仰的筛子下,新的政治“原材料”。
在这种背景下,普京的“接班”逻辑,早就不是“谁最有经验”或者“谁最懂经济”,而是“谁最能扛得住压力、扛得住孤独、扛得住战争”。 他要的是一群能在战火中活下来,并扛起国家未来的人。 所谓的“接班人标准”,其实早已写在战争里。普京嘴上没说太多,但他用行动画了三条标准线:不怕死、能牺牲、为国家。 这不是喊口号,而是实打实的政治门槛。过去俄罗斯的精英,是从大学、央企、学术机构里出来的,现在的接班人,则要从战壕、火线和前线后勤中选。
有媒体曾披露,俄空军某高级飞行员在战争中叛逃,给了克里姆林宫当头棒喝。再往前看,前驻联合国代表邦达列夫直接辞职公开反战,这些都让普京明白,传统的精英群体已经靠不住了。 所以他要换一批人。这批人不光要忠诚,还必须是战争亲历者。因为在普京看来,不理解战争的痛苦,就不会理解俄罗斯现在的处境;不经历生死,就无法真正为国家做决策。 这不是情绪化,而是他维持政权延续的必然逻辑。简单说,他不再找“继位者”,而是要找“继志者”。
从去年开始,俄罗斯开始推动一个叫“英雄时代”的人才工程。这个项目不是为退伍军人找工作那么简单,而是政治体制的“再造工程”。 根据塔斯社的公开数据,已经有超过五千名老兵通过这个项目进入议会和各级权力机构。不只是走过场,他们是真正进入了核心岗位,开始参与政策制定。 这在俄国内部引发了微妙的变化。
一方面,老百姓对这些“打过仗”的人有天然的信任感。根据全俄舆论研究中心的数据,高达近七成俄罗斯民众表示更信任有战斗经历的官员。 另一方面,这些人也更贴合普京推崇的“硬汉政治风格”:敢决策、能执行、不讲价钱,甚至有点不近人情。 比如,曾在顿巴斯前线带队作战的老兵安德烈,最近被任命为乌拉尔地区的联邦特使。 他过去不是学政治的,也没在政府部门干过,但普京看中的,是他在战场上的胆略和对命令的绝对服从。这种“从枪口到官帽”的模式,正成为新常态。
久明浮出水面,“影子总统”轮廓清晰不过,真正的权力交接从来不只在明面上。在克里姆林宫深处,一场更隐秘的洗牌正在进行。 比如,总统办公厅副主任科扎克的辞职就不是普通的人事变动。 据新华社报道,他之所以被边缘化,是因为在俄乌战争问题上,他倾向“务实”,甚至被认为“心存犹豫”。这在普京看来,已经构成了“政治不合格”。很多人都意识到,这其实是一次权力路线的清洗。
与此同时,一个名字正在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俄罗斯政治观察家的笔记本上——久明。他曾是普京的贴身保镖,后来当上国防部副部长,再后来担任图拉州州长,如今是总统助理。 这条晋升路线并不常规,但却非常“普京化”:忠诚、军事背景、强执行力。 就在不久前的“西方-二〇二五”军演上,久明和普京一同出现在观摩台上,媒体的镜头没有放过这个细节。
西方媒体说他是“影子总理”,但俄罗斯人更清楚,他可能是那个“影子总统”。 普京的安排可以概括为两条线:一条明线,是在地方和基层用“英雄工程”重塑政治文化,让战争老兵成为新一代政治骨干;另一条暗线,是在高层悄悄扶持、测试那些足够忠诚、足够听话、也足够有能力的人,比如久明。双轨制一起推进,既稳住了眼前,也为未来铺路。 普京这次不是给谁留一个位置,而是给整个国家设计一个新的运行逻辑。从寡头共治、技术官僚主导,到现在的军事精英政治,这种转型既是形势所迫,也是他本人的政治哲学使然。
他深知,一旦自己退场,俄罗斯就可能再次陷入一九九〇年代那样的混乱。所以他要提前布好每一颗棋子,防止有人“借机篡权”,更防止国家重回“西式民主”的老路。 但问题来了:这种高度依赖个人忠诚和军事背景的治理结构,真能撑起俄罗斯未来二十年的发展吗? 经济压力还在,科技脱钩也在加剧,就连俄罗斯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在质疑:一味讲“忠诚”和“牺牲”,能否真的让国家强大? 目前俄罗斯经济的韧性主要靠能源出口和内部市场的强硬干预政策,但这条路能走多久没人能打包票。如果新一代领导人缺乏经济头脑,或者太过依赖军队思维,那俄罗斯可能并不是走向稳定,而是陷入新的内耗。
普京的“身后事”安排,说白了,不只是一个人往后留下什么那么简单,而是他要让1.4亿俄罗斯人,走上一条他认为唯一正确的道路。 这不是权力的传递,而是信仰的延续,是一次国家基因的改造实验。真正的问题不是谁来接班,而是这个班,值不值得接,能不能接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