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武军事集团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近代史] 1979年,贺子珍重回北京,与毛主席拍下了最后一张“合照”

[复制链接]
积分

3537

威望

3525

贡献

647

军功
积分
10297

军衔

预备役少将

佩饰

海军胸标正军职资历章第一枚二等功第二枚二等功第一枚三等功第二枚三等功第三枚三等功第一枚集体三等功第一枚作训金奖第一枚作训铜奖第一枚嘉奖章第二枚嘉奖章华武四有奖章

任职
部别:
龙腾兵团
部门:
第二舰队
子部门:
舰队司令部
职务:
退出现役

注册时间
2021-8-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9 09:3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长征路途中,不仅有男红军不畏艰苦,也有不少女红军克服种种不便,坚持革命理想,而贺子珍,正是此类女红军之一。
长征之中,贺子珍多次受伤,但仍旧不肯放弃革命信念,在一次与敌人的遭遇战中,她头部受伤,弹片压迫神经,导致其身体状况急转直下。


为此,她不得不离开故土休养治病,从此沉寂多年,直到1979年,才重回大众视野。
除了重回大众视野外,在1979年,她还重回北京,与一位多年未见的故人拍摄了最后一张“合照”,而这位故人便是她曾经的丈夫,也是我们爱戴的领导人,毛主席。


当选全国政协委员
1979年,曾经的动荡尘埃落定,人们驻足现在,展望未来。
同年6月1日,全国政协第五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上,参会人员提议,将贺子珍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对此提议,大部分人举手赞同。


毕竟贺子珍对中国革命事业所作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早在延安时期,她便跟随革命志士一同上山,冲在枪林弹雨之中。
她是妇女中革命最早,又参加过井冈山武装斗争的女红军战士,再加上在主席身边曾默默陪伴多年,论情论理论功绩,她也担得上这个政协委员。
此时的贺子珍正住在上海,在消息传出后,曾经门可罗雀的贺家立刻热闹起来,上海市委书记王一平也来到贺子珍休养之处,报告这个可喜的消息。


对于名头待遇,贺子珍不甚在乎,但一听到自己能够重新工作,她反倒格外高兴:“我的心情太激动了,感谢党和国家,没想到组织上还记得我!”
之前的她一直行事低调,虽然想要工作,但碍于种种因素一直未能如愿。
贺子珍喜极而泣:“我还要工作,要为四个现代化出力。你们要帮助我恢复健康,我也要同你们一起努力把身体搞好。”


北京的最后一张“合照”
在增补为政协委员后,贺子珍终于提出了自己心中那想说却多年不敢说的愿望,她想去北京看一看自己曾经的丈夫,看一看毛主席纪念堂。
自1977年开始,每年9月9日、12月26日,中央都会将各地的老红军老干部接来北京,瞻仰毛主席遗体,再见一次毛主席,而贺子珍也在这些老红军老干部的邀请行列之内。
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贺子珍去北京的愿望一拖再拖,今日她被增补为政协委员,她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急切之情。
对于前往北京之事,众人都无可反对,但去北京要住哪儿,身体情况怎样保证,却成了家人思考的难题。


女儿女婿思前想后,还是按照中央指定,将贺子珍送入了解放军总医院。
中央还宽慰了贺子珍家人的心情作出表示,贺子珍可以随时来往北京上海两地,想住多久就可以住多久。
终于在1979年的9月3日,中央派出飞机将贺子珍接到了北京,此时,距离毛主席逝世三周年的纪念日还有4天。
在这样一个充满纪念日子里,贺子珍百感交集,曾经相知相识的人,如今阴阳两隔,而自己也垂垂老矣,再也不是那个健步如飞,神采熠熠的革命女战士了。
在1979年毛主席纪念堂一共接待了153万群众,但在这153万群众之中,贺子珍必然是情绪反应最为激烈的一个,毕竟,他们有着10年患难的感情。


刚一下飞机,还没到安顿下来,贺子珍就强烈要求立刻前往纪念堂。
这让医护人员很是为难,经过劝说,她才同意休养几天。
工作人员理解贺子珍的急切之情,女儿、外孙女、女婿更是理解贺子珍内心的悲痛。
在出发前两天,他们便开始轮流对贺子珍做工作:“到了毛主席纪念堂,不能发出任何响动,更不能大声哭,要听组织上的安排。”
一听说这是组织安排,贺子珍立刻连连点头,她那股遵守纪律,尊重组织的信念牢牢扎根在她骨子里。
为避免节外生枝,这次纪念堂之旅被保密,不对外开放,前往纪念堂的参观记录也被删除。


终于准备工作做好,9月8日,贺子珍被女儿从北京解放总医院带出,前往毛泽东纪念堂。
此时的他格外激动,手中紧紧握着精心挑选的白手帕,生怕一会儿控制不住眼泪,今日的贺子珍已经无法自己行走,可就算如此,轮椅上的她也坚决停止挺直脊梁,以表自己对主席的尊重。
来到纪念堂北大厅,贺子珍一家人沉默不语,献上一个花圈。
花圈上写着这样一段隐晦又深情的文字:永远继承您的革命遗志,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花圈被精心扮成心型。


众人明白,这形状表达着贺子珍对主席的一片心意,表达着几十年来的相思,而她在花圈上自称“战友”,更是对她这一生与主席相伴相知历程的总括。
二人走出私情,还是紧密相连的革命战友,此等情谊永不可分割。
女儿与女婿紧紧搀扶着贺子珍,几人来到主席白玉坐像前,此时一名记者按动快门将历史性的一刻记录下来,这是贺子珍与毛主席的最后一张合照。
照片中的贺子珍满头白发,垂垂老矣,眼神却澄澈明亮,好似回忆起了多年前并肩作战的美好时光。


随后,贺子珍被推入遗体瞻仰处,再见到那个曾经熟悉的战友,贺子珍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低头无声抽泣起来。
眼见着老人情绪愈发激动,工作人员立刻将她送回休息室,而休息室的墙壁上却镌刻着一首让贺子珍无比熟悉的诗,《七律·长征》。
贺子珍的长征之旅,与主席朝夕相伴,就在长征希望霞光显现之时,主席满怀热忱写下了这首长征,还多次对贺子珍朗诵。
这首诗不仅寄托着主席对长征胜利的欢喜,也寄托着贺子珍的年轻时光,美好岁月。


虽然眼前事物已经模糊,但贺子珍的还是双唇微动,轻声朗诵这首七律。
在参观完纪念堂后,贺子珍又参观了人民大会堂、主席卧室。
刚迈入主席朴实的小房间,贺子珍就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掩面痛哭起来,众人都不敢上前询问缘由。
多年后,外孙女提起这段经历猜想,或许是她在卧室里看到了什么曾经与主席一同使用过的东西,睹物思人,才泪如泉涌。


完成参观后,贺子珍便被医务人员送到北京301医院,在北京,贺子珍住得很不习惯,刚呆不过一年便要重回上海。
可此时的上海市委却来了问题,贺子珍的身体情况已不如以往,若是重新回到湖南路旧居居住,恐怕出了问题难以及时抢救。
多方考虑下,上海市委将贺子珍安排至华东医院。


中央拍板,确定尊重与待遇
1984年4月初,贺子珍忽然体温升高,断断续续之中发展为高烧,医生出面治疗却无法控制体温,在高烧之外还出现了便血昏迷等症状,医生连忙联系贺子珍的女儿女婿。
父子之外孙女孔东梅如今想起那一夜,还是颇为伤感。
4月15日,父亲孔令华正在辅导她写作业,电话铃声忽然急切,一接电话才知道,原来是贺子珍病重。
家人一听医院态度如此严肃,心下明白过来。


贺子珍女儿李敏也着急道:“母亲病重了,我们马上去上海!”
几人简单收拾一下行李,手忙脚乱赶往上海。
如今的李敏不再年轻,她也有心脏病和淋巴结肿大,身体不算很好,母亲病重的消息又极大地冲击了神经,或许是母女连心,上飞机后李敏更是心口疼痛不止。
飞机如离弦之箭般奔往上海,就算如此,一家人还是觉得走得太慢。
飞机刚落地,一家三口手拉手便奔往华东医院,此时的贺子珍呼吸急促,两颊通红,格外虚弱,眼睛微微闭着,女儿来了也没有反应。


在医生注射药物后,贺子珍才有些好转,起身看了女儿几眼又沉沉睡去。
一觉醒来,贺子珍似乎神志清醒了不少,看着身边亲人聚在一堂,还有精力开个玩笑:“你们是不是怕我不行了,都来了。”
还不忘将病床旁边的零食拿给外孙女。
原先紧张的氛围放松下来,大家要将心放回肚子里,以为这是好转了,可没想到在18日晚上,贺子珍的病情却再次反复,体温急剧升高后昏迷过去,只可惜这一次医生回天乏术。


贺子珍结束了自己为革命奉献的一生,享年75岁。
斯人已去,葬礼待遇又设了难题。
上海市委本来决定丧事从简,但贺子珍家人认为她是革命历程悠久的老红军,一生不知受了多少委屈和不公,为何不能有追悼会?
同时,他们要求上海市委按照流程规定,为贺子珍写悼词,可市委工作人员却道,悼词写不出来,因为上海没有贺子珍的档案资料。


悼词问题争执不下,骨灰安置问题又出了分歧,上海想让骨灰安置在龙华烈士陵园。
面对这一要求,李敏并不同意,贺子珍是中央干部,上海只是代管,怎么能放到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呢?
并且李敏住在北京,将骨灰安置在北京,她还能时常,探望缓解思念之情。
李敏表示,母亲去八宝山的哪一厅都无所谓,只要可以到北京与自己相聚,她什么都可以接受。


面对众多分歧,中共上海市委也不敢自作主张,便提交申请请示中央,中央的工作人员也有些为难,又将文件转交到邓小平手中请示。
阅读完后,邓小平猛拍桌子,贺子珍是走过长征的老革命战士,该有的规格待遇一定要有,“我们中央的领导人都要送花圈,贺子珍的骨灰放一室。”
这一句话保证了贺子珍所受的待遇与尊敬。
4月25日,贺子珍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举行,中央各个领导人送上花圈,哀乐悲寂,多人压抑不住悲伤情感,泪洒现场。


追悼会尘埃落定,该有的待遇也得到保障,而就在此时,上海忽然转交给李敏一份贺子珍的遗物。
遗物只有两个皮箱,所装东西不多,引得众人颇为惊讶,这皮箱还是贺子珍从苏联带回来,到去世,还是这两个皮箱。
这么多年工作,贺子珍一份身外之物都未能留下,可谓是两袖清风,一无所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禁闭室|华武军事集团

GMT+8, 2024-5-11 15:54 , Processed in 0.11551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