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为何要“杯酒释兵权”?
北宋建隆元年(960),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宋王朝。但这个新生王朝百日刚过,就迎来了昔日功臣的叛变。原后周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和淮南道节度使李重进,因为不满赵匡胤夺权,相继在潞州、扬州起兵。为了守护自己的果实,赵匡胤果断决定亲征。这亲征效果显著,但仍然花了赵匡胤不少时间。
平叛归来的赵匡胤为此深感忧虑。从后梁开平元年(907)朱温建立后梁帝国,到建隆元年(960)大宋帝国诞生,短短53 年间,中原大地历经五代八姓十三帝。《水浒传》在开篇的楔子里引过一首小诗," 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 。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正是对这段混乱历史的高度概括。
作为开国皇帝,作为夺权武将,赵匡胤深谙兵权对于王朝兴衰的决定性作用。他无法忘记自己是如何利用兵权,一步步从士兵变成皇帝的。他也无法忘记自己是如何辜负柴氏的信任,用柴氏给的兵力,扳倒了柴氏的。因而对他而言,他的新目标就是:采取最有效的手段,消除兵权可能的隐患,巩固自己的统治。
为了用最小的代价换取牢牢掌握兵权,宋太祖想出了"杯酒释兵权"这么一个迂回而又有效的办法。他用几场畅饮,为自己创造了有利的环境,也给功臣们一个台阶。用软不用硬,恩威并施,杯酒释兵权的好戏最终完美落幕。
这出戏之所以完美,时机的把握正是关键。当时天下初定,还没有哪个将领拥有能与皇帝相抗衡的实力,众人不俯首听命只会引来杀身之祸。因而即使赵匡胤采取这样看似温和的手段,也能很好地达到预期效果。
另外,杯酒释兵权算不上强买强卖,而是以诱惑为主。赵匡胤搬出了美人、宅邸、良田,帮大臣们做好了打算。而要获得这一切,只是把原本就属于皇帝的兵权还给他。大臣们只要稍稍一想,便能明白其中利害,自然就顺着台阶下来了。
收回兵权后,赵匡胤又展开了军事改革。他裁撤"殿前都点检"一职,还将中央禁军的领兵权一分为三,由所谓三衙统领。实际上,兵权都落入了赵匡胤手中。因为他启用的统领都是地位低下的将领,并没有根基和实权。由此,中央的兵权不再是皇室的威胁,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目的也就达成了大半。
之后,他的目光又放在了边陲。原本驻守边疆的节度使也来到他的宴席,杯酒释兵权的好戏再次上演。几次宴请后,举国兵权皆回到赵匡胤手中。自唐中叶以来,君弱臣强的政治局面就这么在赵匡胤的酒宴上被一点点改变。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流传千年,但因缺乏实据,长期以来受到怀疑。当然,人们主要还是怀疑"杯酒"这种过于戏剧化的情节。而宋太祖收回兵权一事却是板上钉钉。宋初的一系列政治、军事制度改革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程度,这是有大量史料证明的。
而这个故事中另一热点在于,人们如何评价"杯酒释兵权"的作用。开国皇帝滥杀功臣几乎成了为稳固权力而形成的一种铁律,而宋太祖通过和平手段,不伤和气地消除了可能的威胁。宋太祖此举显然技高一筹。
但另一方面 "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也算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宋享国祚三百一十九年,期间大内乱虽然没有发生,但边关告急确是常事。
几乎所有的政权在创立之初,总会处于一个军事实力的小高峰。更何况,大宋是由军事实力居五代之首的后周平稳过渡而来的。但宋在建立后军事力量迅速退化,开端就是杯酒释兵权。而宋"安内方略"的执政方针,使得大量金钱和物资流出,导致国家经济崩盘,加剧了军事力量的退化。
另外,从杯酒释兵权起,一种风气也在臣子间蔓延:既然皇帝随时防备着手下叛变夺权,那众臣的第一要务就该是表忠心,保自身。在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宋的政治、军事都受到不小的负面影响。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初衷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可惜他的计划实际上只成功了一半。北宋确实很快就稳定了下来,但政策背后的危机,也趁机落地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