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周伯通 于 2022-1-21 16:31 编辑
86岁台湾老兵回大陆寻母:15岁瞒着母亲参军抗日,母亲苦等了71年。
2021-11-23 11:42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烛?赖此北窗琴。
穿过风雨,拨开云烟,故乡的明月会照亮游子归家的路;白云孤飞,魂牵梦萦,异乡的泪水会映射出父母的身影。 无论何时,“家”总是漂泊之人心中的港湾。 而对于一位朝枚之年的老人而言,“回家”是71年不曾遗忘的坚持,“母亲”是71年痛彻心扉的想念。
2008年,一位须发银白的老人在孙子的搀扶下踏上了大陆的土地。他颤颤巍巍地来到了相关部门,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希望国家政府能帮他寻找71年未见的母亲和妹妹。 这位老人是谁?他为何与家人分离71年之久?而最终,他见到自己的家人了吗?
生不逢时,年少丧父这位老人名叫谢春生。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他才9岁;6年之后,“七七”事变爆发,他也不过15岁。可以说,谢春生的少年时期就是在战火纷飞中度过的。 当日寇的铁蹄无情践踏着华夏大地时,当同胞的鲜血浸透脚下的黄土地时,许多家庭开始了流亡生涯。无数人拖家带口、背井离乡,只为赢得一口喘息。 母亲看着逃亡的人群,忧心忡忡地问父亲,他们要不要也逃?
父亲站在门前静默半晌,说道:“逃到哪里去呢?现在哪里没有小鬼子?逃出去也不一定能活啊,呆在这里好歹有个家!” 就这样,父亲、母亲、谢春生和妹妹,一家四口人留在了祖居的小村庄。一开始,他们还天真地以为,日军来过几次,抢完东西就不会再来了。 可是,魔鬼焉有怜悯之心?无恶不作的禽兽又怎么会轻易放下手中的屠刀。
谢春生所在的小村庄从此永无宁日,日寇一批接一批地来。抢完值钱的东西之后就抢粮食,抢完粮食之后没得抢了,就开始抢人杀人。 每一次在日寇进门之前,父亲都会把谢春生母子三人藏到地窖里去,独自一人和门外的恶魔周旋。 等日寇烧杀抢掠一番离开之后,父亲才会把他们从地窖里拉出来。出来之后他们入目的场景总是一片狼藉,仅剩的一点粮食也被劫走了。
母亲总是难过地落泪,而父亲则会安慰家人:“人活着就好,活着就有希望。” 父亲一如既往地乐观,也会经常教育15岁的谢春生,让他学会担当,以后如果父亲不在了,要照顾好母亲和妹妹。 谢春生听进去了父亲的教诲,但他从没想过,那一天会那么快到来。
这天,日寇例行的扫荡过后,父亲迟迟没有打开地窖的门拉他们出去。母子三人都隐隐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谢春生想溜出去看看,但是母亲一把拉住了他,让他和妹妹乖乖呆在地窖里,自己出去看看。 母亲顶开出口的木板,侧耳仔细听了听外边的动静,确定没人之后慢慢爬了出去。 随即一声凄惨的哭叫声传到了谢春生和妹妹的耳朵里,谢春生立刻手忙脚乱地带着妹妹跑出了地窖。 跑到院子里的那一刻,谢春生全身的血液都好像凝固了,他呆呆地望着地上被乱刀砍死的父亲,双腿再也无法挪动一步。
母亲和妹妹撕心裂肺的哭声时刻回荡在谢春生耳边,而眼前刺目的红色也让这个一向坚强的小男子汉流下了眼泪。 父亲以一己之身,保住了他们母子三人的性命。从那一刻起,谢春生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了,他答应父亲的话从此刻起也要正式履行了。
少年志气,一心参军在乡邻的帮助下,谢春生安葬了父亲。看着简陋的坟墓,他默默地捏紧了拳头,他想为父亲报仇雪恨! 他不止一次地想过要冲进日寇的大本营,手刃仇人,为父亲报仇。可是他手无寸铁,又只是一个半大的孩子,哪里有底气和日军叫板? 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谢春生苦苦思索报仇的办法,但都找不到一条可行之计。就在这时,他突然听见乡亲们聊天,说现在到处都有军队在打仗,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打到他们这里,把小鬼子给打跑了。
听到这的谢春生眼前一亮:对啊!有军队可以打小鬼子!自己只要参了军,不就可以上阵杀敌,为父亲报仇了吗? 谢春生赶忙跑回了家里,把想参军的事情告诉母亲。 母亲王秀英原本身子就不好,如今又惨遭丈夫去世的打击,更是一病不起只能躺在床上。 谢春生刚走到屋门口,就看见母亲有气无力地半靠在妹妹怀里,而妹妹正在喂母亲喝水。 因为多年来的苛捐杂税和小鬼子的烧杀劫掠,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都很苦,大家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而父母亲更是把仅剩的口粮都让给了他和妹妹,自己经常忍饥挨饿,长时间下来身体也垮了。 看着如今瘦得只剩下皮包骨的母亲,谢春生不禁眼睛一酸,险些掉下眼泪。但他很快又重新振作起精神,他现在是母亲的依靠了,不能再让母亲为他担忧。
母亲一转眼看见了谢春生,强撑着病体挤出了一个笑脸,她拍拍床沿,示意儿子坐过来。 谢春生快步走过去握住了母亲的手,看着母亲苍白的面容,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开口。 自己如果去参军了,那就不能留在家里照顾母亲和妹妹了,答应父亲的诺言便无法兑现;可是即便一直忍让,小鬼子也不会放过他们,他们手中的屠刀迟早还会砍到无辜之人的头上。只有把这群强盗赶出中国,同胞们才能免受欺凌屠戮,母亲和妹妹也不用再过着胆战心惊的日子。 想到这,谢春生还是犹犹豫豫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娘,我……我想去参军。” 母亲听了这话,不可置信地盯着谢春生,她翕动了几下嘴唇,不确定地问道:“你刚才说什么?”
“我说我想去参军!我要去找部队,跟着他们一起杀鬼子!”谢春生坚定地看着母亲,希望母亲能同意他的请求。 听了儿子的话,母亲瞬间气红了脸,用力地捶着床沿:“你这是白日梦,你才15岁,哪个部队要你!你以为打仗和干农活一样的吗?上了战场,你能干什么?” 谢春生不服气地说道:“不会我可以学!我要给爹报仇,我要把小鬼子赶出咱中国!” 闻言,母亲流下了两行泪水,绝望地说道:“我知道你的心思,你当我不恨吗?你当我不想给你爹报仇吗?可是孩子,咱们没有那个本事,上了战场有几个能活着回来的?谢家就你这么一根独苗了,你要是有个万一,我怎么跟你父亲交代,你让我和你妹妹以后怎么过?” 听了母亲的话,谢春生久久无言,他知道这个请求很伤母亲的心。可是,要他龟缩一辈子受日本人的欺辱,要他看着日本人日复一日的在中国土地上横行霸道,他真的做不到!
母亲又气又怕,躺在床上不停地咳嗽,妹妹赶紧走上前去给她顺气。 谢春生看着母亲这个样子,害怕母亲被气出什么意外,也不敢再提参军的事了。待母亲慢慢止住咳嗽睡过去后,他默默退回了自己的房间。 辗转反侧了一夜,参军的念头仍然在谢春生心里萦绕着。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了,他想留在母亲身边尽孝;可是杀父之仇不能不报,而且,只要小鬼子还在,就没人能睡上安稳觉。 “我不仅想为父亲报仇,我也想保护好母亲和妹妹。但是不赶跑小鬼子,他们迟早还会来。”谢春生心里不断挣扎。。 天将破晓之时,谢春生轻轻推开了自己的房门。他的肩上背着一个破旧的包袱,里面是几件日常穿的衣服,还有两双母亲之前做好的布鞋。
他最终还是决定出去寻找部队,走上战场保家卫国。 路过母亲屋前,谢春生挺直腰杆跪了下来,对着屋门结结实实地磕了三个响头,嘴里默念道:娘,儿子走了,您和妹妹照顾好自己。我会活着回来的,您一定要等我。 都说母子连心,对于谢春生的离去,母亲又怎么会没有感应到呢? 但是事到如今,她也没办法站出来阻拦了。因为这不仅是谢春生作为一个儿子的选择,更是他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选择。 纵然不舍,纵然担心,也只能让儿子去了,她心中也有几许骄傲和自豪。她会好好守着这个家,守到谢春生回来的那一天。 背着一个破包袱,带着为数不多的一点干粮,谢春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参军的路程。回首望着故乡,他自信满满地想着,自己很快就能回来的。
可令他不曾想到的是,此去一别,再归来,已是71年之后。
如愿以偿,抗击日寇部队也不是那么好找的。 谢春生连村外的县城都没来过几次,根本不认识外面的路,而且又不识几个字。出了门的他,就像只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乱飞。 后来,他听说哪边在打仗就往哪边跑,不认路也没关系,只要在路上碰到人就上前问。 就这么一路跌跌撞撞,谢春生终于碰上了一支正在行军的部队。当时才15岁的他,根本分不清谁是共产党,谁是国民党。在他看来,只要是打鬼子的都一样。 于是,谢春生“赖”上了这支部队。也是到后来他才知道,眼前被他“赖”上的这支部队就是鼎鼎有名的“钢七军”。 “钢七军”全称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是当年国民党的主力部队之一,时任第七军军长的是李宗仁。
“钢七军”参加过北伐战争、宁汉战争和中原大战等大型战役,每一战都以血战成名。与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也就是“铁四军”所齐名。 而此刻,战士们正奔赴在抗日战争的路上。却没想到,半路上被一个愣头青给拦下了。 谢春生找到了当时领队的一个排长,告诉他自己想参军,问排长能不能带上他。 为了不落选,谢春生还谎报了自己的年纪,说自己已经17岁了。 可是打头的排长从上到下看了他好几遍,愣是不相信他已经17岁了,就那个单薄的小身板,说是13、4岁还差不多。更何况,谢春生一看就是没上过战场的,说不定连枪都拿不起来。 他们这可是先行军,急着去参加战斗的,可不是军校或者新兵营,还有大把大把的时间训练他。因此,排长拒绝了谢春生的参军请求。
可没想到,谢春生也是个犟脾气的人。他紧紧拽住卡车的后车厢,说道:“我拿得起枪,教我两次我肯定就能学会了。我爹就死在日本人手里,我想为他报仇,您就收下我吧!” 排长看着眼前的这个半大小伙,想到了自己惨遭杀害的亲人,一时也说不出话来。 过了一会儿,他对着谢春生说道:“我们这是先头兵,真的没法带上你。你要真想杀鬼子,就在这等我们后面的大部队,估摸着明天他们也就到这了。” 说着给谢春生写了一张便条,让他到时候拿着这个去找征兵负责人。看着他面黄肌瘦的样子,排长又从自己的口粮里挤了一点出来留给他。 带着排长给的便条和干粮,谢春生就一直坐在路边等着后头的大部队。 过了一天,谢春生终于看见浩浩荡荡的步兵部队朝他跑来,他赶紧捡起地上的包袱跟了上去。
“钢七军”此战的目的地是上海。谢春生顺利地加入了这支军队,但负责人看他没有什么实战经验,就把他编入了一个通讯班。 一开始谢春生有些不乐意,他是想真刀实枪上去打鬼子的。这时,一个老兵就开解他,上了战场大家都一样,谁不是在出力打鬼子。等到了情况危急的时候,甭管是送信的还是烧饭的,大家都得扛着抢上,你还怕没有这个机会? 却不想,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 上海保卫战打得异常艰难,谢春生所在的团一共有12名团长,打到最后就只活下来了三个。 团长谢志恒带头冲锋,被日军的炮弹炸得血肉模糊,肠子流了一地,最后英勇牺牲。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嘱咐手下的战士们一定要奋勇杀敌,保护自己的祖国。
谢春生握着发给他的枪支弹药,第一次直面血淋淋的战场。他的心中没有畏惧更没有退缩,眼前战友们的鲜血就像当日父亲的一般鲜红刺目,他的心中顿时充满了愤怒与不甘! 他仔细观察着战友的一举一动,学会如何装子弹、如何开枪、如何冲锋潜伏。就如同所有中华血性男儿一样,不畏生死,勇往直前。 因为敌我双方的实力悬殊和装备差异,上海最终还是失守了。但是“钢七军”并没有辱没自己的血战威名,而谢春生也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战士。 1938年3月,台儿庄战役爆发。台儿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是通往徐州的必经之路,若守不住台儿庄,那么对中国的抗日战争来说将是一次致命的打击。 中国方面集结了几十万军队死守台儿庄,李宗仁将军任战时指挥官。
谢春生也参加了此次战斗。这是他参加的第二场大型战役,也是他首次品尝到胜利的果实。 4月中旬,中国军队毙伤了约一万余名日军,最终守住了台儿庄,这是中国自从抗战以来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最大规模的胜利。 彼时的谢春生并不知道这场战役所带来的影响,他只知道,打赢了就是好事,只要以后一直打胜仗,就能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了。 胜利之日的到来虽然无比艰辛,但谢春生还是有幸见证了那一刻。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得知这一消息后,谢春生泪流满面,他终于告慰了父亲的在天之灵,也无愧于一个中国军人的身份。 此时不识字也不认路的谢春生还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也不知道战斗的地方离老家的村子有多远。他满心满眼想着的就是赶快退伍回家,从此以后老老实实呆在母亲身边。
无奈内战,退居台湾但是上天又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在赶跑日本鬼子之后,谢春生手中的枪竟然要对准自己人打了。 他很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要打中国人?小鬼子都赶跑了,为什么还不能过太平日子? 关于这个疑惑,不止谢春生一个人这么想,千千万万的底层士兵都是这么想的。但是,没有人给他们解答,也没有人告诉他们为什么。 谢春生就这样跟着部队又参加了三年的解放战争。国民党节节败退,无心战斗的“钢七军”也再没打过胜仗。 在白崇禧的带领下,这支豪勇一时的军队最终退回了广西一带。不久之后,谢春生在迷茫中被带上了一艘船,班长告诉他,大家从此以后要去台湾了。 台湾?台湾在哪?谢春生并不知道,而他更不知道的是,自己这一去就是71年。 台湾的环境和生活都比老家的村子要好,但是谢春生还是无法接受这里,因为这里不是他的家,这里更没有他的母亲和妹妹。
几年之后谢春生退伍了,他靠着积攒的军饷和发放的补助做起了小本生意。时间一日一日地走过,岁月一年一年的逝去,谢春生从一个年轻小伙变成了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 他在台湾娶妻生子,有了自己的子孙后辈,但是他心里一直有一块空缺,那是他回不去的家乡。 他时常望着大陆的方向,试图越过千万里的距离找到自己的家,试图再见一见分别多年的母亲和妹妹。 家里人很不理解谢春生的想法,如今在台湾的生活不是很好吗?为什么非得回去,再说了,就算回去了可能也找不到人了。 谢春生没法表达自己的心情,“乡愁”这种情感,若非亲身经历,旁人是无法感同身受的。台湾虽好,但终究不是生他养他的故乡;家人虽多,但终究不是他心心念念的母亲和妹妹。
故土难离,终了心愿两岸三通以后,谢春生曾经回过大陆。
但是时过境迁,新中国成立之后,地域变化太大了。何况谢春生又不识字,他只大概记得自己家乡的所在地,只说得出一个村子的名字,还不确定现在有没有改名。 前两次的寻亲之旅都没什么结果,加上谢春生的身体不好,家人就不许他再折腾了。 可是时间一长,谢春生的思乡之情就越来越浓烈,如果不能在有生之年重见母亲一面,他就是死也无法安心。 谢春生不愿放弃,在2008年再一次回到了大陆,他抱着仅有的希望苦苦等待着结果。 大概是被这份坚持感动了上天吧!这一次的寻亲之旅终于有了些眉目,相关部门不仅找到了谢春生的妹妹,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的母亲王秀英依然还在人世,此时老人家已经106岁的高龄了。
回家的那一天,谢春生在孙子的搀扶下走上了那条既熟悉又陌生的路。周边的环境早已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化,可是每向前走一步,他的心就好像找到了归属,不再那么漂泊无依。 妹妹早已在村口等待。时隔71年再见,当初的两个半大孩子,如今都已是家中的祖父母了。谢春生和妹妹相拥着痛哭,久久说不出话来。 在妹妹的带领下,谢春生见到了躺在床上的母亲。母亲早已病重,多年下不来床了,神志也不清楚。 但是在谢春生的双手握住母亲的那一刻,这位老人慢慢睁开了眼睛,定定地看着眼前的谢春生,眼角流下了泪水。她张开嘴巴想说些什么,却因为没力气而说不出任何话,只能对着谢春生流泪。 见此情景,谢春生再也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思念,哭着说道:“娘,我回来了!是我回来了,您看看我!” 母亲听着这话,嘴角由衷地露出了一丝微笑,也紧紧握住了谢春生的手。
当天深夜,母亲欣慰地离开了人世。从谢春生15岁离家那一日开始,她就说过会等儿子回来的。如今,她等到了,她终于可以了无牵挂地走了。 无奈与亲人别离71年,谢春生是不幸的;但在暮年之时能够再见母亲一面,谢春生又是幸运的,因为还有很多老兵,连重回故乡的机会都没有了。 世事无常,生死不由人,唯有珍惜当下才是最宝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