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武军事集团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近代史] 1985年劫机来中国避难,他被关押6年释放后,发现祖国已不复存在

[复制链接]
积分

3537

威望

3525

贡献

647

军功
积分
10297

军衔

预备役少将

佩饰

海军胸标正军职资历章第一枚二等功第二枚二等功第一枚三等功第二枚三等功第三枚三等功第一枚集体三等功第一枚作训金奖第一枚作训铜奖第一枚嘉奖章第二枚嘉奖章华武四有奖章

任职
部别:
龙腾兵团
部门:
第二舰队
子部门:
舰队司令部
职务:
退出现役

注册时间
2021-8-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7 18:3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85年12月19日下午14点左右,一架苏联飞机闯入我国黑龙江省领空,整个防空系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两架歼-6战机腾空而起,向发现苏联飞机的我国空域飞去。
由于苏联入侵阿富汗,中苏关系当时处于低谷阶段,苏联飞机闯入我国领空,意欲何为?
防空系统很快就发现,这是一架民航客机,我歼-6战斗机飞行员升空后,识别出对方是一架安-24小型螺旋桨民航客机。


尽管基本排除了对方武装入侵的可能性,但我方飞行员还是保持高度戒备,紧紧跟随。不一会,安-24发出信号,请求在我东北某机场降落,我方经请示有关部门后,予以拒绝。
因为当时的两国关系难言友好,另外谁也不敢保证,这架飞机上坐的是什么人,一旦他们携带武器、图谋不轨,后果将不堪设想。外事无小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方的决定无可厚非。
14点30分,安-24突然迫降在齐齐哈尔市甘南县长吉岗乡农场的一块平坦、狭长的麦茬地里。


由于安-24是架小型飞机,加上地面被严冬冻得很硬实,从平整度和硬度上来说倒也符合降落条件,飞机在滑行了不到400米后,停住了。
飞机降落后,当地的驻军官兵和公安干警随即赶到,将飞机团团包围。
十分钟后,一名飞行员高举双手走下飞机,打着手势对驻军负责人说:
“飞机是我劫持过来的,我要来中国避难。”
通常情况下,劫持飞机的动机不外乎有以下几种:
一是恐怖或激进分子,想通过劫机释放被关押的同伙,有政治诉求;二是动机不良分子,想通过劫机到敌对国家或地区享受生活;还有就是想敲诈航空公司或航空公司所在国家一笔巨款,以供自己享受。
这位苏联飞行员大概能归类到第二种情况,他劫机的动机是出于对领导的不满。
我当地驻军通过翻译得知,劫机者名叫阿里穆拉多夫·沙米利·哈吉-奥格雷,1952年出生于苏联阿塞拜疆巴库市,出身于高加索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列兹金族。
1970年,阿里穆拉多夫进入到萨索夫飞行学校学习,两年后毕业,被分配在阿塞拜疆民航局下属的飞行大队工作。


1976年,阿里穆拉多夫成为安-24飞机驾驶员,由于他业务能力强,工作踏踏实实,表现突出,四年后获得“工程师—飞行员” 证。
三十而立那一年,阿里穆拉多夫认识了心爱的姑娘冬妮娅,对方是一名舞蹈教师,貌美如花,落落大方。阿里穆拉多夫对她一见钟情,立马狂追,冬妮娅也对这个才华横溢的飞行员情有独钟,于是两人陷入热恋,不久后走入婚姻殿堂。
结婚不到一年,妻子对阿里穆拉多夫逐渐冷漠,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阿里穆拉多夫无奈发现,妻子红杏出墙了,更难过的是,那个插足自己家庭的“第三者”,竟然就是自己的上司伊万诺夫。
上司是苏共党员、领导干部,整天开会教育同事们要讲道德,自己怎么可以不讲武德,破坏下属的婚姻?阿里穆拉多夫很是苦恼,有些想不通。
郁闷之下,阿里穆拉多夫尝试着整理上司的“黑材料”,不久后,一封举报伊万诺夫贪污和腐化的信件寄到了上级有关部门。
信件寄出后,阿里穆拉多夫满怀希望开始等待,他相信伊万诺夫的好日子不多了,上级肯定会将这样的害群之马清除出去。
等啊等,几天过去了,他不但没有等来伊万诺夫被免职的消息,反而等来了上司对他的打击报复。
伊万诺夫公然对他说:“你不是要告我吗?举报信第二天就到我手上了。结果怎么样,我还是我。小样儿,不服?继续告呀。”
后来的事可想而知,伊万诺夫天天发起降维打击,给他穿小鞋,还把他当成精神分裂症患者送到精神病医院,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治疗”。阿里穆拉多夫毫无反手之力,直到伊万诺夫调任之后,阿里穆拉多夫才恢复工作,当了副驾驶员。
但就在此时,妻子决然提出要跟他离婚。
这时的阿里穆拉多夫,心中万念俱灰,他觉得以苏联两千多万平方公里之大,已经没有了容身之地,不如利用自己的职业便利,到国外去。


与苏联亲近的东欧或蒙古、朝鲜,肯定是没法去,去了也会被逮回来,阿里穆拉多夫不想挑战这种“一日游”的经历。
当时中苏关系并非友好,苏联内部的宣传机器整天挑东方巨龙的毛病。阿里穆拉多夫辩证地想:苏联本身就是违法者的“天堂”,它宣传的东西就只能反着看,他们说中国不好,那我偏要到中国去。
阿里穆拉多夫产生了去往中国“避难”的想法,并将这个想法付诸实施,在一次正常飞行中,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利器,逼迫驾驶员改变航向,飞往中国。
得知这名苏联飞行员的劫机目的后,我当地驻军犯了难,他们没有处置权限,就向上级火速汇报。
当时中苏关系处于微妙时期,对待这种紧急情况只能谨慎处理,几个部门磋商后,重任就落在了外交部身上。
当日子夜,外交部的一位副司长紧急出发,之所以如此迅速,是因为当时正是寒冬腊月,黑龙江气温达到了零下几十度,这架飞机迫降之后,机上的38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出于谨慎,也可能有一些对东道主的不信任感,待在飞机上,不想下来。


这要是将他们冻出个好歹来,将会影响我们的国际声誉,带来不必要的外交纠纷。
副司长从北京出发的时候,公安部以及民航局的负责人早已先期达到,机场上一架军用运输机已经启动,其他部门的同志一同登机,紧急飞往哈尔滨。
此时,黑龙江省外事办公室主任王耀臣带队的工作组,正在现场对苏联乘客和机组人员进行苦口婆心地劝说。
两个曾经亲如兄弟的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关系恶化,相互指责和批判已有20多个年头,“积怨”太深,导致“谈判”很难一下子进入到推心置腹的友好模式。  
这些苏联公民得知飞机被劫持到中国后,本来心情高度紧张,不知道中国人将会如何处置自己,无不忐忑不安。
我方人员很贴心地给他们送上了棉被、食品和饮用水,对方犹豫片刻,接受了。因为安-24是小型飞机,此次航线是从雅库斯克飞伊尔库斯克,是苏联远东地区的短途支线,机上储存的食品和油料不足,我方此举属于雪中送炭,仁至义尽。

但是王耀臣劝他们下飞机到附近的农场招待所休息时,却遇到了麻烦,请了半天,人家就是死活不同意。
因为在他们看来,按照国际法,待在飞机上就形同于待在自己的国土上,没有人敢奈何他们,下了飞机就是离开了自己的国土,似乎就失去了一定程度上的保障,有一定的危险性。
半夜时分,随着飞机上燃油的不断消耗,温度开始降低,就这样,他们也忍住了,没挪窝。王耀臣见大家不愿意下飞机,只好将两台车辆开到飞机旁,开足暖气往飞机里“强行”送温暖。


可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问题一天不解决,你飞机肯定不能走,乘客滞留在飞机里属于自缚手脚,自己找不自在。
于是王耀臣再次走进机舱,用俄语向乘客向大家解释。他诚恳表示,我方会保证你们的人身安全,更重视你们的生命健康,只有配合我们,你们才能平安回家。
经过努力工作,乘客的情绪缓和下来,敌意慢慢降低。
凌晨5点之后,丰盛的食品到来了,面包、牛奶、当地的农场乳品厂专门加工的奶酪以及鱼罐头和肉罐头等,被送上了飞机。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苏联乘客感受到了我方浓浓的暖意,不知不觉中缓和了情绪。  
到了中午9点多钟,副司长等乘坐的直升机降落在事发机场。在听取王耀臣同志的汇报后,副司长和大家进行讨论,商议下一步工作。
然后,副司长也登上了飞机,再次代表中国政府向苏联乘客和机组人员表示慰问,并重申对他们身体的关切:“这里太冷,条件也有限,把大家冻坏了,怎么回家啊?”
吃饱喝足的苏联乘客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带头下飞机,大家照样不为所动。
机长这时候来了一句:“我们在等我国的大使,听他的安排,在他来之前,你们说什么也没用。”
11点多钟,苏联大使馆人员乘坐的直升机降落,为首的是领事部主任格里山。
格里山一脸怒气,显然对劫机者非常不满,他见面之后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见劫机者。
我方副司长不卑不亢地说:劫机者已经被我们安排到了一个安全的地点,他违反了我国法律,正在接受处理,你暂时不适合和他见面。”
格里山碰了个软钉子,神情有点尴尬,他悻悻地说:“那我和乘客见个面吧。”随即来到客舱,他没有安慰大家,而是先问责道:“谁是机长,这是怎么回事?”
言外之意是,你们真无能,让人把飞机劫持到中国,丢脸!


机长知道他是大使馆来的干部,立即耷拉下脑袋,准备乖乖听训。接着,格里山拉着机长往旷野走去,他们避开中方懂俄语的人,开始说起悄悄话,一说就是半个小时,没人知道他们聊了些啥。
谈话结束后,格里山仍然不许乘客下飞机,说要等大使馆下令。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下午,眼看白天又要过去,夜晚即将来临,乘客又要面临严寒考验,意外随时都会发生。
两国外交部门其实也一直在保持联系,就有关事宜不停进行沟通,我驻苏大使馆李则望大使火速会见苏外交部官员,通报最新情况,提醒对方,应该配合我方,将机上人员送到齐齐哈尔的宾馆,否则对方人员身体健康出现问题,我们概不承担后果。
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贾丕才(汉学家,贾丕才是中文名字,俄语名字是米哈伊尔·斯捷帕诺维奇·卡皮查)听说机上人员不愿下飞机到宾馆,表态说:“怎么可以这样呢,应该服从中方的安排嘛。”


他一放话,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下午17点30分,我方派去11辆空调车来到了现场。
苏方人员不再执拗,而是积极配合转移行动,又是整理行李,又是暂时封存飞机,还拟定了交接文书。
不久,满载苏联人员的车队出发了。
不得不说苏联人的政治觉悟极高,组织纪律性也很强,在没有见到大使馆外交官之前,面对突发事件,他们坚持不下飞机,哪怕挨冻也不妥协,确实是表现出来了难得的“硬气”。
到达齐齐哈尔的接待宾馆后,已是深夜23点多钟。宾馆早就准备了两个楼面的客房,还准备了热水,让客人们痛痛快快洗了个热水澡,然后美美吃了顿冒着热气的晚餐。
次日凌晨时分,苏联大使馆回电告知我方,决定派飞机到哈尔滨机场迎接乘客回国。
21日天刚蒙蒙亮,齐齐哈尔的地方官员就赶到了,他们给每位苏联乘客送了一件羽绒服。要知道当时的羽绒服在我国尚属奢侈品,普通工人一两个月的工资才能买一件,倒爷把羽绒服倒到莫斯科黑市上,更成为了苏联国内的紧俏商品、是纯粹的硬通货。
我方行事颇为周全,带来的羽绒服什么尺码、什么颜色的都很齐全,可以任君挑选。还向儿童发放了一些玩具和糖果,一时间对方的大人小孩都十分开心,惊喜连连,交口称赞,大有一种“你们早跟我们来这一套不就早下飞机了嘛”的感慨。
吃过丰盛的早餐,黑龙江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来到苏联乘客下榻的宾馆,欢送他们离开齐齐哈尔。苏联客人依依不舍挥手告别,赶向哈尔滨机场,在那里,苏联人派去的一架图-134客机早已经落地等待。


傍晚5点40分,苏联飞机要起飞了,我方人员送到舷梯旁,向他们挥手致意。不少苏联乘客动情地流下热泪,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用他们刚学会的中国话说:“谢谢!”“再见!”
飞机起飞后,格里山郑重地对我方官员说:“我代表大使馆,对中方当局表示衷心感谢!”
乘客离开了,劫机者后来怎么样了?
当时我国跟苏联关系没有正常化,两国也没有签署罪犯引渡条例,劫机者只能在中国接受审判。
劫机事件发生两个多月后的1986年3月4日,我国司法机关依据有关法律,判处劫机者阿里穆拉多夫有期徒刑八年。
判决书指出,阿里穆拉多夫劫持飞机的行为,严重危害航空安全,是国际上公认的刑事犯罪,我国政府对此历来持反对态度。对劫机者无论以何种理由和何种借口,也无论其基于何种动机和目的,都要依照法律追究刑事责任。
至此,发生在苏联和中国之间的“劫机事件”宣布告一段落。
按照判决,阿里穆拉多夫·沙米利·哈吉-奥格雷的刑期本该到1994年才期满。但计划不如变化快,1991年,苏联就不复存在了。


既然苏联都成这样了,再关押阿里穆拉多夫,也就失去了太大的意义。从人道主义出发,我方在1991年释放了阿里穆拉多夫。
直到此刻,阿里穆拉多夫才知道,自己当年矢志不渝要离开的“祖国”苏联,已经成为一个历史性名词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禁闭室|华武军事集团

GMT+8, 2024-5-13 04:40 , Processed in 0.12048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