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武军事集团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析未来特种作战行动样式

[复制链接]
积分

2337

威望

2294

贡献

265

军功
积分
5956

军衔

陆军上校

佩饰

陆军胸标营区通行证副旅职资历章第一枚作训金奖第二枚作训金奖第三枚作训金奖第一枚作训银奖第二枚作训银奖活跃会员

任职
  单位:
联合参谋部
  职位:
新训科科长
  部别:
陆军第一军
  部门:
装甲第一旅
  子部门:
旅部
  职务:
旅参谋长
  

注册时间
2024-7-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26 10:0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鲨鱼 于 2025-3-26 10:08 编辑

特种作战是大体系支撑下的精兵作战,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未来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特种作战力量将更加复合多能,作战方式更趋于人机协同,分布式、派单式、直达式特征更加凸显,行动样式也将随之发生根本变化,呈现出智能化战争体系聚能、分布赋能、精准释能等特点。



特种作战是大体系支撑下的精兵作战,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未来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特种作战力量将更加复合多能,作战方式更趋于人机协同,分布式、派单式、直达式特征更加凸显,行动样式也将随之发生根本变化,呈现出智能化战争体系聚能、分布赋能、精准释能等特点。



协同式感知补盲



态势感知是对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战场要素进行侦察、监视和信息分析处理,是实施作战决策的基础支撑。世界军事强国加紧发展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侦察手段,但从未忽略或放弃运用人力侦察,以实现侦察监视全时空全频谱覆盖。外军发展特战力量广泛融合“无人+”模块、融入“智能+”辅助,采取“人机结合、立体栅格、多维查证”的方式,依托网络信息系统融入联合作战体系,结合其他技术侦察手段,栅格化区分侦察区域,实时融合关注目标动态情报信息,扫描生成关键区域战场态势,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提供可靠情报支撑。外军特战力量注重有人与无人平台协作,模块化编入“蜂群”“狼群”“蚁群”“鱼群”等具有自主协同能力的无人侦察系统,通过布撒无人传感器建立战场传感网络,采取无人值守方式进行侦察感知,静默式搜集、处理目标数据信息;锁定特定目标后,使用特战小组抵近人力详查,运用数据采集和仿生技术,通过多手段交叉印证提高情报侦察效能。人机协同将极大提高战场感知精度和广度,感知过程采取“前端上传、边缘处理、云上共享”的方式,特战力量通过“边察边打边融”处理上传信息数据,强化体系侦察情报的准确性灵敏性,实现对关注区域的透明化侦察监视,延伸作战体系感知“触角”,增强指挥机构和作战部队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触发式即时闪击



特战力量精干多能,在信息网络支撑下能够充分发挥智能化武器作战效能,采取“节点触发、快反精打”的方式,实施闪电式猝然打击,能够达成出其不意、快打快收的作战效果。外军着眼构建敏捷杀伤网,使用特战力量隐蔽渗入、分散部署,依托泛在网信体系建链入网,在战术末端设置打击触发节点,融合情报链、指控链和打击链,基于智能算法自主构建动态临机的打击链路,缩短传感器到射手的信息流转路径,通过作战单元动态接入、指挥关系动态调整、战场资源动态分配、作战节奏动态调控,实现对时敏目标快速精打,使打击行动由“人在环内”向“人在环上”升级转变,将“OODA”循环压缩为“OA”火力直连直达。从近期战争实践看,外军特战力量着力融合陆、海、空、天、电、网等多域支援,并网状分散部署于战场空间,通过动态组网向作战模块“派单”,特种作战群组“接单”抵近破击,实施定点杀伤或要害毁瘫。可以预见,未来特战力量将依托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组合并闭合打击链路,临机构建集侦、控、打、评、保功能于一体的打击模块,实施多点联动“遍地开花”式打击,迫敌延缓防御反应、错乱行动计划进而难以适应作战节奏,陷于防守困局和决策混乱,悄无声息夺取制权,以降维或跨域打击取得决策优势和作战胜势。


泛在式立体夺控

随着装备技术的迭代发展和作战体系的完备加强,特战力量机动渗透、后勤补给、装备保障等能力不断迭代升级,能够以“多域支援、立体袭夺”的方式实施夺要控点行动。外军强调特战力量在联合作战体系支撑下具备多域作战能力,采取有人与无人协同、打夺一体的作战方式,能够在陆、海、空、网等多个作战域同时展开渗透夺控行动,通过预置无人作战平台隐蔽待机,根据作战进程适时激活并融入特战群组,采取遥控、自我启动等方式投入作战行动,以人机协同方式对重要目标实施突袭控要行动。外军认为,特战力量可依托无人集群压制敌预警系统或毁瘫敌防空体系,使用多域无人作战系统担负先锋,实施多域一体“踹门”进入,或者“声东击西”“隐真示假”突破层层防御,并快速“蛙跳”式纵深机动。未来智能化战争必然带来高强度信息对抗环境,特战力量将采取有人与无人协同、信息与火力融合、传统与新质混合等方式跨域行动,可在物理域、信息域等全维渗入行动,分布式特战群组通过自主协同、自主打击牢牢控制要点要域;同时,通过无人集群接入泛在网信体系,构建防空预警网络实施动态防御,依托智能化保障系统实施战场智慧供应补给,提高敌后持久作战能力。


巡弋式穿透破袭


未来战场,特战力量在智能化作战系统支撑下,将以“小而精”群组形式分散部署至广域战场,采取“搜歼捕捉、游击猎杀”的方式,在任务区内拉网式寻猎敌人,对关键节点和时敏目标发现即摧毁,通过智能支持和体系聚优进一步释放“尖端放电”式作战效能,从而破敌一点、瘫敌一片。外军使用特战力量注重纵深穿透,分解为若干游猎打击小组,采取小群多路方式巡弋侦搜目标,集成空中、地面和水域多平台无人打击模块,根据态势自动赋予打击任务、为平台匹配打击目标,由特战群组协同无人平台就近直瞄摧毁,或者实时呼唤体系火力支援,实现自主寻的、机动歼敌。外军认为,特战力量可依托信息网络和作战数据云,提高侦搜锁定目标效率,基于数据比对分析和智能算法排序,快速确认目标属性、生成打击优先等级清单,集约化使用火力和保障资源,确保发挥最优打击效果。未来智能化战争,特战力量将采取无人平台伴随作战、有人接管无人接力作战等模式实施突防破袭,择机释放“蚁群”“蜂群”“狼群”等无人集群实施先期去功能化打击,或者适时接管无人作战集群平台,按需拆分组合形成人机协同单元,分布式搜索目标后,聚焦式向心破击,随后快速评估分析毁伤程度,及时反馈打击效果,视情组织接续补充打击。


渗透式中心击要


特种作战赢在奇、胜在巧,重在奇正相辅、出奇制胜,贵在出其不意、一击毙敌。纵观现代战争,特战力量往往通过战略情报手段锁定目标对象,未来可以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量子通信等技术,实时且全息地掌握目标活动情况,通过渗透抵近要害目标实施作战,从而提高行动成功率,减少或避免附带伤害。外军特战力量通常依托国家战略资源和整个作战体系支撑保障,采取多域联动等方式降维打击,使用巡飞弹群、微型无人机等无人装备实施定点清除。基于智能技术手段支持,未来特战力量可通过智能辅助,直接干扰或控制敌指挥控制系统,造成敌思想混乱、心理受挫甚至出现幻觉;或者通过伴随无人平台实施网络作战,篡改指控系统指令和数据实现“釜底抽薪”,致使敌军指挥失灵、协同失效、人员失能,无声无息失去战斗力,从而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


匹配式韧性保障



现代战争打的是消耗、拼的是耐力,特种作战深入敌后行动,所需保障内容多、范围广、要求高、技术性强,需要建立战略、战役、战术各层级覆盖,多军兵种有机衔接的综合保障体系。外军认为,基于智能化网络信息体系,特战队员可在节点终端实时查看各类保障物资分布、装备运行状态、物资消耗数据、投送物流进度以及单兵生命体征等信息,实时生成相关动态报告,高效监测调控保障行动。随着无人智能作战力量有机融入作战体系,分布式特种作战将采取“无人伴随行动、智能测算需求、精准投送支援”的保障方式,适应全域多维战场机动需要,建立空间多维、平台多元、手段多样的保障网络,使用地面无人车接力运输、空中无人子母机快投、水下无人潜航器输送等新型保障手段,实施“线上订单式”保障行动,确保作战行动保障精准可靠不间断。





积分

1万

威望

8804

贡献

596

军功
积分
22279

级别

三级管理

佩饰

总部胸标营区通行证董事资历章优秀指挥员最高贡献奖华武建站勋章第一枚一等功第一枚三等功第二枚三等功第一枚集体三等功第一枚作训金奖第一枚嘉奖章93活动勋章抗战纪念章红军臂章蓝军臂章

任职
  单位:
华武董事会
  职位:
董事
  
  部门:
论坛管委会
  子部门:
本部
  职务:
常务副主任
  

注册时间
2020-4-21
沙发
发表于 2025-3-27 10:17:09 | 只看该作者
理论上有可行之处,能掌握一半理论技能的特种兵非两年以上的训练磨历才能胜任,而我们现在的兵役制度能挑选出来特种兵苗子寥寥可数,两年兵役一年用来站军姿,方队列阵操练,政治理论学习,打空包弹的机会剩下的能有多少?空包弹与实弹射击在心理上的压力有根本的区别,当过兵的都这种感受,不在这里描述了。现代化战争都以特种兵为首要突击队,单兵作战能力非要过硬不可,特种兵通常会携带150发左右的子弹(一个弹匣30发,共5个弹匣),特种兵使用子弹的速度并不快,因为他们射击时对于精度还是比普通士兵的要求高点的,若是弹药不足够了,那么也会在适当的时候选择撤退,所以实战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是非常考验个人能力与整体配合,这些都不是光靠理论就能够完成的,第二梯队的支援和后勤补给缺一不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禁闭室|华武军事集团

GMT+8, 2025-4-5 06:15 , Processed in 0.08522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