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武军事集团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近代史] 四渡赤水: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

[复制链接]
积分

1万

威望

8505

贡献

566

军功
积分
21448

级别

三级管理

佩饰

总部胸标营区通行证董事资历章优秀指挥员华武建站勋章第一枚一等功第一枚三等功第二枚三等功第一枚集体三等功第一枚嘉奖章93活动勋章抗战纪念章红军臂章蓝军臂章

任职
  单位:
华武董事会
  职位:
董事
  
  部门:
论坛管委会
  子部门:
顾问司
  职务:
副主任
  兼任:
司长

注册时间
2020-4-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4 21:58: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渡赤水: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

来源:中国军网 2023-02-16 20:48:23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伫立在遵义会议陈列馆,仰望《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战役前敌我态势图》,耳边仿佛响起了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

四渡赤水出奇兵,奇在哪?
奇就奇在虚虚实实,声东击西,出奇制胜,化险为夷……80多年前,毛泽东等指挥中央红军在炮火纷飞的赤水河畔迂回穿插,与敌人斗智斗勇的奇迹仿佛在我眼前一幕幕重现。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面临的形势极端险恶。1935年1月19日,蒋介石下达《长江南岸围剿计划》,调集40万重兵,企图将中央红军压迫于川江南岸地区,“合剿而聚歼之”。

为什么在与国民党军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情况下,湘江战役后仅剩的3万多中央红军却能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成功杀出了包围圈?

“凡国之重也,必待兵之胜也。”遵义会议后,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毛泽东,日夜思虑的事就是在惊涛骇浪中杀出一条生路,把中央红军引向胜利的坦途。行走在赤水河畔,奔腾不息的河水仿佛仍在吟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军事艺术的精彩华章。


风景秀丽的习水县土城镇,是当年中央红军一渡赤水之地,赤水河从中流过,将其一分为二。1935年1月27日,中央军委纵队到达土城,几乎同时,川军的郭勋祺部也到达土城附近,毛泽东遂决定集中红三、红五军团和干部团,占领土城镇以东的青杠坡地区有利地形,歼灭该敌,打通北渡长江进入四川的通道。

1月28日晨,战斗打响。红三、红五军团向青杠坡地区之敌发起猛攻。敌军拼命顽抗,战斗异常激烈,敌人遭到重大打击,红军一度占领了敌人阵地——银盆顶,但随着增援之敌赶到,战斗陷入僵持。时任红一军团政委的聂荣臻回忆这次战斗时说:“我们与郭勋祺师激战了一整天。虽然给他以重大杀伤,但未能消灭敌人,自己却受损不小。”

此时,原定从赤水北上,在泸州、宜宾间渡过长江的计划已不能实现。毛泽东于是当机立断,决定避开川敌锋芒,放弃硬战,暂缓北渡长江计划,在川、滇、黔边实行机动作战。

一渡赤水,避敌锋芒。1月29日,中央红军从元厚、土城南北地区渡过赤水,四渡赤水之战就此拉开序幕。
红军西渡赤水河后,各路敌军蜂拥而至。面对敌情变化,毛泽东毅然决定放弃从宜宾、泸州间北渡长江的计划,改向敌人薄弱的扎西前进,吸引大批敌人西调,造成了黔北的空虚。

二渡赤水,回师东进。当各路敌军奔向扎西时,中央红军避实就虚,攻其不备,再打遵义。
小龙山位于遵义城的凤凰山麓,在遵义战役中牺牲的数千名红军烈士长眠于此。走上280级台阶的红军烈士陵园,眼前仿佛浮现遵义战役的战斗场面:浓密的树林里,听得见隆隆的炮声,稠密的云气中,似乎飘散着当年的硝烟……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最初因敌我实力悬殊,初战土城并未大获全胜后,毛泽东迅速调整方略,使敌军完全陷入被动。

矫若游龙,屡用奇兵。在毛泽东等指挥下,红一军团用了不到两小时的时间,攻占桐梓,切断了黔军的南北联系。红三军团以雷霆万钧之势,夺取了千险之关——娄山关,敲开了遵义的北大门,为回师遵义打开了通路。

战斗结束后,毛泽东来到云海苍茫的娄山关。当时正值农历的早春季节,娄山关上千峰万仞,重崖叠峰,寒风呼啸,松涛阵阵,战场上硝烟尚未散尽。此情此景,毛泽东按捺不住勃发的诗情,写下了《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在霜天残月的意象描写中,诗人再现了红军指战员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革命战斗精神,为娄山关之战留下了一幅雄浑的历史画卷。

运筹帷幄,全局在胸。遵义会议后的毛泽东导演的战争话剧循此道而行:攻占娄山关后,毛泽东筹划,不仅攻占遵义,歼灭黔军,而且要歼灭赶来增援的吴奇伟部。

毛泽东巧妙调度,指挥红军在援敌到来之前重占了遵义。遵义战役,红军一路摧枯拉朽,连战皆捷,取得了歼灭和击溃国民党军2个师又8个团,毙伤敌2400多人,俘虏3000多人的伟大胜利。蒋介石哀叹这是“国军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

西南敌军初次见识毛泽东指挥红军一渡、二渡赤水的战略战术,十分惊奇,滇军冠之“曲线动作”;川军称之为“太极图形”;而黔军则认为红军实行“磨盘战术”,“忽进忽退,一再回旋……如人无人之境”。


穿行在黔西北的崇山峻岭中,远处的山岭笼罩在一片烟雨潆潆之中。到达茅台镇时,雨停了,雨后的茅台镇空气格外清新。

缓步走在茅台渡口的“红军桥”上,周恩来在党的七大上的一段话在耳畔响起:“二渡赤水后,经毛主席提议,中央决定成立军事指挥领导小组。”毛泽东后来谈及此事时说:“后来搞了个三人团,团长是周恩来,团员一个是我,一个是王稼祥。”正是在这个领导班子的率领下,红军找到了出路,走向胜利。

《孙子兵法》中的“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就是隐真示假。


三渡赤水,牵着敌人的鼻子走。3月16日晚至17日中午,中央红军由茅台镇三渡赤水河,再次向川南古蔺、叙永前进,摆出北渡长江的姿态,将国民党军主力引向了赤水以西地区。

出敌不意,四渡赤水。就在蒋介石调集重兵向川南奔集而来,包围圈将成未成之际,红军主力折转向东,挥师四渡赤水,再次向东重返国民党军兵力空虚的黔北,把几十万国民党大军甩在古蔺周围、赤水沿岸。

攻其必救,佯装攻贵阳,逼蒋介石调出滇军。刘伯承在《回顾长征》一文中记叙,在部署第三次渡过赤水前,“毛主席就曾说:‘只要能将滇军调出来,就是胜利。’”

在红军兵临贵阳之际,坐镇贵阳的蒋介石惊恐万状,急调滇军昼夜兼程奔赴贵阳。毛泽东再次出敌不意,指挥红军主力从贵阳、龙里之间突过敌军防线,南渡乌江,乘虚直插云南。在兵临昆明的“剧情”达到高潮时,红军主力迅速北进,巧渡金沙江,甩掉了敌军的围追堵截。

四渡赤水成为中央红军长征史上最精彩的一笔,毛泽东曾颇为自豪地说,四渡赤水是他平生得意之笔。邓小平也曾说:“毛主席军事思想最光辉的一页,就是长征中的四渡赤水!”

如果没有红军及时的一渡赤水,向扎西的“走”和回师东进二渡赤水,就不可能大量调动敌人和造成有利战机;如果没有以后三渡、四渡赤水的“走”,就不能加深敌之错觉,牵着敌人的鼻子打转,就不能把敌人拖疲、拖垮,把红军带出困境。

在历时3个多月的“四渡赤水”中,毛泽东险峰独步,棋高一招,指挥红军忽南忽北,声东击西,大踏步地前进,大踏步地后退,大范围地迂回,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交界地区,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奇迹,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川黔滇边境地区的狂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为长征胜利奠定了基础。

《长征组歌》让我在赤水河畔留恋,河风吹来,思绪在飘扬,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从湘江之战到四渡赤水,人还是那批人,枪还是那些枪,结局却截然不同。

以遵义会议为标志,走向成熟的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的命运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所选择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四渡赤水出奇兵是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是丰厚的滋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我们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禁闭室|华武军事集团

GMT+8, 2024-11-22 23:17 , Processed in 0.09905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