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武军事集团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近代史] 对越反击战:许世友的两套作战方案。

[复制链接]
积分

9812

威望

8256

贡献

566

军功
积分
20898

级别

三级管理

佩饰

总部胸标营区通行证董事资历章优秀指挥员华武建站勋章第一枚一等功第一枚三等功第二枚三等功第一枚集体三等功第一枚嘉奖章93活动勋章抗战纪念章红军臂章蓝军臂章

任职
  单位:
华武董事会
  职位:
董事
  
  部门:
论坛管委会
  子部门:
顾问司
  职务:
副主任
  兼任:
司长

注册时间
2020-4-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4-15 12:2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越反击战:许世友的两套作战方案。

2024-04-10 13:55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由于国际局势的波谲云诡,我国与邻国越南的关系也急转直下直至剑拔弩张。越南的背信弃义、悍然启衅,最终导致了中越边境自卫战争爆发。许多人都知道许世友、杨得志两位将军被任命为东西线作战的负责人,但许将军在此战历程中先后被否决的两套作战方案,却相对鲜为人知。
东西线“点将”


中越边境自卫战争的开启,并不是什么突发行动,当然并不是意气用事的决定。放眼世界范围之内,一些国家明明是综合实力更强的一方,但由于对战争的错误预期,也可能最终被拖进泥潭、陷入被动。因此对越的军事行动,其实一开始便敲定了“速战速决”的基调。

在综合考虑了指挥能力、作战风格、年龄精力、地理熟悉等诸多因素之后,中央最终将对越军事指挥的人员敲定为两个人:东线许世友、西线杨得志。


许世友的指挥作战风格迅猛、雷厉风行,正合本次作战速战速决、不多恋战的要求。而杨得志此前曾亲赴越南,作为越南抗法战争的军事顾问。他对于越南的地势天气等细节十分熟悉,这对于把握战机、灵活指挥意义重要。再加上两人的年纪和体力情况都比较合适,综合条件决定了最终的人选。


接获命令没有多久,许世友便向中央军委提出了自己关于“怎样打这场仗”的构想。作为身经百战的老将,他深知把握战机、先发制人的重要性,因此几乎没有任何拖延就拿出了作战方案,作战目标也是以大量消灭越军有生力量作为前提。


这份作战计划大概是这样的:以东线兵团正面对敌,西线兵团则从老挝借道,瞄准越南中部攻击。接下来西线兵团边打边向北推进,最后与东线兵团构成合围之势,进行围歼作战。

这就是我军极为擅长的迂回包抄战术,按照他的估计,这一方案应能歼灭30万左右的越军兵力,确保越南再无足够的军事力量掀起风浪,如此便可以最大限度免除后患、获得边境地区的安宁。


在当时和后来,都有不少看法认为这样的方案过于激进——这不相当于直接让越南灭国吗?

第二套“追加”方案
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中央军委开会讨论之后,并没有采纳这个借道包抄、大量消灭越军的计划。最后拿出的作战基本方案如下:命令东西两线兵团都从正面推进。

作为方案的提出者,自己的想法却被否决,许世友未必就没有一点儿不甘心,但是身为人民军队的一员,“服从命令听指挥”原本就是天职。开打之后仅用了十天左右的时间,中国军队已经占领了越南许多重要的据点和城镇。正当官兵们打算再接再厉,继续一举摧毁越南剩余战斗力的关头,中央却传来了撤退命令。


原本想要再次扩大战果的决心就此停止,有不少人都认为这此事后来成了许世友的一大遗憾。

主战场的战事基本停息、双方进入谈判阶段后,许世友还曾经提过另外一个追加的大胆建议。他认为应当审时度势,暂缓撤退,而是派出精锐部队进入柬埔寨,对正在柬作战的越军精锐进行大力打击。


这一行动计划的意义同样也着眼于消灭越军的精锐战斗力量,一旦越军遭受重创、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元气,越南再度挑起战争的风险自然也就降下来了。

这第二次的大胆提议,其思路和目标与第一次很有些一脉相承之处。也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个计划又一次被中央军委否决掉了,指挥官们当即下令,带走此前援越的物资、拆毁援建的工厂和建筑、并在两国交界的地段埋下地雷,这才迅速有序地回撤到国界内侧。


许世友提出的这两次大胆计划,在后世时常成为军事爱好者之间的讨论话题,不少看法都认为:如果当时按照他的计划去进行对越军事行动,固然有战事被拉长、军队被越南国内局面绊住手脚的风险,但其对越南综合国力形成的毁灭性打击,也必然会改变两国关系、乃至整个世界局势的走向。

从“同志与兄弟”到反华先锋
中越两国同为社会主义阵营,在越南反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争取独立的进程之中,中国曾经给予了长期大力度的援助和支持,因此两国之间的关系一度被形容为“同志与兄弟”。但后来随着局面变化,曾经和谐的关系也一去不复返。


如果考量两国关系变化时期的整个国际大环境,真是完全可以用“波诡云谲”四个字来形容。美苏对立,各自拉起自己的阵营。由于两个国家都是当时世界的超级大国,二者之间的对立和碰撞也成为影响世界走向的强力因素。

为了拉拢中国、以便达成其制约苏联的战略目标,美国逐渐开始步步试探、向中国释放出缓和关系的信号。这些类似“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信号很快便被中国一方敏锐捕捉到,随着基辛格、尼克松的先后访华,此前一直仿如坚冰的中美关系逐步迎来了缓和期。

这些行动给中国带来了有利的变化:在联合国的权力得以恢复,国际环境也出现好转。从1979年开始,美国与台断交,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中美正式建交。


对于中国的切身利益而言,这些变化是正向且有利的。但也正因为中美建交,使得中越关系开始出现裂隙。因为在越南一国的视角看来,美国是曾经给他们带来十余年战火的死敌。因为美国的恶行,越南长期都深陷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

可以说对于每一个越南人来说,美国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除了“死敌”、“恶魔”之外不会有第三种可能。

于是,目睹开始和美国走近的近邻中国,越南的神经日益紧绷。当然仅仅这一条,也并不是越南在中越边境频频挑衅的唯一原因。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来自中苏关系的持续恶化。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两国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日渐明显;到了70年代,国家关系很快急转直下,紧张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越南一直关注着两国关系的变动,也始终都在掂量自己的立场。


边界冲突不断
当时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无论是国力还是国际影响力,都不可能与苏联相提并论。这一差距越南也是心知肚明的,因此在中苏之间,它最终选择了抱紧苏联大腿,这是一种十分实用主义的选择。

毕竟和中国相比,苏联能够给出的利益和支持都是更多更大的。但是,在持续20年的越南战争时期,中国曾经对越南进行了大量物资、武器甚至人员的援助,预估价值超过200亿美元。当时中国自己仍然处于一穷二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境况之下,这种堪称“雪中送炭”的援手却并没有换来对等的赤诚相待,越南的操作可以说是十分功利和现实了。


另外,美国在越南战争失利、匆匆撤离越南时,曾经留下了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越南将这些物资都收拢整合起来,装备到自己的军队之中,对于曾经因为美国饱受战争摧残的国家来说,这样的做法当然是天经地义的。

然而,由于自觉战胜了强大的美国,又获得了大量武器的补充,越南的自信心也逐渐高速膨胀起来。得到苏联的支持撑腰后,越南更是有恃无恐,一边谋划将临近的老挝和柬埔寨都吞并过来,一边开始在中越边境频频挑衅。

这个时候的越南,实际上早已丢掉了自己也曾经遭受侵略的痛苦记忆,转而走上了地区霸权主义的道路。


在我国西南与越南接壤的地区,几个月内就爆发了浦念岭、庭毫山等多起流血事件,界碑被推倒、居住在边境的我国公民遭到伤害,甚至在南沙群岛海域越南也小动作不断,96%以上的岛屿都被越南人非法强占。

撤军时的三道命令
综合考量了当时国际国内的情况,我国才最终定下了“速战速决”的作战基调。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许世友两次提出的“冒险”方案才被否决。打,是一定要打的;但与此同时,战争的规模和后果也必须在我方的控制之下。


直接吃掉越军几十万部队,甚至直接将越南推到灭国的风险线上,并不符合我国的计划和长远利益。对越军进行打击、迫使其退回河内已经达成了战略目标,不宜再继续再拉长战线,以免给我国带来深陷战争泥潭的风险。

接到来自中央的撤退命令时,许世友知道军令必须遵守,但他认为,临撤军之前仍然应该给对方一些必要的“教训”。这样做并不是意气用事的出气,而是为了今后长远考虑。


于是,他下令部队不退反进,向着越南首都河内方向再推进了十多里地。这一举动让整个河内人心惶乱,那些有权有势的高官消息灵通,听到最新战报以为我军还要继续进攻,闻风丧胆之下纷纷出逃,整个首都陷入一片混乱失序的状态之中。

维持这样的进攻态势接近三个小时,许世友才下令:以部分部队作为断后掩护,有序撤军。

撤军开始的同时,他还下达了三道命令。第一条是搜查当初中国援助给越南的武器和物资,原样带回国内,一些实在无法带走的便就地销毁。第二条是破坏了沿途的电站、桥梁、矿场等工业相关设施,这些设施中也有大部分都是当年我国援助越南修建起来的。第三条则是在撤退道路上埋下地雷,以阻断越南的反击之路。
耗时不到一个月的自卫反击战就此结束,撤军时候的三道命令既是为了防止越南再度入侵我国,也是为了削弱越军力量,避免其尚有余力去侵略他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我们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禁闭室|华武军事集团

GMT+8, 2024-5-2 22:19 , Processed in 0.07379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