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武军事集团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近代史] 蒋介石退守台湾是谁出的主意?之前谁在管理台湾?

[复制链接]
积分

9808

威望

8252

贡献

566

军功
积分
20890

级别

三级管理

佩饰

总部胸标营区通行证董事资历章优秀指挥员华武建站勋章第一枚一等功第一枚三等功第二枚三等功第一枚集体三等功第一枚嘉奖章93活动勋章抗战纪念章红军臂章蓝军臂章

任职
  单位:
华武董事会
  职位:
董事
  
  部门:
论坛管委会
  子部门:
顾问司
  职务:
副主任
  兼任:
司长

注册时间
2020-4-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2 16:2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周伯通 于 2021-4-2 21:13 编辑

蒋介石退守台湾是谁出的主意?之前谁在管理台湾。

2021-04-01 16:22:12

古往今来虽然世事更迭,但这份情感却是共通的,面对台湾久久无法回归祖国怀抱,我们深怀同样的悲痛,只盼若有一日祖国山河得以统一。时至今日台湾问题已经成为了14亿中华儿女的心头顽疾,这座美丽富饶的宝岛承载着举国上下的期盼与瞩目。

那么回顾历史中的台湾省,蒋介石退守台湾是谁出的主意?之前又是谁在管理台湾?不妨透过台湾的历史变迁,一窥台湾问题形成的根源。




一、宝岛台湾的历史变迁
回顾台湾于历史潮流之中的前世今生,早在1700年前的中国历史文献《临海水土志》(这是世界上最早记述台湾的文字),便记载中国人最早开发了台湾,足以见得早在漫长历史之中,台湾便已经成为中华大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沿着历史长河溯游而下,历朝历代时局变幻之中,台湾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往往能够避开诸多大小战火的波及。

然而当时间辗转来到近代之后,台湾却又因其与大陆隔着一道海峡的特殊地理位置,沦为外国列强眼中的一块肥肉。由此先后遭到荷兰、日本的殖民统治,彼时的台湾在整个社会动荡、国家羸弱之中饱受其害。



此后随着抗日战争结束,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饱受磨难的宝岛台湾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成为了中国的一个省份。彼时前往台湾接受日军投降的乃是国民政府官员陈仪,在接受台湾之后他被委任为台湾行政长官,开始了台湾回归之后的重建工作。

对于台湾的回归,台湾本地人民可谓是期盼已久的,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能够脱离日本人的压榨与剥削。在彼时的台湾人民眼中,台湾回归祖国接受国民政府统治,意味着他们可以作为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有尊严地活在台湾省。



因此,国民政府对台湾的接手得到了台湾人民上下一致的积极配合与热烈欢迎。然而后来的一切却俨然朝着反方向发展。

政治上,台湾人民以为脱离日本人的殖民统治之后,治理台湾的权力能够由台湾人民自行把握,即便并非如此也存在一定的参与空间。

可国民政府予以台湾的却是强硬的军事专制统治,相较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举措并无明显的差异,甚至更有一定程度的恶化。因此自然导致台湾人民的大失所望。

与此同时,在经济上国民政府同样延续着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垄断政策,压榨与剥削依旧笼罩在台湾人民的头顶。此外国民政府的官员腐败现象十分严峻,一切的一切不断分化着国民政府与人民之间的隔阂。

总而言之,国民政府统治下的台湾省,俨然将之作为了供应国军内战的军需基地,不断的压榨台湾经济,向国内发起内战的国军提供军需物资。

由此也就导致了整个台湾省经济的不断恶化,回归仅仅一年时间便通货膨胀高达百倍,因而期望成为了失望,失望不断积累之后一度演变成了对国民政府的怒火。

“你们美国人为什么对日本人那样宽宏大量,而对于我们台湾却如此残酷?你们只给日本扔了两颗原子弹,却给台湾放下比两颗原子弹厉害一千倍的蒋介石。”



彼时台湾大学一名教授面向美国记者如此发言,由此足以窥见彼时的台湾社会对于国民政府的愤恨与怒火积累到了怎样一番可怕的程度。

正因如此,1947年“二·二八事件”随之爆发开来,一场浩浩荡荡的大规模武装冲突很快蔓延整个台湾省。而对于这场起义活动,国民政府一如往常一般予以疯狂镇压,最终导致台湾省的满目疮痍。

这场起义虽然失败,但也促成了国民政府对台湾省行政制度的改革,所谓的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被改组为台湾省政府,治台不利的陈仪也就此卸任,由魏道明担任台湾省政府首任主席。

魏道明担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期间,并无明显的改善台湾省地方经济与社会矛盾的行政举措,毕竟此时内战依旧在持续,在国民政府的眼中,台湾省或许依旧只是“军备仓库”罢了。

至于台湾政治经济发展,真正开始发生转变的源头,便在于陈诚掌管台湾之时,其间承载着国内局势以及国民政府对台态度等多重变化。


陈诚



二、国内局势变化以及台湾省地位变化
经由上述不难窥见,最初的台湾省在国民政府的眼中并无任何地位可言,俨然如同支援前线的“一次性消耗品”一般,肆意的压榨与剥削,毫无持续发展台湾省地方经济的打算。



然而随着国内战争局势的不断转变,台湾省在国民政府眼中的地位一度随之发生了变化,其重要性随之节节攀升。

彼时国内的战况自不必多提,国军因为其内外重重矛盾,面对解放军的摧枯拉朽之势,所能构成的正面抵抗力量虽然看似强硬,但实质上不堪一击。解放战争之中,国军最初所拥有的兵力以及装备优势,随着不断的溃败被解放军迎头赶上,渐渐拉近了两者之间的差距。

而国军内部的矛盾重重以及民心、军心等多重因素已然注定,国军看似还能负隅顽抗,但实质上败局已定。随着国军的一再败退,全国大大小小区域被不断解放,所有人都能够窥见全国解放只是时间问题,而国民政府势必要以彻底崩溃作为落幕。

这一结局自然也被国民政府的诸多要员看在眼里,作为最高领导者的蒋介石自然也对这一切心知肚明,正因如此撤退已经成为了彼时不得不考虑的唯一出路。

那么如果撤退又将退往何处?彼时的国民政府面临着三个撤退方向,分别为四川、海南、台湾。三者之间任何一个选择,对于国民政府而言皆是有利有弊,至于作出选择的权力,自然由大权在握的蒋介石所把控。

历史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利弊权衡之后,在三者之间选择了台湾作为最后的撤退之地。然而在蒋介石做出选择的过程当中,产生一定作用的便是张其昀其人,退守台湾正是源自于他的意见。


张其昀


在张其昀看来,退守台湾对于国民政府而言主要可以产生两大方向的积极作用,分别在于军事方向以及发展方向。

首先站在军事角度,彼时国军相较于解放军而言的诸多优势已然不复存在,然而在海军、空军方面,解放军相较于国军依旧有着明显差距。这两项差距对于解放军而言是短期之内难以弥补的,因此退守台湾凭借着一定的优势,尚且可以扩大负隅顽抗的时间。

此外,台湾紧临太平洋航道的地理位置,注定可以更方便地得到美国方面的军事支持。而且凭借着海峡的天然隔断,也能有效避免渗透以及两岸交流。

其次站在未来发展角度上,台湾的地理气候非常适宜农业发展,足以满足军民的基本生存需求。与此同时,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为台湾留下了一定的工业化基础,如果加以利用可以令台湾经济突飞猛进,更大程度的积蓄力量。

正因上述张其昀的意见,一筹莫展的蒋介石最终确定了退守台湾的选择。

由此台湾在国民政府眼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消耗品”瞬间转变为“最后的负隅顽抗之地”。而当这一转变发生之后,台湾的稳定与发展亦随之成为重中之重。由此。便有了上述之中,陈诚受命前往台湾担任台湾省政府主席之事。




三、被打造成“军事防线”的台湾省
1948年10月,国民政府便派遣陈诚前往主持台湾政务,此时的他虽然没有成为名义上的台湾省政府主席,但已经开始着手于接管工作,直到次年2月方才担任台湾省政府主席。

1949年初,着手于台湾改建工作的陈诚,当即宣布开始入台管制。导致国民政府选择台湾省作为退守之地的原因当中,其中一点便在于台湾省之中并没有我党我军的广泛渗透,而所谓的入台管制便是为了维持这一状况。

正因如此,入台管制相应是较为严格的,但凡任何有着红色背景的人都会被排除在外,亦不乏大批国民政府内部摇摆不定的官员,也被拒之门外。与此同时陈诚在接管台湾之后,也致力于台湾省经济的恢复工作。



首先他被国民政府委以整编入台国军的重任,极大程度维持了台湾的社会秩序,缓解了社会矛盾,为台湾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而在农业上他也着手于推动农业改革,通过由国家主导的方式,以温和的补偿政策,将集中在地主手中的农田,分配到了农民手中。由此直接推动了台湾省的农业发展。

正因陈诚的多项工作切实有效,大大缓解了以往台湾省的社会矛盾,方才在国民政府入台之后,顺利的将之改造成了负隅顽抗的最后一道防线。

此后的台湾省便处于国民政府的分割掌控下,与祖国大陆渐行渐远,以至于时至今日台湾问题的形成,亦令无数革命先辈们为之抱憾终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我们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禁闭室|华武军事集团

GMT+8, 2024-4-30 15:19 , Processed in 0.07318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