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武军事集团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32|回复: 0

对越反击战是如何被触发的?

[复制链接]
积分

9755

威望

8211

贡献

566

军功
积分
20796

级别

三级管理

佩饰

总部胸标营区通行证董事资历章优秀指挥员华武建站勋章第一枚一等功第一枚三等功第二枚三等功第一枚集体三等功第一枚嘉奖章93活动勋章抗战纪念章红军臂章蓝军臂章

任职
  单位:
华武董事会
  职位:
董事
  
  部门:
论坛管委会
  子部门:
顾问司
  职务:
副主任
  兼任:
司长

注册时间
2020-4-21
发表于 2020-7-6 19: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越反击战是如何被触发的?

越南位于位于中南半岛,地形狭长,北面同中国云南、广西接壤。
在历史上,越南北部、中部在很长时期内是中原各王朝的直接管辖地区,该阶段被越南称为“北属时期”。
秦统一六国后,赵佗奉命南征,于岭南设三郡,即南海、桂林、象郡,其中象郡便涵盖今越北地区。此后几经变迁,到清朝时越南是以藩属国形式存在。到了嘉庆时期,越南阮朝曾遣使者朝觐,请赐“南越”为国号,不知嘉庆帝出于何种考虑,偏不遂其愿,把顺序颠倒了过来,定名“越南”。

十九世纪中叶,法国染指越南,被名将冯子材击败,然而军事上的胜利未能代替政治上的腐朽,清朝最终与法国签约,将越南拱手相让。法国将今越南、柬埔寨、老挝合并组建为印度支那殖民地,一直延续到二战时被日军夺占。
二战后,法国卷土重来,意图恢复在印支地区的利益,然而时过境迁,该地区民族独立意识觉醒,奋起反抗法国的侵略。在中国不遗余力支持下,越南将法国侵略军逐出中南半岛。后经各方协商,签订《日内瓦协定》结束印支地区的战乱,确定以北纬17度线为界,越南进入南北分治时期。

哪知前门驱狼后门入虎,急欲接手法国在越南利益的美国,闯入并扶植南越傀儡政权,直至1961年越战全面爆发。
美国为何不惜动用武力插手越南事务?除了地缘位置和经济利益之外,遏制中国是个很重要的原因。纵观中国版图,可以清晰地看出,朝鲜半岛扼守中国海岸线的北部起点,台湾正对海岸线的中部,而越南则可看作是海岸线的末端位置。越南紧邻中国南海,如果控制越南,美国将能牢牢看守住中国的南大门。

该目的从美国连续数次军事行动可以充分体现,先是发动朝鲜战争,而后第七舰队巡弋台湾海峡,越南战争相当于是美国的“收官之战”。
如果越南落入如美国一样的大势力手中,会对中国国家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基于此,中国对越南进行了全方位的援助,光是钱物合计就达两百多亿美元,这些都是并不宽裕的中国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1975年越战结束,北越趁机完成南北统一。然而取得胜利的越南,野心开始急速膨胀。仗着有中苏大量军援以及缴获的美式装备,自诩“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继而动起重建“印支联邦”的念头。
时值冷战高峰,苏联国力达到鼎盛,美国则因越战焦头烂额,居于守势,此时中国成为维持全球战略平衡的重要一极。因关系恶化,苏联在中国北方边境陈兵百万,从战略上进行压制,反倒促使中美关系出现缓和迹象,造成苏联处于以一对二的局面。

于是越南成为苏联全球布局的重要一环,有了越南作为伙伴国,苏联不仅可以从南方对中国施加压力,而且可以将此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再联系苏联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不难看出,将东南亚、中东、非洲连成一线,就能对西欧形成包围之势,而西欧正是美国的核心利益所在。
越南方面,有了苏联这个强大支撑,自己实现“大印支联邦”这一梦想,就会更有保障。双方互有需求一拍即合,越南彻底倒向苏联,并且签订具有军事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在苏联对越南提供援助的顶峰期,每天达200~300万美元之巨。

既然如此,越南的行动必须要符合苏联的利益。于是各种敌对和找茬接连不断,边境寻衅、肆意排华、南海夺岛,背靠苏联的越南,制造出许多倒行逆施的事件。1978年底,越南更是公然发起对柬埔寨的全面入侵。
如果任由越南胡来,助长其气焰只是一方面,假使越南意图得逞,越、老、柬将连成一片,那时中国就会处于南北夹击的不利态势,这就是对越自卫还击的最关键因素

对越反击战虽然只是一场限于边境地带的战争,着眼点却是立足于全球整体格局。成功打乱苏联和越南的战略部署,迫使越南将力量转向北方边境,对于维护地区及整个世界力量平衡都起到很大作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我们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禁闭室|华武军事集团

GMT+8, 2024-4-19 07:25 , Processed in 0.09109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