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武军事集团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9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军事纪实] 滑膛坦克炮没有膛线,炮弹不能自转,为什么还能打那么准?

[复制链接]
积分

9944

威望

8362

贡献

566

军功
积分
21136

级别

三级管理

佩饰

总部胸标营区通行证董事资历章优秀指挥员华武建站勋章第一枚一等功第一枚三等功第二枚三等功第一枚集体三等功第一枚嘉奖章93活动勋章抗战纪念章红军臂章蓝军臂章

任职
  单位:
华武董事会
  职位:
董事
  
  部门:
论坛管委会
  子部门:
顾问司
  职务:
副主任
  兼任:
司长

注册时间
2020-4-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15 16:0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周伯通 于 2020-7-15 16:11 编辑

滑膛坦克炮没有膛线,炮弹不能自转,为什么还能打那么准?


我们都知道线膛炮的炮膛内部都刻有一道道的膛线(来复线),当炮弹嵌入炮膛以后,受到发射药气体的挤压,炮弹就会顺着膛线的方向开始旋转,到了出膛以后,炮弹旋转的速度往往能达到几千转每分钟。例如59式坦克所装备的100毫米线膛炮,它的炮弹初速900米/秒,转速则能达到1.8万转/分。这么快的旋转速度赋予了炮弹类似于陀螺效应的定向稳定性能,使其在空气中飞速前进时能够保持初始的前进方向,不至于弹道紊乱,有效提高了准确度。



​由于刻划膛线涉及到技术非常复杂的深孔加工,并且对于精确度有非常高的要求,早期的前装炮都是滑膛炮,内部是没有膛线的。也正因为没有膛线,早期大炮其实就相当于一个使用火药的大弹弓,炮弹在炮膛之内是很难发生转动的,不过出炮膛以后,由于早期的球形炮弹会受到马格纳斯效应的流体挤压效应,也会发生随机的旋转,不但这种旋转由于无规律可言,速度太慢,对炮弹的稳定性反而适得其反,因此早期的圆形实心弹或者开花弹的射程都非常近,弹道非常不稳定,准头很差。如我们经常听到的红夷大炮,其最大射程也不过1500米,还不如现代狙击步枪打的远。



​从18世纪之后,前装滑膛炮就基本上被射程和准确度碾压的后装线膛炮所淘汰了,目前我们看到唯一还在大规模使用的滑膛炮只有三种,分别是迫击炮、坦克炮、无后坐力炮。这些炮弹由于没有膛线的压迫和调教,在出膛之后又没有球体的马格纳斯效应,因此是没有发生旋转的。那么它们是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获得稳定的弹道和足够的射程呢?



​这个解决方式就是加装稳定弹翼,弹翼相对于流体型的弹体而言,面积较大,向外扩张,在炮弹飞行时会受到一定的空气阻力,当弹头被空气流动带偏,受到阻力的弹翼因为阻力大而不容易改变自身运动状态,从而将弹头重新拉扯回正确的方向,这就起到了传说中的弹翼稳定作用。我们仔细观察无后坐力炮弹、迫击炮弹、坦克炮弹就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这三种炮弹都带有形状类似的尾翼装置,这个装置就和古代红箭箭矢尾部的羽毛一样,成为滑膛炮弹必备的一个装置。


(无后坐力炮)


​(迫击炮弹)



​既然尾翼稳定装置可以让滑膛炮弹获得不亚于线膛炮的稳定性和准确度,那么为什么大口径的加农炮和榴弹炮中却从来没有使用过滑膛炮管呢?主要原因在于这类大口径火炮的膛压太大,必须采用高强度的结构和材料来制造尾翼,这势必会大幅度提高成本,而且拥有尾翼的炮弹在装填时也非常不方便,会影响战时射速。而线膛炮只需要解决身管膛线的问题,炮弹加工制作就相对简单了,因此远距离压制火炮依旧还是以线膛炮为主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我们

x
积分

6948

威望

5530

贡献

618

军功
积分
15568

级别

三级管理

佩饰

总部胸标营区通行证正兵团职资历章最高贡献奖第一枚三等功第二枚三等功第三枚三等功第一枚集体三等功第二枚集体三等功第一枚作训金奖第二枚作训金奖第一枚嘉奖章军演勋章20200193纪念章93活动勋章毛主席纪念章抗战纪念章

任职
  
  
  
  部门:
论坛管委会
  子部门:
外务宣传司
  职务:
司长
  

注册时间
2020-5-19
沙发
发表于 2020-7-16 08:30:31 | 只看该作者
涨姿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禁闭室|华武军事集团

GMT+8, 2024-6-16 03:47 , Processed in 0.08814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