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6月,建国湘军谭延闿部编成国民革命军第2军,军长谭延闿,副军长鲁涤平,参谋长岳森,共计步兵11个团,炮兵1个团。 序列如下: 第4师师长张辉瓒,副师长王捷俊,参谋长粟晃扬,辖10团谢毅伯、11团周纬黄、12团邓赫绩。 第5师师长谭道源,副师长成光耀,参谋长李家白,辖13团罗寿颐、14团彭璋、15团朱刚伟。 第6师师长戴岳,副师长朱耀华,参谋长萧文铎,辖16团黄友鹄、17团廖新甲、18团刘风。 1926年2月,增设教导师,师长陈嘉祐(广州建国湘军讲武堂、第二军军官学校、第二军韶关军官讲习所校长),参谋长梁广谦,辖余泽篯、李韫珩两个团,后又增加周之矣团。 军直属炮兵团,团长谢慕韩。 北伐开始后,谭延闿率谭道源第5师与陈嘉祐教导师留守广东,鲁涤平率张辉瓒第4师和戴岳第6师出征参。8月,隶属右翼军,向江西发展进攻,克赣州之后,配合第7、第6军攻打南昌。1927年1月,在东路军编成内,由赣入浙,取杭州。2月,被编为江右军第二纵队,向南京进攻,于3月底占领南京。4月,进军江北,占滁州。因蒋介石意图将该军缴械,即全部移师湖南,投入武汉政府阵营。1927年5 月,第2军扩编成第2、第13两个军,其留守广东之第5师和教导师扩编为13军。 第2军,军长鲁涤平,副军长张辉瓒,下辖: 第4师师长王捷俊,副师长谢毅伯,参谋长粟晃扬,辖10团朱先志、11团周纬黄、12团洪振楚。 第6师师长戴岳,副师长朱耀华,参谋长萧文铎,辖16团黄友鹄、17团廖新甲、18团刘风。 第23师师长朱耀华,辖67团、63团、69团。 第13军,军长陈嘉祐,副军长谭道源,下辖: 第5师师长成光耀,副师长李家白,参谋长李家白兼,辖13团罗寿颐、14团彭璋、15团朱刚伟。 第38师师长李韫珩,辖112团、113团、114团。 第39师师长岳森,辖115团、116团、117团。 不久,因陈嘉祐军番号与张道藩第13军重复,遂改番号为第14军,38师改番号为45师,39师改番号为49师,军、师长不变。10月南京政府西征讨唐,该两军先归唐节制,唐败后接受程潜指挥,反戈讨唐。1928年2月,原第8军李云杰师拨归该军为教导师。 1928年10月,按照中央编遣会议决定,国民革命军第2军编遣为三个部分: (一)国民革命军第18师,师长鲁涤平,副师长张辉瓒,参谋长彭新民,下辖:第52旅戴岳,辖 103 团李月峰、104团黄钟,第53旅王捷俊,副旅长洪振楚,辖105团朱先志、106团陈咏初,第54旅朱耀华,辖107团易振湘、108团喻镜渊,补充第1团张超,补充第2团鲁渭平,师直属炮兵营、工兵营、特务营、骑兵连。 1929年3月,为讨伐桂系,以第7师、第18师、第48师编成第5军,以18师师长鲁涤平为军长,隶属朱培德第一路军。 1929年4月,以此18师、50师为基干部队编成国民革命军第九路军,以第5军军长兼18师师长鲁涤平为第九路军总指挥。 1929 年9月鲁涤平专任江西省主席、第九路军总指挥,张辉瓒继鲁任18师师长,副师长戴岳,代参谋长周纬黄,旅团长任职不变。1930年第九路军主力北上参加中原大战,江西省仅剩2个旅守卫省垣,匪事大振,局面遂不可收拾。 1930年底中原大战结束后,第九路军回转江西开始剿匪,在龙岗被歼灭18师师部和52、53旅约 9000余人,50师溃败,前敌总指挥兼师长张辉瓒、师代参谋长周纬黄、第53旅旅长王捷俊、副旅长洪振楚、103团团长李月峰、105团长朱先志殉职,副师长兼52旅旅长戴岳被俘后未暴露身份释放回南昌。鲁涤平又只好以第9路军总指挥暂兼师长,重新整补恢复部队。1931年9月鲁辞兼职,师长由54旅旅长朱耀华继任。戴岳旅独立出去编成独立第36旅,18师遂变成两个旅,旅长分别为易振湘、喻镜渊。1936年旅长易振湘去职,黄钟接易任旅长。 序列如下;18师师长朱耀华,副师长萧文铎(原师参谋长),师参谋长黄钟(原 104团团长),下辖:第52旅易振湘,辖103团、104团,第54旅喻镜渊,辖107团、108团。独立36旅,旅长戴岳。1932年3月升编成第46师,师长戴岳,辖136旅鲁渭平、137旅曹典江。6月,该部编入李云杰27军,戴岳升任27军副军长,戴嗣夏继任师长。下辖:136旅鲁渭平,辖271团张继南,272团陈笃光;137旅曹典江,辖273团,274团何欲。师直属工兵营周兰芝,骑兵连马玉昆,炮兵连文壮武,特务连王剑。 (二)1929年1月,按照中央编遣会议决定,国民革命军第14军第5、第49师和独立第1师李云杰部编遣为第50师师长谭道源,副师长岳森,参谋长李家白,下辖:148旅成光耀,副旅长彭璋,辖295团黄敬、296团彭诗圭;149旅岳森,副旅长朱刚伟,辖 297团朱刚伟、298团周翰;150旅罗寿颐,副旅长张启柞,辖299团张有恒、300团文修信。12月撤消 150旅,将299团并入148旅,300团并入149旅。 1931年底,鲁涤平因剿匪不力被撤去南昌行营主任、江西省主席等职,第9路军番号撤销,转任浙江省主席。50师师长谭道源升第4军军长(旋改番号为 22军),下辖18师、50师,岳森升任50师师长,下辖:148旅彭璋,295团管相桓、296团彭诗圭、299团张有恒;149旅朱纬黄,297团杨炼煊、298团李炎林、300团李邦藩。师直属特务连王桂村、骑兵连何慕超、炮兵营熊刚雄、工4兵营黄必勇、辎重营曾拔群、军医院长叶道林、无线电第1队周名晃、无线电第2队唐北海、军乐队李和卿、输送队廖鹏、驻赣办事处郑砚农。1935年10月,岳升任副军长后,由成光耀继任50师师长,辖彭彰、朱刚伟2个旅。11月,彭彰升任副师长,由彭诗圭继任旅长。 (三)国民革命军第14军45师编遣为独立第9旅,旅长李韫珩。时52师反蒋失败被撤销番号,其张敬兮旅投入李部,李遂将所部扩编成新编第20师,1930年2月升番号为第53师,师长李韫珩,副师长熊震,参谋长沈凤威,下辖:157旅张敬兮,313团黄仁英、314团欧阳律卿、315团莫岳中;159旅周启铎,316团郑侨、317团李清献、318团王自强。旋即参加中原大战,海运青岛并打通胶济线,战后,李韫珩升任16军军长兼53师师长,16军下辖53师、独立36旅(后改46师)。53师序列如下:157旅周启铎,314团刘宝吾、316团郑侨、318团欧阳疑;159旅李清献,313团黄仁英、3团莫岳中、317团李可才。师直属炮兵营姚成栋,工兵营范泽鸿,特务连周俊,独立炮兵连柏锦城,通讯连伍觥仙。1938年5月,周启铎代师长职。 终上所述,自北伐军兴,国民革命军第 2 军主要发展成为 18、50、53 三个师。 1930年谭延闿亡故,鲁涤平战败后,逐渐分为谭道源22军和李韫珩16军两支。 之后又与其他湘军分分合合,分别隶属于22军、16军和 27军。 抗战爆发后,谭道源第22军被扩编为第10军团,其后淞沪会战18师师长朱耀华愤而自戕,徐州会战后谭道源因病免职,军团、军番号均被撤销,18师、50师均被谭延闿女婿陈诚吞并,成为土木系嫡系部队,18师隶属于18军,最后覆灭于徐蚌会战双堆集; 50师隶属于54军,后空运至印度编入中国驻印军,最后覆灭于辽西会战; 16军53师于1937年11月中旬退出淞沪战场后至浙江昌华地区进行整补。不久,接指令将53师已整编好的二个团(4000人)由旅长郑侨带领划归在杭州的夏楚中98师。 16军李韫珩部历经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后伤亡惨重,军、师番号均被撤销,后由中央嫡系的预备第 7 师顶替53师番号,胡宗南系的28师师长董钊升任16军军长,不过此时已和湘军无任何历史渊源,最终覆灭于宜川瓦子街; 46师(原1军独立36旅)消亡最快,淞沪会战后伤亡惨重,即被撤销番号,后由桂永清之教导总队顶替此番号,抗战结束前整军时番号取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